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823砲戰」流亡學生求學的心酸路─寄讀「板中」憶往

發布日期:
作者: 翁文贊。
點閱率:2,149

一,突發的「823砲戰」:
  民國47年8月23日下午約6點時分,很多小孩、青少年學生朋友們都在後浦西門外馬舍宮(外武廟)前的泥土廣場遊玩;跳繩、救國、躲貓貓、踢毽子、打陀螺及鬥蟋蟀……等遊戲(幾乎每天下午都是如此熱鬧的景象)。中老年人坐在大棵榕樹蔭下乘涼開講,突然之間傳來高射砲轟隆轟隆的聲響,大家不約而同急速的往天空凝視,只見滿天都是一團團黑色的煙霧像棉花球似的,前後左右不規則的星羅棋布排列在天際之間,隱約可見三架深褐色噴射戰鬥機在一團團黑色棉花球(國軍及時打出的高射砲)煙霧間竄來竄去,突然之間一架飛得很低的戰鬥機從榕樹上空一溜煙飛過不見了,據說是中共的噴射戰鬥機飛進我金門領空。一會兒,警報聲響起,聲音持續拉長拉大的響個不停,剎那間,匪砲急速又猛烈的一顆顆往我們頭頂掠過,整個金門島成了匪軍射擊的標靶,砲擊一直沒有停歇下來。大家拚命快速的跑回家。我們全家人都躲進臨時搭建簡單的防空洞裡,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八二三砲戰」。在此期間,匪砲日以繼夜不停的向我金門島群濫射,苦難的金門人,三餐不繼,辛苦的母親只能趁著砲擊稍歇之時,搶著時間煮飯菜,供一家人吃(島上的每戶人家幾乎都一樣)。每天都在期盼,何時才能停止砲擊?
二,金門中學遷台寄讀:
 九月份正是學校開學的時候,不知從那裡傳來的消息,金門中學(在成功村)的飯廳被匪砲打了一個大洞,是否真實(有待考證)?到現在還是個迷!學校不敢開學是真的。九月中旬,縣政府決定將金門中學全校師生遷往台灣,於是向各鄉鎮公所開始發出公告(廣播!):凡是要去台灣就讀的學生請盡速向縣政府辦理登記,因此要升學的同學們紛紛前往登記。但有些同學可能因家庭環境較富裕的,捨不得自己的小孩離鄉背井去台灣讀書受苦受難。另一種是家庭環境較貧困的,無經濟能力讓孩子往台灣就讀而失學,真是令人感到遺憾。10月9日中午,很多同學帶著簡單行囊乾糧到達「新頭碼頭」(那只是一大片高高的沙灘海岸,哪像碼頭!)報到,等候上船。也有部分家長陪同小孩來到碼頭,尤其像我們才剛讀完初一的學生,小小年紀就將離鄉背井與親人分開,內心真有說不出的苦楚,不時心裡都會想到臨別時兄姊的鼓勵與安慰及母親再三的叮嚀囑咐:「在外自己要照顧好身體,以免阿母擔心!」眼淚就像潰堤般不聽使喚的流出來。整個碼頭到處都是要到台灣升學的同學。下午約5點開始集合點名上「LST-217號」登陸艇。進入船艙空氣特別不好(悶熱),大家爭先恐後就亂成一團,簡直就像逃難的同胞一樣,在船艙裡只要能佔有一蓆之地,就躺下來了,晚上哪裡睡得著!腦海裡都是一個個親人的身影,暗自嗚咽不已。登陸艇的船笛:叭!叭!叭!吹響了三聲,船就啟動了,十月十日國慶日我們正在船上渡過。船抵高雄港第13號碼頭,由阿兵哥駕軍用大卡車,一車車載往「省立高雄中學」我們全校師生被安排在大禮堂內外及走廊打地舖睡,起初我們天真的想法;以為全校會遷在某一個地方復校,沒想到經過10天左右的等候,全部同學一批批被分發到全省各省立中學寄讀,每校寄讀人數約在40~50人以上甚或更多,由學校派2~3位老師帶領。
三,分發寄讀「省立板橋中學」:
  我們是較幸運的一批約40位同學(後來由中部又來一名同學就讀增加到41位)被分發到北部的「省立板橋中學」由周建齡教務主任及許永燮註冊組長帶領我們搭火車北上,抵達省立板橋中學已是黃昏,由板中校長及主任們接待,他們已準備好每位師生一份日常必需盥洗用具及被褥,當晚就安排在板橋中學教師宿舍-在樹林鎮(要經過一站火車路程),由板中老師帶領我們師生搭火車到樹林站下車再由高三學長帶隊徒步直往「樹林國民小學」(樹林鎮郊區)-前進,然後繞過小學後面一條邐迤小道再經過一條小溪的竹橋往上走進叢林約300~400公尺才到達一間間舊式的教師宿舍,每間約可住6~8人,當晚就安排好住宿,許老師宣布:「以後每天早上6點起床6點半出發要走30分鐘路程才能到達「樹林火車站」搭(大約)7:10火車到板橋站。」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起得很早,老師帶領然後整隊出發走到樹林火車站搭火車北上到板橋站再整隊走進「板橋中學」吃早餐。那是學校特為我們另請一位廚師與老師同廚房做菜,餐廳與老師們同一間,每餐由老師們先用餐畢,再由我們的廚師清理後安排我們進餐,(我們三餐都在學校吃傍晚再回樹林宿舍)。當時伙食費每人繳120元,早餐;白米粥拌一個饅頭,中、晚餐每桌一碗(菜盆)大鍋菜,一大鍋清湯。