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耕耘者─防癆員的歲月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月份進入剛編制成立兩年的金門縣衛生局綜合課包括(防疫、保健)原本是要接兒童視力保健業務屬保健,內部調整作業後就職日接的是防疫的傳染病防治─結核病防治─防癆員一職。初來乍到,孤鳥插人群為何說孤鳥插人群,全是皇親國戚叔伯舅媽,都有人罩,我ㄋ孤鳥一隻,既上梁山就當好漢吧!
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我的三兩三就是有護理背景雖非科班出身,但七年的護理工作也不是白混的,但現行求職證照掛帥,行不行有照就行,如果處在當下可就不行,我算幸運者,提前20年接了這份工作,只要有工作就很棒,任何工作只要用心沒有做不好的,良心做事「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民國五十八年至六十四年這個時期,金門的結核病罹患率非常高,讀國小一年級還不懂什麼叫肺癆,只知道每年學期中多會買防癆郵票幫助生病的人,同學的父親也是死於肺結核病,因為生病時看到他有咳血很可憐,家窮都沒人搭理協助,印證了一句話:「富貴深山有遠親,窮於鬧市無人問」,況且是傳染病。
同學的家裡除了兄弟姐妹六人外,最小的妹妹還有一點腦痲,多由八十多歲的高齡老奶奶照看。奶奶自己也有一眼失明,每次去她家玩,看到這種情景心裡都很難過,回家告訴母親貓兒(我同學的乳名)她們家好可憐,吃醃的西瓜皮跟豆豉都有蟲,娘說了:「吃蟲會做人,豆豉若沒長蟲世間就沒人」。古人說的話必然有它的道理,接著就會拿竹編「笳籮」裝父親做的窩窩頭、麵粉、地瓜簽送給貓兒家,一家子多營養不良,得病的機率就偏高了。貓兒爸爸我們都叫他炎叔,過世時沒人願意前往幫忙,是父親一手包辦將後事處理完畢,村裡窮困人家的喜喪只有父親會出面協助處理。不要嫌貧愛富,不做錦上添花的事,要做雪中送炭的人,這也是俺爹從小給我們的教育。
接掌防癆員一職職稱叫「專案助理」,領的是中央款還有外島加給,薪資使人羨慕,此時正當開始在執行「督治短程治療計畫」;口號:「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了再走」。只要病人好好吃藥,六個月的療程就可治癒。新進人員必須要赴台受訓2星期,訓練所是台北市青島西路的慢性病防治所,靠近台大醫院,上班一星期我就到台北接受訓練。記得那一期新進人員40人分為2班,外島與台中以南編一班,北部編一班,所以往後的工作上如遇上疑難雜症,多半求助南部同期同學,南部人也比較熱情,對我的工作可有大大的助益。相識是有緣,惜福相互關照,工作順利進行。
防疫處是後來的衛生署,即現今的衛生福利部。剛來衛生局,行政單位很多公文、報表、計畫不是很懂,為讓自己儘快上軌道,循著來文方向自己就搭機買票到防疫處找承辦人,感恩當時辦理外島傳染病相關業務的林美珍技士對我的照顧及指導,讓我在短期內就能進入狀況,免得讓人非議,因為孤鳥插人群就是不容易啊!
我的第一位工作伙伴叫阿昆,算是前輩,為人忠厚老實,但是有時候也很牛;只要找到治牛的方法就好辦了,乖乖上犁,轉彎時吆喝一下就可以了。哈哈!牛拉犁,我掌繩,工作開始進行,執行第一件工作,阿昆開一台三菱白色600cc的箱型車載著我走訪五鄉鎮的列管病人─青一色多為老人家居多,結核病的高危險群老者就是其中族群之一。早年一般家庭的經濟較為貧困,營養攝取可想而知,落下的病症年齡大了才復發。
經防癆協會多年積極努力普篩及治療,至今罹患率已下降到百分之零點二的數字,平均每年的個案16~24案。
我當防癆員的時期,工作除了處理公文、書寫計畫、填報表、教育宣導、投藥、學習片子的判讀等等工作,還有較特殊的技能就是要學會照X光,泡藥水沖洗X光片子……。說到泡藥水洗片子這檔事,真的要感謝現今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的放射科主任許翼銘大哥,在花崗石醫院時我們就是同事,今天他是我的師父,許大哥為人誠懇不虛偽,對人總是客客氣氣,是好兄長亦是益友也是公務人員的表率,除了自己的專業,他懂的事,有求教於他,決不吝嗇教導。我學會泡藥水洗X光片全是他傾囊相授,一點都不藏私。有福才能遇上貴人,我常在想,只要對自己應該做的工作認真,一定會出現幫你的人,而今耕耘的人不一定是收割的人,轉個念想,收割人前世應該是耕耘者,今生角色互換罷了!
