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海泳
料羅灣,沒游過,我要報名參加嗎?這樣的烈日下,為了我的肌膚,我還是再思考吧!每日的晨泳,我練習從頭到尾近個把鐘頭時間,維持腳都不落地的從頭游到時間到離開游泳池,游了十個年頭的泳,體力上游三千公尺應是沒問題,問題是能克服那入水後污ㄚㄚ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海水嗎?能克服這層障礙,就能放鬆心情,體能就能應付。否則,一緊張,就是五十公尺的距離,就可以讓你心跳加速,換不過氣來,何況,在腳踏不到地、深不可知的大海裡?
終於皇天不負人,主辦單位又舉辦了一次「搶灘料羅灣」的機會了,七月十二日在救生浮標夠用下,及家中老二的堅持參加下,咱們終於可以正式向料羅灣挑戰了。那一天,全金門參與試泳的泳士,加起來不超過百人,而動用了全體工作人員,包括:海上的海浪救生協會的救生員、金門海巡隊、岸巡總隊:::::太多的單位來參與,而形成工作人員,比到場的泳士們還多的情況下,正式的向料羅灣挑戰!
在烈日的映照下,我們和城中的許老師四人自己組成一小組,最後一梯次下水。由於許老師和小女是第一次下海,腳一離地,小女即喊著:好緊張、不能呼吸、換不到氣、頭不敢下水、救生浮標怎麼用::::太多的第一次要嘗試下,我們就慢慢的陪他們游。
在有人陪伴在旁的安全感,與語言的交流安撫下,讓大家揮別緊張,能得以舒暢擁抱大海。海泳途中碰到一位蔡老師,在一旁更是逍遙,一會兒仰泳、一會兒蛙泳、一會兒捷泳、一會兒抬頭蛙,真是優遊自在地和大海合而為一。從沒有在游泳池碰過面的蔡老師,怎可如此消遙?事後聽蔡老師提起,他從小在水頭碼頭處的海域游過,停了四十年的他,竟然寶刀未老,能輕易的回復到兒時的海泳經驗,真是讓人佩服到底,蔡老師由於十一點鐘有事要開會,他游到一千多公尺就折返,多麼逍遙又自在,管他泳程是多少,愛怎麼游就怎麼游,何苦一直往前衝,這種的人生態度,咱們後生該學一學,這種放下不執著的精神。
試泳游了2500公尺時,在一旁的救生員直對我們喊話,說是我們游的太久了,已經超出預定的時間,要我們搭救生船回岸邊,而難得的一次自我挑戰,要中途而廢嗎?在許老師的堅持下,我們採取不理會工作人員的態度,繼續游完全程,回上岸時,雙腳有一些不適應重力下,竟然站不直,腳軟了跌了一跤,原來一趟三千公尺的海泳,在工作人員的報時下,我們游了一百五十三分鐘(聽說),從下水時海水是冰涼的,到游回來岸邊時成了溫熱狀態,雙腳踩在沙灘上的沙子直燙人心窩,可推知這時間有多長!及看到岸邊許老師的另一半劉老師的仰首等待表情,我們可真是慢游,這可是考驗了劉老師這種擔心、受怕、不安、等待、期待::::的各種滋味,真是難為了她,夫妻情深,感動在場的每一個人。
七月二十七日,正式「搶灘料羅灣」。由全國各地來的泳士有一千三百多人參與這次的盛會,由於澎湖也同時舉辦三千公尺的海泳活動,故而沒有大會預期的三千人來參加,很是奇怪,既然撞期,何不改期?大會決定這試泳與正式搶灘是有考量潮水的漲退潮,這是聽有經驗的泳者解釋,自己才知曉,原來退潮時容易游出海,而漲潮時藉海水推力則較易上岸,凡事都有他的道理與考量處,沒接觸就沒機會學習,此為一獲也。而看台灣來的泳者,很多是年過半百的中古人,他們的挑戰大海的精神,是我們後生晚輩該學習的,而來參加的泳士,包括了殘障人士,其中見到多次,最有印象的是一位左腳膝蓋以下裝了義肢的一位泳士,見到他,我問自己,他是用何種游法完成這三千公尺?他是多麼勇敢,這麼自在的移動在人群中,這種克服萬難的參與精神,四肢健全的我輩怎麼落後於他?二獲也。參與這次的金城早泳會的每一位成員,從開始到結束,很多熱心的夥伴幫大家的忙,解決了很多突發狀況,也互相安撫,減輕下水的緊張氣氛,這種人際關係上的學習,是另一獲也。
二十七日在天公作美下,下水前的這段時間,太陽公公都躲在雲層後祝福著我們,直到游上岸後,才見到它的威力,還好大家在上岸沖水整身溼透下,經得起它的考驗,相信參與這次的「搶灘料羅灣」的所有泳士們,對這次的活動會和我們大家一樣滿意與愉快,有了第一次就期待第二次的到來,也期待金廈海域之泳渡,能快快成行。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