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期間突擊福建沿海島嶼之回顧 紀念韓戰七十週年
二、突擊南日島
南日島位於福建莆田的外海,在湄州島的東北方,與湄州島並稱姊妹島。該島面積一百平方公里,距金門九十海里,扼興化灣咽喉,是軍事要地。共軍二十八軍八十三師二四九團一營的一部駐防,兵力約三百餘人。
四十一年秋,國防部成立「福建反共救國軍總指揮部」,下轄閩南、北地區司令部、海上支隊、陸上支隊、粵東大隊等,由金防部胡璉司令官兼任總指揮。是年十月十一日,突擊特遣支隊(第五軍第七十五師的第二二四、二二五團與其他游擊部隊)在總指揮部的策劃下,突擊該島,經過三日的鏖戰,將敵大部殲滅。胡璉將軍概述作戰經過:「這一仗我們打勝了,三天時間消滅了駐守及逐次增援而來的敵軍共約六個營。十一日晨間登陸開始,輾轉來回,打到十三日臨晚消滅最後一個敵兵,即刻上船回航。」
《金門縣志》記述:「四十一年十月十一日,我軍突擊南日島,大獲全勝。殲俘共軍二千餘人,佔領該島三日後,安返基地。」七十五師二二四團三營營長曾治在其所寫〈突擊南日島〉,述說作戰獲勝的因素:「檢討此次致勝之主要原因,在於計畫周詳,保密確實,部隊執行命令澈底。」戰後,胡璉司令官晉升陸軍二級上將,參謀總長王叔銘上將親到金門佈達佩階。由此觀之,突擊南日島真的是如《金門縣志》所說「大獲全勝」。
胡璉將軍分析突擊南日島的三個動機,其中第二是:「我軍退出中國大陸,迄今三年,敵軍戰力如何?我軍戢戎奚似?應該有一次『陣前檢查』及『實兵測驗』。」另外,兼副總指揮柯遠芬將軍在所寫〈我為什麼敬仰胡伯玉將軍〉中,強調:「此役的主要目的為配合韓戰,希望顯示國軍的戰力,以影響美國決策當局,助我國反攻大陸。」
有關突擊南日島的成效,胡璉將軍說:「民國四十一年雙十國慶日的南日島突擊戰,震動了世界,一時金門的反共救國軍,幾幾乎使在福建的陳毅共軍坐立不安。」又曰:「突擊南日島,七十五師的趙少芝及廖發祥兩團長,在汪光堯師長指揮下,三晝夜的輾轉旋迴作戰,逐次消滅了共軍六個營,生俘近千,又為第五軍發揚了當年威風。」戰後,胡璉將軍特別稱讚七十五師師長汪光堯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
艾森豪宣布解除「臺灣中立化」
繼杜魯門總統之後,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於四十二年元月二十日就任美國總統,為了儘快結束韓戰,在二月二日致國會國情咨文中,針對「臺灣中立化」,提出其看法:
一九五○年六月,大韓民國遭受侵略性的攻擊後,美國第七艦隊即奉命阻止臺灣受攻擊,並奉命保證不得使用臺灣為作戰基地,以對抗被中共佔領的大陸。實際上。這等於說,須由美國海軍充當中共的防衛。……本人發布命令,不得使用第七艦隊保護中共,這個命令並不暗示我們這一方面具有侵略的意圖。但是,我們自無義務保護一個正在韓境與我們作戰的政權。
美國艾森豪總統宣布解除「臺灣中立化」後,《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十冊)記載二月三日蔣中正總統(以下簡稱蔣)在石牌軍官訓練團,主持動員訓練班國父紀念週時,表示:
過去所謂「臺灣中立化」,就是美國第七艦隊對匪我雙方都加以掩護,……現在艾森豪總統解除了「臺灣中立化」的計畫,就是對從前杜魯門時代,掩護大陸,不讓我們反攻的限制,要明白廢除,但仍舊協防臺灣。那就是說,美國決心停止掩護朱毛奸匪,不再妨礙我們反攻大陸。
同日,蔣又發表聲明:「余認為艾森豪總統解除臺灣武裝部隊限制之決定,無論其在政治與軍事上,以及在國際道義上言,實為美國最合理而光明之舉措。」由於美解除「臺灣中立化」後,蔣認為「不再妨礙我們反攻大陸」。因此,當時政府一再宣傳所謂「反攻大陸四句話」:「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錄自三十九年五月十六日蔣在臺灣廣播電台所發表〈為撤退舟山、海南國軍告臺灣同胞書〉)。
其次,美國在這個時機,宣布解除「臺灣中立化」的目的為何?當時行政院陳誠院長所持的看法,也值得吾人參酌。《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臺灣》(上冊)記載:
艾森豪解除「臺灣中立化」的真正意旨,是為解決成為膠著狀態的韓戰,這是人所共喻的。這一措施的幕後目的,就是適可而止,他們不希望事態擴大,甚至不希望我們有反攻的打算。他們要求我們能增多「突擊」的次數,但不要規模太大,每次使用的兵力最好不要超過五百人,這種要求豈但不願意我們反攻,甚至「突擊」也是象徵性的才好。
陳誠將軍的真知灼見,也可說是後來突擊行動的「準繩」。基本上,離不開其所述的大原則,象徵的「突擊大陸」,而不是大舉的「反攻大陸」。
第二波突擊作戰
從艾森豪宣布解除「臺灣中立化」到韓戰結束為止,也有兩次突擊行動。概略如下:
一、第二次突擊湄州島
四十二年二月十三日,七十五師二二三團擔任第二次突擊湄州島的任務,隔(十四)日返防。胡璉司令官憶述突擊該島的背景及經過:「因為(七十五師)二二四團、二二五團立了功,二二三團團長金少石和他的官兵,非常抱怨(師長)汪光堯將軍。……七十五師三戰三捷,每次都輪不到他這一團,官兵們摩拳擦掌,亟思一試身手。但兵到湄州一日一夜,當地敵軍逃逸,對岸敵軍不敢來犯,最後他們失望而歸。」由上述得知,這次突擊並無具體戰果。
三十八年九月初,第十二兵團駐防廣東潮汕時,下轄第十八、十九、六十七軍,其中第六十七軍轄第五十六、六十七、七十五師。十月,六十七軍受命增援舟山群島,於十一月初到達定海,同時參加登步島戰役。三十九年五月,六十七軍又從舟山撤退到臺灣新竹整訓。該軍所屬的七十五師在返臺月餘後,六月間調防金門,並先後參加了大二擔島保衛戰(七月二十六日),以及南日島、湄州島突擊作戰,其戰力可謂不同凡響,堪稱是十二兵團的勁旅。
二、突擊東山島
東山島位於福建東南端,面積一六五平方公里,為福建第二大島。由中共的地方部隊公安八十團一、二營駐守,兵力一千兩百人。四十二年初,我在著手草擬突擊計畫時,選定了兩個目標。胡璉將軍說:「(廣東)汕頭口外的南澳,以及粵閩邊境的東山,都在計畫範圍之列。」後來,根據敵的守軍與增援部隊現況,以及其他情資,選定了東山島。(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