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從軍終不悔
從軍中退伍一幌15年,留下人生道不盡的話題。民國58年大學聯考落第,雖考上中正理工學院,沒去報到,祇好認命入伍去磨練。新竹關東橋第一訓練中心的8週訓練,度日如年,懇親會爸爸和媽媽來營房,整個連一早帶著臉盆去修靶場,滿身污泥,他們居然認不出隊伍中髒兮兮的兒子。我說能夠挺得住,叫他們別再來看我,免得心裡難過。
以後的生活在起床號和熄燈號的反覆吹奏中,平安規律地過完,最後一週我志願留在營房接最後一次值星班長,和弟兄們一起打草皮,請大家喝冷飲。民國61年10月21日清晨,我手持退伍令給大門憲兵驗放,離開屏東大武營,結束陸一特的漫長三年兵役。接著重考大學,在營為良兵,在鄉為良民,成為所謂的後備軍人。
以前退伍後的八年內,因為動員戰備之需,退伍的役男還會收到團管區的教育召集令,得到指定的地方報到,接受一個白天的軍訓。我讀大學時共有三次被點召,第一次是在戲院裡聽政治教學和看軍教片,中午吃便當時,插入十大建設的時事有獎徵答,下午是軍歌教唱,算是比較輕鬆的一次。以後的兩次都是在國校的操場舉行,包括出基本教練、唱軍歌答數,以及閱兵等節目。
已就業的同梯次弟兄曾經被召回營區,換上軍服接受一週的傘訓,再跳一次傘,我因在學,免除了這些繁瑣。大二那年正逢國慶閱兵,班上三個老鳥被抽中頭籤,集訓一週後在總統府廣場走分列式,為此,班上同學特地張貼「歡送入營」的海報,教官也恭喜他們得到這份「榮幸」。
我因是獨子,軍人的父親為我申請到「解除召集」證明書,憑此往後三年再也沒收到點召通知。大學畢業後我考上國防醫學院的研究所,畢業後從中士直接跳了四級升為上尉,沒想到又接到點召令,我到鎮公所的兵役科出示軍人補給證,要求更正,科員說抱歉搞錯了。然而,兩年後事情再次發生,當天我穿著空軍軍服去報到,操場上已列隊要開訓,這次團管區總算發現擺了大烏龍。
從此我沿用過去義務役時期的兵籍號碼,不同的是胸前的名牌綠色(士官)換成藍色(軍官),其間出國進修兩次,一直幹到上校十二級。民國94年9月12日我退伍時,核算兩次服役總計29年又2月,因為身分如同回役,竟然沒有拿到第二張退伍令,而是一紙解除召集令。待領到榮民證後去辦18趴優惠存款,台灣銀行因從來沒見過這個例子不予受理,等到我跑了兩趟團管區,加上承辦人員親自打電話去銀行解釋,終於將事情搞定。
退伍後到大學教書,遇到一群系出軍事院校轉任的教職員,正因為彼此有相似的生涯,共同的語言,乃結合學校的軍訓教官成立聯誼會,按照軍校的期別資深的稱呼學長,每學期結束都會舉辦一次「漢光演習」的聚餐,在校以無比的凝聚力著稱。近年大家都陸續退休,除了建立群組,也定期在台中敘舊,延續榮民的情誼。
一生之中當過兩次軍人,是克盡國民義務,也是個人的生涯規劃,無怨無悔。在大學教書時,我曾經鼓勵畢業生去「國營企業」發展,因而輔導好幾個學生考取預官,陸海空軍都有人上。俟來到軍中他們發現「草莓族」越來越難訓練,社會輿論對職業軍人不甚友善,動則得咎,時間一到紛紛報退。
今年6月,唯一在營的學生將在關渡師晉升少校,除了道賀,更勉勵他要堅忍不拔地繼續幹下去,以我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