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霸火仔
「阿爸,那是年少時不懂事,憑著自己魁梧的身材,除了偷人東西,又跟人打架滋事,才會被歸類為鱸鰻,才會有鴨霸火仔這個不雅的綽號。我看鴨霸火仔這個綽號,會取代我的學名李天火,而且也會跟隨我一輩子,成為永遠的鴨霸火仔。」鴨霸火仔不好意思地說。
「叫什麼都一樣!我被人叫了一輩子戇呆,身分證的名字也寫著李大呆;雖然我現在已不呆,但不管人家叫什麼、怎麼稱呼,都無所謂啦。其實我以前真的很呆,經常被人戲弄,甚至還要我做些不雅的動作,我竟然也照做,想起來真是可笑。」父親笑著說。
「他們叫你做什麼不雅的動作?」鴨霸火仔好奇地問。
「他們叫我打手槍。」父親說後不禁笑出聲來。
鴨霸火仔也哈哈大笑。
然而,即使鴨霸火仔已改邪歸正回歸田園,做一個勤奮務實的農夫,個性也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對人彬彬有禮,對鄉里事務也熱心投入,可說一點也不鴨霸,可是鴨霸火仔這個綽號則必須跟隨他一輩子。不明就裡的人或許會誤認為他是不務正業、不講道理的「歹囝」。而且他已到了適婚年齡,一旦將來有媒人來說親,聽到「鴨霸」這兩個字,不退避三舍才怪。甚至不知情的人,一定會認定他是無惡不作,又不講理的地痞流氓,難免會對這種人起反感,豈敢幫他作媒,誰家父母也不敢把女兒嫁給這種人。
幸好一經打聽,才知道並非如此,原來鴨霸火仔這個土名,只是他當年血氣方剛,動不動就想跟人打架,有一點不講理的意味,才會被人叫鴨霸火仔。也因為他的身材高大和鴨霸,才會被大頭豬仔羅網到他的賭場當保鑣。可是儘管鴨霸火仔從明德班管訓回來已痛改前非不再鴨霸,然他鴨霸火仔的知名度則遠遠勝過他李天火的學名。若有訪客進入村莊想找李天火,或許,有些人會搖搖頭說不知道;但一提起鴨霸火仔,則無人不知、沒人不曉。
縱使鴨霸火仔想種田,但並非僅憑一點「戇力」即可為之,幸好有數十年農耕經驗的父親加以調教,才能在短時間內進入狀況。然而說來簡單,對於未曾種過田的年輕人,他必須先讓他瞭解農具的功用,繼而再告訴他農耕的技巧。
於是他把他帶到放置農具的護龍,告訴他說:「『犁』,不管種植任何作物,都必須用犁來『犁園股』或『撖園股』,甚至作物收成後,也要用犁來鬆土,叫著『犁草園』。但犁田時,首先要把『牛枷車』套在牛背前端的凸出處,由牛拉著犁走,主人則一手拉著牛繩、一手握住犁柄,走在牛的後頭控制快慢與方位。
『十二齒』,俗稱「爸」,是「耙」的諧音。田裡的作物收成後用犁鬆過土,因面積較大必須用十二齒把田土耙平,再順便把埋在田土裡的雜草耙出來,叫著「枷園」。首先必須先把牛枷車的繩索綁在十二齒的左右兩端,再把牛枷車套在牛背上,用牛拖著走。主人則雙手握住柄,在後頭控制方向,偶而地還必須把十二齒提高,讓耙出來的雜草暫放在田裡,以免過重。
『鋤頭』,它的功用可說相當廣泛,除了一般鋤草,大凡『掘園邊』、『抾園頭』、『掘園溝』,或是無法用犁的,必須用『掘』的,都得用到鋤頭。甚至婦女們有時也用鋤頭來刮煤灰,也是所謂的『刮鼎』。總而言之,作穡人上山最常見的,不是肩挑『粗桶擔』,就是肩扛鋤頭,而且還得捲起褲管、打赤腳,因為種田人總得像個種田人的樣子。
當然,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三齒』、『六齒仔』、『八齒』、『草鋤仔』、『狗耙仔』、『耙丰』、『畚箕』、『粗桶』……等等等,幾乎每一種都有它的作用,缺一不可。
而且並非種下後就不管,還得花費許多工夫才會有收成。就譬如說:種地瓜也是俗稱的『硩安茨』,當地瓜苗長成後必須施肥,首先要將原本的安茨股左右各犁下一行田土,叫著『獻股』,但兩邊不能同時施肥,以免下肥過重而枯萎。施肥後又必須用犁覆土,叫著『撖安茨』,然後再用六齒仔把田土往上耙,一方面鬆土,另方面保護藤頭。右邊施完肥後,必須把左邊長出來的地瓜藤往右邊盤轉,叫著『抾藤』。當兩邊都施完肥,待地瓜藤長到一定的程度後,再把兩股的地瓜藤盤成一溝,成為『安茨溝』,然後讓它自然成長。只要雨水充足,不管是勢較高的『塗園』,或是較低的『澹園』,都會有收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