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戰地金門史話》民防任務與民防演訓

發布日期:
作者: 董群廉。
點閱率:698
字型大小:

但到了八二三砲戰時,金門人已經練成了一身好本領,憑著砲聲出口就能判斷砲彈的落點。洪福田先生說:「砲聲一出砲口,我們就知道落點可能在那裡。從砲聲即能辨別砲彈的落點,從而決定是否要採取避難措施。只要聽:『呯,咻!』就知道已經過了好遠了,根本不用躲。如果只聽到:『呯!』火砲的出口聲,就要趕緊跳入附近的交通壕或散兵坑,因為砲彈的落點有可能就在附近。」李清泉先生亦說:「在戰爭砲火的洗禮下,我們每一位隊員都已練成只要聽聽砲聲出砲口,即能判斷落點的本領。如果聽到發砲的聲音,再看到閃光,然後聽到『咻│』聲響,大約可以跑十三步,然後臥倒找掩護,砲彈也約略在此時落地;如果只聽到發砲的聲音,有可能落點即是在附近,大約只有三步的時間找掩護,就在你臥倒時,砲彈也就同時落地了。」

十三、民防任務與民防演訓

  九三砲戰之後,戰備的工作接踵而來。水頭曾為司令部所在,附近地區蓄存為數不少的彈藥,經過這次砲戰的驗證,彈藥庫幾乎完全暴露在對岸火砲射程之內。為預防意外,因此動員民防隊員將彈藥遷移至太武山區。董王獅先生回憶說:「記得『九三砲戰』後(正確日期不記得)有一次任務,上級在晚上集合我們任務隊,將水頭附近村落的彈藥搬運到太武山,每一位隊員負責扛一箱子彈,搬不動者才二人抬一箱,當我們走到太武山時,天都已經亮了,上級只發給每一位隊員一包餅干充饑。」董成南先生回憶說:「九三砲戰那天晚上(編者:時間待查證),我們一人要搬一箱子彈(約六十公斤),九點從古崗出發搬到太武山,走到的時候天已經亮了。」

此外,動員民防隊員協助構工,首先是挖戰壕,符文敏先生回憶說:「九三砲戰之後,民防隊的任務才剛開始,戰備整備的工作接踵而來,首先是協助部隊挖掘戰壕,各村落各中隊的任務各有不同,我們湖下中隊負責協助西埔頭山、東坑地區戰壕的工程,全村的民防隊員全部參加,戰壕深四公尺,寬三公尺,當時開挖的工具非常簡陋,土質又十分堅硬,工期大約長達三個多月。」

楊金柱先生回憶說;「九三砲戰之後,政府命令我們民防隊全面協助部隊構築工事,本村的民防隊全力投入埔頭山戰壕的挖掘,那條戰壕挖了很寬很深,目的在防止戰車橫越,寬約有七公尺,深約五公尺,每個人平均大約要負責三公尺長(7 ×5 ×3公尺立方)的土石,但土質堅硬,工具又很簡陋,所以花了好長的時間才完工。初時,自己可以直接用鏟子將挖鬆的泥土鏟出溝外,但愈挖愈深,愈到下方子,鏟子根本無法將泥土鏟出,就得找人合作,一個在溝底挖土,一個在上方吊土;不過能合作的就合作,不能合作的就得自己一面挖土,還要一面挑土。挖掘過程中,中共還不時以火砲射擊,當時白天怕砲擊,有時還得利用傍晚時分來工作。戰壕之外,還要挖線溝,本村負責的區域在昔果山村附近,溝寬約有四、五十公分,深則大約是一個中等身材人的高,每一個大約分配到十多公尺。」

李天平先生回憶說;「九三砲戰之後,我們民防隊被派到埔頭山挖外壕,有一天我們村的民防隊正在工地工作,土石挑到山頂,結果被共軍的望遠鏡發現,中共立刻以火砲對工地進行砲擊 我們同伴趕緊找地方藏匿,每個人都跑的氣喘如牛,幸好這次砲擊並無人受傷。不過,本村有一位隊員騎著騾去上工,就栓在工地附近,結果那匹騾被火砲打死在當場。那時白天施工容易被共軍的望遠鏡觀察到,因此後來施工都是利用晚上去做。」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