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哥身上的彈傷

發布日期:
作者: 康寧。
點閱率:970

八二三砲戰發生次年的端午節前兩天,鹽場的水池援例開始放水,準備在五月初四那天,來一次每年一度的大搜捕,把池裡豢養了一年的魚、蝦、蟹、蟳,撈捕起來分給員工們,讓大家過一個豐盛的端午佳節。那天是單日,又逢星期天,鹽場職工不必上班,學校不用上課,當時正是農忙時節,田野上忙著農事的男女老幼,有些忙著在花生園裡鋤草,有些忙著高粱施肥,還有些人利用空閒,把去年砲戰期間落過砲彈而被翻起的硬土,重新加以梳理整平,以備繼續耕種。

上午九點鐘左右,悶熱的天氣像往日一般平靜,田野上忙著農事的人們,正埋頭於手邊的工作,此時突如其來的一陣聲響,當你聽清楚聲音時,砲彈已經飛過頭頂,在該爆的地方爆開了。任誰也不會想到,以往總是在下午時間發生的事,今天怎麼突然在上午發生了,意外的經驗教大家先伏地不動,待彈片飛散過後,再分別跑向可以隱蔽的地點。

當時我正待在家裡,慌忙中先是臥下不動,接著再等待後續的狀況,可是當時即刻停止了砲擊,當日一整天,就這一發砲彈而已,但這一發砲彈,卻奪去了我同班同學一條寶貴的生命,並造成我大哥身上的三處彈傷。

那是在砲彈爆炸過十多分鐘後,我聽到屋外傳來一位族叔的聲音,在呼喚對母親的稱謂:「○○嫂!○○在水池邊中彈了!」正忙著家務的母親,聽到這如天降橫禍的消息,隨即兩腳癱軟在地,在那位族叔半攙半扶下,帶著母親趕往大哥中彈的地點。

這時我被留在家裡看門,但身在家中,心裡卻惦掛著中彈的大哥,究竟傷勢如何?會不會受重傷而:::我待不住了,把大門關上,立刻趕往大哥受傷的地點。

到鹽場辦事處時,只見眾人這時正抬著大哥,回到辦事處門口,讓他平趟在地上,母親則不停的呼喊著大哥的小名。我湊上前去,看到大哥全身上下都是血,在眾人檢查下,發現傷處在左手臂、左腹邊和左小腿三個重要部位,大哥臉色蒼白,在母親如雨下的淚眼前交代著後事,我的淚也決堤般的跟著傾瀉而下,從小到大,在我這遺腹子心中,大哥既是兄長,也如同我父親,我心中有太多的酸楚和迷惘,好複雜的交纏在一起。

不知什麼時候,我才發現一位同班同學,也平趟在辦事處的另一個角落,他的傷勢比大哥輕多了,腹旁流著輕微的血,閉著眼睛休息。

隨即,大哥和我那位同學一起被軍用中吉普車送往醫院,只是我那位同學的遺體當天下午就被送回家,大人們說,他的傷勢其實很嚴重,因為傷及內臟,血往內流,已經救不回來了,當時我心中好恐懼,既傷心同學的過逝,又擔心大哥的傷勢會不會:::。

幾天後,大哥被飛機送往臺灣住院接受治療,過了幾天,家裡收到大哥從基隆寄來的信,由醫護小姐代筆的信,告訴家裡他的病情已經穩定,正在進行治療,從此每過一段時間,家裡就會接到大哥的來信,偶而也會收到幾位在八二三砲戰期間遷到臺灣的鄉親來信,轉知他們從臺北前往基隆探望大哥傷勢恢復的情形。

有一次收到信時,我覺得大哥的來信筆跡和以前不太一樣,打開時才知道,這封信是大哥自己動筆寫的,我邊讀邊掉淚,大哥的傷終於好了,而且才上過民眾補習班的大哥也可以自己寫信了。當時讀五年級的我,也第一次正式給大哥回了這封信,告訴他家人高興的情形,並希望他能安心養傷,早點回家團聚。

將近年底的時候,大哥回家了,同村的人都來關心慰問,大哥也主動出示他身上的三處傷口讓大家看,左手小手臂骨頭斷了,左小腿骨也折了,這兩處傷口都在基隆的醫院接好,還有左腹部的腸子也斷了一處,後送臺灣之前,金門的醫院先行接了一次,因為沒接好而有阻塞現象,所以在基隆時又開刀重接了一次。這是那一發砲彈在大哥身上造成的三處傷口,至今還很清晰的留在大哥身上。

休養一段時間後,大哥恢復上工,起初鹽場長官及工作同仁,都儘量讓大哥做些輕鬆的工作,大哥也從一百斤鹽慢慢挑起,再逐漸增加,到後來,大哥肩負的重量,也恢復和其他同仁一樣,一直到他六十五歲屆齡退休,他總計在鹽場工作了四十多年,除了受傷養病期間,他從未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