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影片觀後感
近年來由於家庭變故,足不出戶,幾乎成了宅女,精神鬱悶不樂。所幸同事周鳳珠老師體貼關心,遇到社區活動或影片欣賞總會邀我參加,助我紓壓解悶,「患難見真情」,此恩此德,沒齒難忘!
七月十九日上午,周老師又邀我到金城鎮公所五樓參加樂齡電影讀書會,片名「我和我的冠軍女兒」,這是一部2016年印度傳記運動劇情電影,也是勵志催淚影片,改編自印度角力選手瑪哈維亞傳奇故事,由涅提帝瓦里導演,阿米爾.罕主演,刷新印度電影在全球票房紀錄。
影片中父親瑪哈維亞,是來自印度哈里亞納那的巴拉尼村,業餘的摔跤運動愛好者,曾得過印度國家級比賽冠軍,但因生活所迫,被父親要求放棄,未能更上一層樓,深以為憾!之後他希望生個兒子來替他圓夢,無奈天不從人願,連續生下四個女兒,心裡十分沮喪!
某日因為兩位女兒在學校受到男同學辱罵還擊致勝,他發掘了女兒摔跤潛能,即日起每天清晨五點即喚醒女兒,進行晨跑及體能訓練,又剪掉女兒之長髮,俾減少頭蝨之困擾,但女兒男性模樣的短髮,卻惹來村民訕笑,令女兒不能接受,認為父親是在折磨她們,並以各種方式抗議,但當她們明白父親之苦心(是希望改變她們命運,不要像傳統印度女孩一樣,年紀輕輕就結婚生子,一輩子操勞繁重家務),便開始認真地接受訓練了。之後,父親帶她們去參加摔跤錦標賽,戰勝男孩,從此開始嶄露頭角。但因家貧買不起專門摔跤墊,就用床墊棉被當替代品練習。此後長女吉塔贏得邦級、國家初級賽及錦標高級賽,進入印度國家體育學院深造,以備參加大英國協運動會競技。
可惜入學後,吉塔受同儕影響,開始留長髮,看電視、吃路邊小吃與朋友玩樂等,對從小父親所傳授的技巧嗤之以鼻,篤信教練招法才是正確。之後回家一趟,與父親過招勝利,更憎恨父親而疏離。而其妹芭碧塔也贏得國家錦標高級比賽,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深造。然而,吉塔卻在國際比賽中一再失利,教練勸她從55公斤下調至51公斤,令她十分氣餒,後來在妹妹勸說下,吉塔打電話向父親哭訴,祈求父親諒解。瑪哈維亞就和侄子一同前往學校所在地伯蒂亞租屋居住,利用清早訓練吉塔,教練得知此事非常憤怒,告知學校高層,校方欲開除吉塔,瑪哈維亞出面求情,校方同意吉塔繼續留校學習,但禁止外出,其父也不能入校指導,吉塔便將之前比賽失利影片拷貝給父親看,父親透過電話指正其錯誤。
後來吉塔順利晉入大英國協運動會摔跤比賽,瑪哈維亞在觀眾席上加油打氣,但就在吉塔奪金比賽開始之前,教練私心及嫉妒心作祟,竟夥同他人將瑪哈維亞軟禁在遠離賽場雜物間內,吉塔未能在觀眾席上望到父親之身影,心慌意亂,一再失利,最後一回剩下22秒時,想起父親以往之教誨,以完美摔背動作得到5分,終場以6:5贏得冠軍,全場歡聲雷動,印度國歌奏響,父親被釋放即衝向賽場,擁抱女兒,父女情深令人動容! 教練本以為可以在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表功,但最終願望泡湯。
2012年,吉塔成了印度首位有資格參加奧運會的女摔跤選手,其妹芭碧塔也在2014年大英國協運動會中獲得55公斤摔跤金牌,瑪哈維亞的執著與努力,造就了兩位冠軍女兒,為國爭光!也激勵了許多印度女性開始學習摔跤這項競技運動,對印度摔跤運動推廣居功厥偉。
由影片中可看出印度也是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社會,所以當瑪哈維亞生了一個女兒後,村民紛紛獻策生子秘方,可是並未奏效,以致連續生了四個女兒,忍受了村民之冷嘲熱諷,連妻子也歉疚地說:「很抱歉未能幫你生個兒子」,瑪哈維亞回答說:「這不是妳的錯,她們都是我的摯愛!」
儘管沒有兒子幫他圓夢,但他並未將沮喪失望的情緒表達出來,避免刺傷妻女的心,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瑪哈維亞是個偉大的父親,他改變了世俗重男輕女的觀念,尤其在今日男女平權社會,男女除生理器官之差異,很多能力是不分軒輊的,且因女性較細心,某些方面之表現較男性更為出色,瑪哈維亞之先進思想令人欽佩!
再者,一個人之成功,親情之包容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瑪哈維亞曾得過國家級摔跤冠軍,他對女兒之訓練除了本身之專業外,也付出了許多愛心與耐心,雖然手段近乎殘忍,但實基於「望女成鳳」、「愛之深責之切」心理,所以當大女兒進入國家體育學院迷失後,對父親能力質疑產生隔閡,也是靠著妹妹手足之情,父親之親情感召及時挽回,「唯有愛相隨」、「誓言共征途」,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還有影片中可看出要培育一位傑出的選手是很不容易的,吉塔、芭碧塔之成功除了遺傳父親摔跤的天賦潛能外,在訓練過程中,其父付出了很多心血與精神:向人借錢買雞肉來補充女兒之蛋白質營養;辭掉工作來訓練她們。而選手們得克制口腹之慾,犧牲娛樂享受,避免分心以爭取佳績,至於訓練過程之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傷痕累累、傷筋動骨在所難免,所謂「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誠然不虛!並且,一個運動員能夠參與競賽時間有限,大概在40歲之前可以發光發熱,以後體力就逐漸衰退了。(所以影片中吉塔戰勝了父親,歸功於教練指導有方,而對父親之教法嗤之以鼻,我個人則認為是瑪哈維亞體力衰退才會輸給女兒,並非全然是教練技巧高明)。所以儘管年輕時獎牌金光閃閃,熠熠生輝,但那些獎金收入仍不足支應日後生活所需,導致運動員退休後,除了少數幸運者 被網羅當教練外,多數為謀生計,不得不擺地攤、做小工,晚景淒涼!難怪很多家長不讓小孩參加田徑隊、籃球隊等,要他們專心課業,謀一技之長,為日後生活打算。
最後我覺得影片中之教練作法令人不齒,開始因為瑪哈維亞介入指導吉塔,掩蓋他的光茫,要求校方開除吉塔,經瑪哈維亞再三懇求而未得逞,繼而當大英國協運動會決賽前夕,他竟派人將瑪哈維亞軟禁,導致吉塔在觀眾席看不到父親身影而心焦如焚,差點痛失金牌!所以教練這種作法有失運動家之風度。
羅家倫曾說:「運動是要守著一定的規律,在萬目睽睽的監視之下,從公開競爭而求得勝利的,所以一切不光明的態度,暗箭傷人的舉動和背地裡占小便宜的心裡,都當排斥。」運動家要有光明磊落之胸襟,影片中教練之私心及嫉妒心是有風度的運動家所引為恥辱而不屑採取的,應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