學校事先將我們各個年段(高、初中)的同學打散安插在各年段的班上,即使在同年段有六、七人也不會安排在同一班上課,學校是否考量怕我們結黨在班上惹事生非才如此編排?起初我們很不樂意,但也沒辦法,時間久了也就習慣啦。由於我們到校時,學校已上課一個多月了,老師為怕我們功課趕不上,故每天下午放學後留在學校自習一小時(高中同學自行學習)初中部同學由許永燮老師指導我們數學,其他科目自己進修,放學回宿舍每位同學都會自動讀書,每晚讀到10點左右,同寢室的同學都有同感;肚子會咕嚕咕嚕的叫,同學們輪流買麵條、小魚乾等食材,由高我們三屆的大哥葉梓里同學主廚煮一大鍋麵條裡面就放些小魚乾味道香又甜,大家吃得不亦樂乎!才有精神與體力繼續用功衝刺到12點就寢。由於同學們都很認真,所以功課很快就趕上了。後來就自由活動任由自己學習,但每天早上還是要整隊出發搭火車上下學。我們在校的時間久了也就很快的融入學習環境中與班上的其他同學都能打成一片了(我班上有一位孫同天同學-外省子弟,初中畢業考上建國中學、台大,後來在美國獲得醫學博士並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校慶時學校舉辦各種運動競技項目,幾乎都有金門同學參加而且都有很好的成績表現,尤其是張水沛同學帶領籃球隊比賽更是赫赫有名。甚至我們金門同學王連記還代表學校參加「全國中上運動會」賽跑項目拿到很好的成績。
四,聯合報記者採訪:
 有一天,聯合報記者葉○漢先生(金門人)來板橋中學採訪我們金門同學;主題談及有關「823砲戰」金門民眾遷臺,政府無論老少每人發給三千元安家費,據聞寄讀全台各省立中學的學生每人也發放三千元。問我們可有收到?我們異口同聲都說沒收到這筆錢(據寄讀員林中學洪○宗同學說他們校方幫他們建宿舍及書桌椅等設備,後來將每人三千元用剩的錢全部發還給每位同學)可能是校方收去才送給我們每位師生日常必需盥洗用品及被褥等。因記者同為金門人顯得格外親切,並為高三幾位同學在板中校門口拍照留念(文中照片即是葉記者拍攝)過沒幾天,大家愈想愈氣,為何將我們應得的三千元沒收未發給我們?大家心裡很不舒服商量之下,就由初三畢業班及高中幾位同學到總務處與主任談論此事,主任派庶務組長出來與我們同學研討,他一直推託沒這回事,同學們忍無可忍更生氣的圍毆打傷他,最後得不償失每位同學都被記一小過,校方派訓導主任來安撫說;你們打傷老師是不對的,所以被記小過,但還是會考量讓你們平安畢業。才平息此事(校方還是沒把每人三千元發還我們)。後來每位寄讀的金門同學也順利的完成初、高中畢業而離開板中。高我們三屆的楊亞獅同學畢業後保送台大就讀,後赴美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另一位與我們同屆的許峭岷同學後來也往美國留學,他們均留在美國工作,偶而回金門探親。我們初中畢業時,因為是寄讀生,所以領取的畢業證書是金門中學頒發的。若要繼續升學考高中的同學就得參加各地區省立高中聯考或其他縣立(那年還有縣立高中聯招)、私立學校高中部招生考試。後來,我考上省立中壢中學高中部。
 由於當年全校師生在高雄中學等候分發時,因我們被分發到板橋中學就先行離開,後來那些分發到:桃園、中壢、彰化、員林、嘉義、台東、花蓮、宜蘭……等省立中學的同學們(即使平常再要好的同學)從此也就無情的被分散了。因為路途遙遠,人地生疏,也就很少往來,甚至斷絕了音訊。我們是金門中學歷年以來飽受砲火摧殘最苦難的一群流亡學生。當年這些流離失散的同學,歷經滄桑數十載,靠著一顆堅忍不拔的信心與剛毅的意志力,自立自強,愈挫愈勇不畏艱難困苦,在風雨飄搖的環境中,個個埋頭苦讀,奮發圖強,為自己前途打拚,(大學、研究所碩、博士)畢業後都是國家的棟樑,為國家社會奉獻心力服務大眾。在全國各個階層工作崗位上,都能闖出一片天,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
板橋中學金門中學同學名單
  民國四十七年十月十日在登陸艇「LST-217」上渡過,暫宿省立高雄中學體育館,約一星期至十天,校方開始分發寄讀台灣省各省立中學。我們被分發往台北縣「省立板橋中學」寄讀,共有48名;其中41名如下:
 楊誠坤、陳依煌、【陳天有】、【洪玉璽】、顏重威、孫廷輝、顏華威、張碧淑、【楊亞獅】、【葉梓里】、陳育雨、黃伯榮、【許績才】、張水修、張炳輝、翁文慶、許榮緒、【張水沛】、李國傑、【洪永木】、傅明煌、王連記、莊長安、楊溫仁、許靜娟、陳淑媛、【翁文通】、【張璋寧】、洪火鍊、沈益輝、翁文贊、莊來全、劉以正、許峭岷、【徐添丁】、洪美娟、魏麗容、吳烏錦、楊朝揚、呂育德、【周永清】。
(稿費贈「大同之家安老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