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故事》我的第二父母
父母者,生我者,養我者,而教育為百年大計,知識水準之提昇有助於生活品質之改善。吾家兄弟姐妹四人能受到大專教育,謀得一份差職,二伯父母之支持贊助功不可沒,故我暱稱為「第二父母」。
我家二伯父清泉先生,四歲失怙、母李氏三寸金蓮不良於行,自幼即須幫忙農事、本性勤勞,除自家田地外,尚及於后宅姨丈之稼穡,故姨婆生前讚美有加,常說:「七歲的囝仔犁田,只看到牛,未看到人。」
抗戰時日軍登陸金門,祖母擔心兒子四人慘遭不測,斷了根脈;加上家中只有幾畝薄田,難圖溫飽,二伯父乃隨四嬸婆赴星謀生(時僅十歲),從事苦力、船運、雜役等工作,刻苦耐勞,餘暇則自修苦讀,多年省吃儉用結果,始能存錢開一家雜貨店,並於民國三十七年返金結婚。
二伯母麗英女士,金沙青嶼人,賢淑能幹,尤其擅長女紅、烹飪、與二伯父鶼鰈情深,夫唱婦隨。自奉儉約、生活簡樸,對人則樂善好施、慷慨解囊。事親至孝(祖母生前皆由其奉養)善待手足及妯娌,雖自家食指浩繁(育有七女二子),仍不時接濟生活困難的大伯父、三伯父兩家人,甚至逢年過節多少也匯寄一點給家父供祭祀祖先之用,爾後祖宅重修,吾等赴台升學費用,不時解決燃眉之急,寬厚心胸,令人欽佩!
早年由於忙於生計及台金交通不便,三十餘年未曾返鄉,七十七年拜遠航開闢空中航線及政府開放探親觀光之故,陸續偕同子女返鄉;此時,祖母尚健在,家父也曾多次赴星探親,雙方因來往接觸頻繁,感情也更深厚了。
八十七年小女國中畢業,為了犒賞她多年讀書的辛勞,正好外子也有幾天休假,公公又未出過國,遂決定赴星一遊,只是事先未參加旅行團,配合團期得延到八月份(農曆七月),年節拜拜諸事羈絆分不開身,乃電話徵詢二伯父母意見,二老聞訊異常驚喜,要我們立即啟程,他們樂意當義務嚮導,就這樣我們四人買了星航的票(口碑好,安全考量,雖然價錢貴了許多),於七月二十二日下午三點多自桃園中正機場出發;七點多抵達星加坡樟宜機場,辦好通關手續,二伯父母及多位子女已在出口迎接,乃驅車前往飯店用餐敘舊。
接著幾天都住在二伯父家,他為我們準備了二個雅緻的房間,並放下手頭生意,帶著我們遊山玩水:到花柏山上乘坐纜車;參觀聖淘沙「海底世界」奇觀,欣賞變化萬千、目不暇給的「水舞」;流覽鳥語花香綠意盎然「植物園」;「裕廊公園」的飛禽表演;「亞洲村」的民俗文藝表演;新加坡國徽象徵的「魚尾獅」雕像等,一路走來,二伯父有如識途老馬般,解說導覽之詳細比真正導遊還精闢,尤其身手矯捷,一口流利的外語,更讓我們在滿懷感激之餘,充滿著敬佩之意。
傍晚回到住所,二伯母已為我們張羅好色香味俱全的晚餐,尤其貼心的為公公準備了二道清淡爽口的糖尿病特餐,更令我感動莫名。(俗諺:「兄好不如嫂好」,印證在二伯母身上誠然不虛),接著堂弟賢友夫婦送來榴槤嘗鮮,堂妹威森夫婦帶來宵夜解饞,並開車領著我們逛夜市、走訪「牛車水」的唐城坊、珍珠坊,購買紀念品饋贈、待客之殷勤周到令人感動。
第四天、二伯父又陪我們搭車到馬來西亞遊覽,堂弟媳明羡特地請假作陪,還買泳裝送小女戲水之用,真誠感人,我們先到麻六甲尋古,參觀荷蘭統治時期城堡及紀念鄭和的「三寶太監祠」、「三寶井」、「三寶山」等,發思古之幽情;接著又參觀美麗古典的吉隆坡城、國家英雄紀念碑、博物館、形勢險要的「黑風洞」奇景;最後登上海拔六千公尺的避暑勝地「雲頂高原」,頓時心曠神怡,暑氣全消,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天的車資、食宿費等總計數萬元台幣皆由二伯父支付,事後我要奉還,他卻堅持不受,令我於心難安,下回真不敢再叼擾他了。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七天的行程很快就到了,臨別前二伯父特地聯絡其他堂弟妹,在餐館為我們餞行,二伯母則為我打點了二大箱的「伴手」禮,有南洋藥材青草油、驅風油等,也有星馬特產紅棗、香菇、榴槤糕等,除娘家父母、弟妹各有一份外,連公婆也準備了一份,讓我倍感窩心,含淚收拾行囊,帶著二伯父母滿滿的愛踏上歸途。
五年了,這趟溫馨的「星馬之旅」始終難以忘懷,感謝二伯父母的隆恩厚澤、堂兄弟姐妹的熱忱款待,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很快的再見面。謹以此文祝福我的第二父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眾兄弟姐妹幸福美滿、事業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