我的第一場宣導是在金寧鄉公所,寫完宣導的第一份文先拿回家請大哥幫我看過是否可以。經哥閱後如期上呈,奉核後準備相關事宜。畫海報、寫紅布條、印講義全自己來不假他人之手,這可要謝謝我家大哥對我們的訓練有素,才能處變不驚,邏輯方向清楚,做事自然得心應手。宣導的當天,課程2小時,大哥特地請假陪同我們吳局長金順來給評語及打分數,還好沒給哥哥漏氣,局長評語也不錯,跟哥哥說讓我接這工作是對的,這也表示長官還算滿意。
擬定計畫的重頭戲,一年的工作流程必需定期實施完成,才能爭取下一年度中央的補助款,工作的安排是很重要,計畫裡的每季巡迴鄉鎮X光防癆篩檢甘苦談往下與你分享。
每年工作計畫中防癆巡檢是首要的工作,85年後防癆巡檢X光車已不堪使用功成身退,接管此工作時五個鄉鎮金城、金沙、烈嶼衛生所已有X光機設置,金寧及金湖沒有X光機,為分四季篩檢,金寧鄉鄉民較辛苦,他們得往金城衛生所做篩,金湖鎮民眾則委請當時尚未裁撤的花崗石醫院協助辦理做篩。第一季的巡迴金沙鎮也是我第一次辦理巡檢工作,為讓工作順利,一個月前開始著手準備,先行文鎮公所轉知轄下所屬各村里分發篩檢通知單外,前置作業X光片子每張(45cm×30cm的大片子)片夾(1.5kg)、藥水、先行告知金門醫院預借洗片室等工作,這都是小事。
工作的主角X光機,若出狀況那就是「棉花店失火,免談」。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早2星期勘查機器,還好是提早2星期,要不然就要開天窗了。X光機是安置在金沙衛生所地下室,還連接戰備坑道,所以當我們走進地下室階梯時燈一開,我的天啊!水淹滿4~5個階梯,水及至膝,機器泡在水裡,如何使用且是極其危險(高壓電),基本常識電遇水不可收拾,即刻向衛生所主任報告:主任的回答傻眼,我不知道,妳自己想辦法。一所的主管竟是如此這般,算了回局跟課長說明現場狀況。課長淡淡回說:妳認識家裡有抽水機(俗稱水龜)熟人嗎?這就是孤鳥插人群的鐵證。迫在眉睫,靠樹會倒,靠人會跑,還是靠自己好,搜尋那些親朋好友家裡會有(水龜)抽水機,皇天不負苦心人,小徑許永富堂兄家有一台,拜託堂哥借我一星期時間應該就夠了。借好抽水機開始進行抽水工作,每天上班該處理的公文處理完畢後就去衛生所抽水,整整抽了一星期才把水抽乾,因為換片室位於坑道,所以要抽到坑道的水位下降才可安全,接著從家裡搬來大電風扇將機器徹底吹乾後再做測試,還好經操作機能無疑方可執行任務,真是謝天謝地,天公疼憨人,能讓我如期辦理篩檢工作。那一季的篩檢成果豐碩,金沙地區村民多踴躍受檢,平均每天受篩二百多人,速度要快不能讓民眾久等,才不致有民怨,金沙地區的鄉親父老都很純樸,民怨少關心多,每日收工後總是累到人仰馬翻,一星期的工作天總篩一千三百多人,真好,成績不錯。
一千三百多張片子利用假日空檔,借用金門醫院的洗片室洗片,預計2個工作天完成,洗完片子變成了兔子,因為藥水是強酸跟強鹼,刺激性大所以眼睛才會患紅不適,有了經驗以後就不敢再使勁一股腦兒的幹,分梯次慢慢洗,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經驗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第二季篩檢安排烈嶼鄉,離島中的離島公共衛生更需關懷落實,同時也領教烈嶼鄉民們的熱情和可愛,老老少少多一樣,讓人感到無限溫馨。小時候常聽小金門這名稱,直到鄰居坤姐仔的女兒燕子小姐嫁到小金門西口村,才明白是另一個小島,隸屬金門縣五鄉鎮之一的烈嶼鄉,聽說要前去探望親戚還得到村公所開路條搭船才可通行。小的在下我一直到丟三十奔四十的年紀,也因為工作第一次親臨小金門。剛開始每回搭船又暈、又吐的慢慢才適應。不來則已,一來則遍地開花,依工作重點訪視走遍五個行政村二十六個自然村,每個村都有認識的朋友,對往後的工作更是助益良多。
事實工作面是這樣:篩檢後的X光片經慢防局胸腔科權威醫師索任大夫判讀後,胸腔診斷共有九種代號「A.B.C.D.E.F.G.H.I」,各代表不一樣的問題。我們篩檢的重點是結核病,判讀後有其他胸腔問題的個案,我們就一一到府訪視,讓個案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般走訪能借到機車時就能多走些村子,多訪些案,同時可縮短工作天,早點搭船回大金門;若借不著車就步行走訪,當日就少訪幾案,屆時還可欣賞烈嶼鄉的美麗風光。
這樣工作則能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樂在工作,神清氣爽;耕耘是一種快樂;工作過程獲取的各種經驗才是最寶貴,並不是收割時的那份喜悅;所以只會持鐮刀的人事實上不一定快樂,無法享受到親力親為的那份感受。
慾望是無止境的深淵,走在這道上,永遠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那來的快樂與喜悅。回顧實踐的歷程,實可參透人生玄機。做一個只會耕耘不問收穫者是比誰都快樂,那不是也是一種修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