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悲歡
歸鄉,晨走,最是能領略自然之美,特別是走在田壟阡陌間,走在山河交錯處,別有另番戰地滋味。
愛上行走,約莫十年。為了許諾同儕邀約,我頂著下起春雨的清晨,不好爽友人之約,帶著惺忪雙眼,與山晨喚,朦朧迷茫的踏上不歸路,熱衷至今。
一趟無心插柳的鰲峰行,就此種下我與山徑同行的好因緣,晨起行走,反倒成中年半百的一路風景。
如遇假日,便驅車往更遠處的山林,或者是更高地的山峰而去。中台灣步道的野趣,這幾年自是領略了不少,加上深入了幾座山峰,要談論點攀登經驗,也是可以說上一二,大話一番。
一旦返鄉,就能有不同的享受了。故鄉路,每一段都有故事,烽火與和平,既是真實的交鋒,卻也是美麗的奢求,走起來,能欣賞悲歡,更能感受愛怨。
走在車轍道,走在潮間帶,也走在候鳥避冬處,每一個踩踏,似乎都能蹦出一個悸動,書寫一句鄉愁,飲下滿腔江湖,高歌一曲春秋。
走路,閱讀人生喜悲,享受當下知足,若要說路上最動人的故事,莫過於把山河當作知音,邀請過來,比肩並行在快意旅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