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雨中的諾貝爾椅

發布日期:
作者: 高潤清。
點閱率:2,138

樹蔭下它靜靜地候著片刻的溫熱,偶爾一晌獨自的凝眺及戀人私語的纏綿,都讓它充滿詩意。但大部份的時刻總是冰冷的接受風雨問候,陽光下它的影子總如此戲謔,胖瘦無常,月光下它無言拖曳著長夢。它到底有啥遐邇,沒人知道,只有一面妳我曾經聽聞卻不熟稔的影子,鑲嵌在椅背上。或許是曾經翻閱的一篇文章,亦或是耳熟能詳的名人。哦!我正坐於其上,這就今天要書寫的主題。
 四月12日上午雨勢稍緩,受冷氣團急降及校園防疫謝絕遊客來訪,突然間一股闃寂瀰漫令人窒息。望眼偌大校園,犬鳥無聲、林木齊眠,迴廊與文學步道,人影無蹤宛若荒郊。經一夜滂沱洗滌,眼前如茵翠黛、盎然如新,行道旁雨漬泥窪,寂寥湧現。唯諾貝爾椅飽嚐春雨浸潤,獨自吟賞一隅風光,此景孤獨之椅卻有龐然詩意,實為中大校園景觀一大特色。
 中大校園諾貝爾椅係由前總務長張惠文榮譽教授構思及設置,由中大路前門牌樓木棉花道至校區環校道路,無數座椅鑲嵌中外歷屆諾貝爾獎得主,彰顯其人勳業偉蹟。讓遊客與學子坐於上,一睹諾貝爾獎得主風采,進而勉懷或效法。中大學風誠樸,近年來太空領域與光電等學術卓著,文、理、工、管理、生醫、客家等學院各具特色,引領風騷成為國內頂尖學府之一。故校園環校道路旁,松蔭下人行道豎置諾貝爾椅,坐於上啖一口天地芬多精,仰望藍天聽蟬鳥齊鳴,怡情修業而定靜,頗有「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之涵蘊,進而精實博研以求曠達豁度之境界。
 倏地諾貝爾椅圍繞校園已近十年,其間雖有增置,唯均集中於中大湖至後門中央路一線以東松林步道間。唯西邊操場至太搖中心、工五館附近則付諸闕如。一則遠離百花川休閒區,二則此區均為室外運動活動區,綠地幅員受限之故。雖有樟木林蔭成廊,唯屬邊陲地帶,故暫無設置以供休憩沉吟,或待爾後再行規劃。無論校區有無全面設置諾貝爾椅,然其效益顯然達到。無論學期或假日,每當學生、遊客閒坐椅上,在其靠背時均會吟讀一二,莞爾一笑,或佇立良久,仰慕之情溢於言表。
 見賢思齊,雖不見名人,卻能砥礪後來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雨中這名人椅多寂寥,或許這就是成功的必然代價,咀嚼一二,我眼中見詩意,妳呢?見到啥?雨天的諾貝爾椅,我沉吟在心頭,待雨過天晴遐邇再現。

註:張惠文榮譽教授--日本東海大學土木工程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曾任學務長、圖書館館長、總務長,退休獲聘中大榮譽教授,現義務擔任中大書法社指導老師亦是篆刻高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