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有兄如父恩情卡大天

發布日期:
作者: 若晨。
點閱率:1,032

那是一個喧鬧、霓虹燈閃爍,人聲鼎沸的異鄉夜晚,萬華龍山寺香煙繚繞的廊柱旁,我用顫抖的雙手,從大哥的手中接下了這學期開學的註冊費:::。

那年大學聯考在微分之差下,我從日間部落榜,但輕而易舉的上了夜間部,緊接而來的龐大註冊費,就讓我在異鄉初次嚐到了斷糧之炊的窘狀。對家境一向貧困的我們家而言,老媽終年竭殫心思辛苦的養豬,甚至向左鄰右舍舉債,一家七口勉強糊口的情形下,大學日間部只是我們諸多兄弟姊妹可望不可及的大餅,夜間部才是我們求學最終的歸宿。兄姊在半工半讀下,靠著自己的能力完成了大學學業。對排行老么,自幼既無風也無雨的我而言,卻無能也無力去支付第一學期接踵而來的註冊費。

那年大哥遠渡重洋赴台,到台北來看望在異鄉奮鬥的弟妹,我們以次主人的心情,接待他到素享盛名的萬華龍山寺遊覽,一則飽覽古寺的奇偉神秘外,再則歡敘兄妹之情,在躊躇難語的詭譎氣氛下,他從口袋掏出了他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只是為了安撫我對即將面臨的註冊徬徨。

在家排行老么的我,自小在爸媽、兄姊的照顧庇蔭下,求學的歷程,一路走來是那麼的順遂,平時在校雖無亮麗耀眼的成績,但每逢在人生的轉捩關卡上,總能安然通過,這不能不歸功於大哥的功勞。

自有印象以來,老爸忠厚寡言,一家的生計,都是老媽在搔頭扠指、錙銖算計中勉強度過。待大哥長大,在「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捨我精神下,他毅然決然的肩挑起全家的生計重擔,荒廢了他大有可為的學業。他賣過冰棒,每天騎著老舊的腳踏車到冰店批發冰棒,挨村沿街的叫賣,不到日落黃昏是不見他疲累的身影回轉。小小年紀的我,不知其間的辛酸,每天期待的是那腳踏車後面的木箱裡,能有幾根賣剩的冰棒解解我那貪饞的嘴巴,殊不知每根冰棒都是大哥的血汗。

他養過肉雞。一籠一籠有著雪白羽毛的肉雞,是他每天晨昏定省費心照顧的「主人」,對醫學一竅不通的他,在雞隻生病的當兒,也能手持針筒為雞隻注射,這一切無非為了把雞照顧好,把雞養肥點,好多賣些錢以補家用。

他跟村人合伙開過小吃店。在阿兵哥與民同居的年代,咱們家是村中少數夜晚燈火通明的小吃店,在人潮如過江之鯽的忙碌時段裡,一碗五元的麵,盈利就這樣一元、五角的攢積起來,它是我們家的經濟來源。

他炸過蚵爹,賣過蚵爹。珠山村外的靶場,是阿兵哥練習射擊打靶的地方,更是大哥叫賣蚵爹的最佳場所,五角一個的蚵爹,盈利是如此的微薄,但有著孜孜不倦勤勞個性的大哥,就這樣一分一毫的為我們全家賺得了溫飽。

最後他更拜三舅為師學木工,刻苦勤勞的他,在拜師學藝的過程中,不畏艱辛的從三舅那兒學到了木匠的絕活手藝,成了人人爭聘的木匠師父。他終年無休、日以繼夜的為人趕製木工,賺取了辛苦錢,好為我們支付註冊學費。

如今我們弟妹四人都完成大學學業,各有工作,唯獨大哥卻面臨了斷炊之憂。由於科技的進步,傳統的木匠工藝亦隨之日薄西山,取而代之的是輕巧經久的鋁製業,大哥的工藝絕活因而壯志難伸,面臨失業的危機。但在不屈不撓刻苦的個性下,他轉行為人蓋起房子,他做過小工;在經濟萎縮,百業蕭條的現今,他當過鋤草工;利用工作的空檔,他撿拾破爛以貼補家用,他:::,只要能賺錢的機會,他絕不落人後。「勤勞」是他的天性,「偉大」是他的化身。

有兄如父,是我此生最大的福氣,在大哥諸多的犧牲之下,才有今天的我。一顆感恩之心,不敢稍忘。但願未來的日子裡,能在適時之刻,回報大哥之恩於萬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