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烽火的記憶

發布日期:
作者: 甲甲。
點閱率:1,056

聞名中外震驚世界的「八二三」砲戰打得有多激烈我不知道,當時年僅四歲的我除了吃喝玩樂外,記憶一片空白,又住在城區,當然無法感受到戰爭的威脅,也聞不到砲彈四射的煙硝味,童稚的懵懂渾然不知一場慘烈的「家鄉保衛戰」正在敵我存亡激烈地纏鬥著::::。

雖然我對戰爭毫無記憶,但母親卻告訴我一件記憶猶深的事,有天下午咻碰地砲彈就打在家附近,其中一發特別響的把家人嚇得趕緊各自躲在床底下蹲著,不知過了多久母親才猛然「想起」還有一個孩子就睡在床舖上忘了抱下來,趁著空檔時趕快爬出床底把「我」抱下來。哇咧!老媽您也真是「嚇呆了!」居然把睡夢中的我忘得一乾二淨,不過,可見小時候的我是好吃又好睡的,砲彈都打不醒我童稚的甜蜜好夢,可話又說回來,一家人躲在「床底下」真能擋得住「不長眼睛」的砲彈嗎?金門人的生命都靠老天爺保佑吧!

八二三砲戰開打時,越打越激烈,政府也考慮到萬一「不保」時,老百姓怎麼辦?也一邊做著後退的準備,只要有人願意「遷台」者,不論大人小孩一律補助參仟元的旅費,我們家無恆產,既沒經營大生意,也無田地可耕,靠的只是老爸白鐵工的技術,戰爭打得昏天暗地,誰還拿鍋碗瓢盆來補?誰還來修傘、訂做鐵製品?當下就決定一家六口遷台去也!其實,聽聽砲彈聲躲躲砲彈也就算了,重點是大腹便便的母親產期將屆,產婆、醫院(在山外太遠,又沒計程車),做月子:::要如何捱過?在這烽火漫天、砲彈四射的環境裡也滿危險的,所以領了壹萬捌仟元坐上登陸艦到台投靠大姨媽了。

我們在台生活了將近兩年,那段日子爸爸因水土不服,三不五時就生病,身體好時去店裡上工,身體不好時就在家休息,沒工作也就沒薪水可領(在老板店裡工作是論件計酬的),因此我們都節衣縮食的過日子,戰爭平息後,畢竟還是自己的家鄉好,台灣也沒什麼好留戀的,我們一家七口就回家鄉來了,而在當時也有不少金門人就在台落戶生根沒再遷回來。

回到可愛的故鄉固然是滿心歡喜,可是,對岸又來了個「單打雙不打」:::。這可好,天性勇敢堅毅的金門人可是真的「係金ㄟ」,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砲彈來就防空洞擋嘛!我們愛民如子,大有為的政府又頒了一項補助蓋防空洞的鋼筋、水泥,好保護島上的安全。我們家院子的兩邊小房間,一間做廚房,另一間老舊的屋瓦,牆就拆了,蓋鋼筋水泥比較堅固的防空洞,老媽在洞內架設了一張大床,擺了一張桌子,從此之後那防空洞就變成我們四姐妹的「閨房」,冬天十分溫暖,可夏天時我們都各自在屋內、客廳打地舖。防空洞除了躲砲彈外,它陪伴了我們的童年、少女時光直到我們一一出嫁結婚。啊!那真是間深情的防空洞,有許多我們姐妹倆共同擁有的美好回憶:::。

老共的單打雙不打,練就了我們金門人獨特的敏銳的聽力,從小我們就學會了「聽音辨位」的功夫,砲彈打得遠時,沒事,安心吃飯,打得近時,趕緊一溜煙躲進防空洞裡。猶記有一天晚上,那是一個冬夜,我與妹妹們坐在床舖上聊天,聊著聊著感覺好像聽到一聲什麼聲響似的,我們也沒多大在意,只是隔天早上,母親把放在閣樓上的糕(綠豆糕,過年才有做,當我們的零食、點心)拿下來時,發現裝滿糕的長方形鐵盒破了一個洞,更驚奇的是糕裡面居然有一個砲彈的「圓形底座」,這一驚非同小可,趕緊往屋頂一瞧,在靠巷子的屋角居然破了一個「洞」,老媽嚇了一身冷汗,直說我們家的祖宗、菩薩有保佑,不負她平日勤燒香拜拜,果然「有拜有保庇」,阿彌陀佛,所幸只是飛來一個底座,要是飛來一顆砲彈,那我和妹妹們不都小命不保嗎?想起當時還嘻笑自若,完全不知驚恐,還真是傻人有傻福呢!

單打雙不打到底是那一年老共「「打厭了!打煩了!」才停止的?糟糕,這麼重大的事我居然不記得了。不過,在寶貝女兒的班上所發行的班刊│「報到掉渣」第二期上倒有一個趣聞,就在她們全班去省政府訪問省主席時,有一位同學好奇的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共匪要訂單打雙不打呢?而不是雙打單不打呢?」啊!問得太好了,最爆笑的是顏主席也有妙答:「因為對方很會計算,碰到有三十一天的月份,他們就可以多打一天:::。哇哈哈!真讓大家笑翻了,老共連多出的這一天也要計較,真是太小鼻子小眼睛,雞腸鼠肚的了。原來單打雙不打就是這麼來的,真是超好笑,不知到底是不是真的?(應該是吧!)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