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盡烽火的辛酸
金門地處前線,生長戰地,年幼時常聽爸媽談及,民國四十三年「九三」,四十七年「八二三」,兩次砲戰之後,民眾遭受最大的損失和痛苦,尤其八二三砲戰,最為激烈,中共於二十三日下午六時卅分,發動砲擊金門,至十月五日,宣佈停止砲擊一週,在四十四天砲戰中,向大、小金門群島發射四十七萬四千餘發,以金門一六○平方公里計算,每平方公里落彈二、九六二發。
此時民眾多躲在防空洞裡過日子,預防砲火波及,大哥四歲二哥一歲,不願進防空洞躲避,吵要出洞,八月天氣酷熱,洞內潮濕,通風不良,受盡生活痛苦磨折,十月五日,中共宣佈暫停砲擊一周,胡司令官為減少傷亡公教眷屬學生,老弱婦孺未具民防人員,疏散台灣避難,政府派船艦,或搭便機到台灣逃難,民眾手提簡單行李,老弱婦孺,攜男帶女,湧向料羅碼頭上船,金門中學生也停課疏散台灣分發台灣各公立初高中就讀,疏散民眾學生共有六千一百五十四人,成為一波難民潮,十月七日,我媽帶著四歲大哥背著一歲二哥到尚義機場候機,要搭乘美軍顧問組便機赴台。是日中午有米格機八架次,分三批低空進入本島上空偵察,其中有兩架,低空朝尚義機場掠過,高砲立刻對空射擊,敵機逃逸無蹤,民眾紛紛走避,十分驚險,待敵機警報解除後,媽媽背著兩位幼齡孩子到達台北三重,由表哥臨時租賃一間民房,住在樓上(半樓)樓頂瓦片,天氣非常炎熱,樓下積水潮濕(三重時淹水)大人小孩上下樓梯,時常滑倒,生活十分不便和艱苦。
那時軍公教人員待遇菲薄,一般收入不到千元,逃難台灣金門民眾,租屋居住,每月最少五百元,如一家三人生活費需要六七百元,合計月需千元以上才夠,公教眷屬遷台,分擔兩地生活費支出,確實難以負擔,所以我媽住台灣三重不久,砲戰情勢稍為緩和,不得已再回金門,又過著躲砲彈睡防空洞日子。
中共自稱暫停砲擊二周以後,至十月二十六日,毛澤東下達停火令,中共廣播,每逢「雙日停火,單日射擊」戰法,企圖久困金門,但我軍民沈著應戰,加強民眾防砲洞之建設挖地道坑洞,以求安全,中共又採用心戰廣播喊話,單日開砲,要送「鐵雞蛋」給金門,文攻武嚇,也無法得到心戰效果。
中共除採用「單打雙停」的戰法,長久圍困金門以外,同時採用攻心戰術,利用砲彈將宣傳品裝入,至晚間八、九點鐘時,對我村落或市區射擊,砲彈從高空三四百公尺爆炸,千百份宣傳單在空中像雪片飄下,軍民撿拾傳單交安全單位銷毀,中共又利用海漂方式,將宣傳品利用竹筒、或塑膠袋盛裝,利用漁船送到金門水域漂流。漁民捕魚撈到宣傳品,仍交軍方海防部隊處理,還有用短程汽球空飄宣傳品到金門,因金廈距離過近,收效不大,唯有採用砲擊宣傳品,造成軍民死傷最大,因為傳單砲不定時不定地區發射「冷箭(砲)難防」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安全。
四十九年,五月卅一日,美國白宮宣佈艾森豪總統訪問台灣、菲、日、韓消息以後,中共揚言,艾森豪抵達台灣、砲擊金門,表示歡迎歡送禮砲,同年六月十七日下午零時五十分鍾內,向金門群島發砲三萬一千三百四十發,十八日零時四十五分鐘內,又濫射五萬四千六百一十八發,十九日上午七時三十分,再分三次發砲八萬八千七百八十九發,三日累計一十七萬四千七百四十七發,我民眾死亡七人,傷四十一人,毀房屋二百餘間,損壞學校五所,醫院一所,其他未計入在內,此是八二三砲戰以來,落砲彈最多的一次,史稱「六一七、六一九」,當時我駐金保羅等砲兵部隊,用巨砲反擊壓制,彼此展開一場惡戰,彈盡乃止,金門民眾進入防空洞,過著忍飢挨餓洞窟生活,大家嚐盡烽火歲月恐怖,事隔四十多年,也難填補戰火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