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長眠英雄島 功勳輝煌在金門 --梁振瑛的傳奇一生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精神不朽、浩氣長存!
大姊夫 梁振瑛先生於2020年8月17日與世長辭,距出生於1930年,享年90耆壽,一生為國為黨為家鞠躬盡瘁,冒險犯難、功勳卓著!而今,兒孫滿堂、子賢孫孝,足堪告慰其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
大姊夫祖籍河南鄭州,以耕讀傳家,家境小康。幼年時代正逢日寇侵略,河南處於接戰地區,長年戰火的蹂躪,日寇的殘暴,人民的悲苦,此國仇家恨,無時忘懷!好不容易抗戰勝利,人民才得以休養生息,不幸內戰又起,國家民族再遭劫難。青年時期歷經了顛沛流離的苦難歲月,無法繼續求學。隨軍來台,投考軍校,而後經過召集、深造等等軍事教育,在軍中經歷了見習官、排長、連長、營長、指揮官及各級參謀等職務,一生奉獻軍旅,榮獲國家頒贈勳章無數!更加深切體會到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的安居樂業是多麼的可貴!
1965年3月10日,與大姊翁婉慈女士(原名為翁素珠)結為連理,育有1子3女,樹立典範、教子有方,如今都已成家立業,家庭美滿,個個皆為社會中堅,盡己之力奉獻社會、造福鄉梓不遺餘力!。
猶記當年姊夫與大姊結婚時,官拜連長,所以,我們全家上下只管稱他「連長」至今,雖然隨著官階的晉級、職務的升遷,卻永遠都是大家口中的「連長」,先父就曾開玩笑的說,就因大家的不改口,導致與「將官」擦肩而過,但即便與將官失之交臂,卻不因此而影響其奮力衛國所立下的輝煌功勳。
先父喜愛五加皮酒,所以,得有餘暇、假日必定帶著妻小回到下堡、賈村(這是屬於先父獨力開墾的世外桃源,人常因前衛性的思想而孤獨,先父便是性情中人,離群索居於自己的天堂世界,所以,賈村充滿著先父的理想境界,亦是家人聚會的幽靜處所)與老丈人小酌兩杯、閒話家常,也由於大姊夫19歲的青春少年郎便隻身離開故里、報效國家,所以,和岳家相處甚歡,並博得老丈人、岳母雙雙的青睞,宛如一家人般的親密和諧。後來遵從老丈人的心願調職金門第二士校(現在的幹訓班,培育諸多金門子弟兵獲選為忠誠的總統貼身侍衛),從此不再隨部隊年年遷徙,讓家人快樂、安定的團聚在一起,讓老丈人放心、寬心、安心。
家人回憶著說:畫竹、勤習書法是大姊夫一生的嗜好,在在散發著藝術涵養,想想一介軍人擁有此等雅興、素養何其難得!大姊夫的外甥女樊索莉女士─亦以畫竹聞名於世,是擁有國家給予專屬畫室的國家級畫家,在多年後的2018年11月份蒞臨金門縣文化局舉辦了樊索莉個人國畫畫展,並現場揮毫,吸引知音的蒞臨,相互切磋觀摩,此刻,讓人明瞭遺傳基因的相關性,難怪子孫們也擁有這等天份與素養。
非但如此,大姊夫除了每年春聯的書寫,畫竹、表框,家中客廳永遠懸掛著所寫的「勤儉持家」,它就像暮鼓晨鐘般的時刻惕勵著家人崇尚勤儉、簡樸為先、力行節約。所以,大姊一向樸實無華、勤儉持家、敦親睦鄰、相夫教子,贏得鄰里的好口碑,讓大姊夫無後顧之憂的全力以赴、為國盡忠,真是一位標準的革命軍人之妻。女兒結婚時亦贈送親自書寫的「朱子治家格言」作為鎮家墨寶,奉為庭訓,惕勵自己、期勉家人。
身為軍人的大姊夫,也留給大姊極大的自由揮灑空間與後盾,所以,大姊在當年得以組成金湖鎮的琴韻合唱團,並擔任團長,且受到當時鎮長陳永財先生的器重,頗為不易,在合唱團解散,多年後的2008年還循著團照一一找回團員,齊聚於金湖的紅龍餐廳,大家坦誠相見、無私無我、「開懷唱癮」,傳為佳話!讓我有感於每一位成功男(女)人的背後都需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來支持與鼓勵。
大姊日前在整理大姊夫遺物時發現,大姊夫才是最道地的「勤儉持家」力行者,能量入為出、惜物愛物,結婚時的龍鳳枕頭還保存(收藏)至今,這應該是保有諸多的恩愛情懷於其中,且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品。他們倆同甘苦、共患難,一起經歷過戰爭的艱辛歲月,是共創家園的親密戰友,稱得上擁有海枯石爛、歷久彌新、堅貞不渝的堅定情感,那是多麼讓人讚嘆!令人歌頌啊!惟重情之人方懂得珍惜,直至永遠!
大姊夫平素亦鑽研養生之道,生活作息十分規律,好友相聚、品茶論竹,人生之樂!所以,在大姊得了罕見疾病、不良於行的臥病期間,多虧有大姊夫日夜悉心照料,凡事親力親為,舉凡服侍起床、按摩、運動、起居生活……等,一方面減輕兒女負擔,再方面亦是堅貞愛情的體現,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大姊夫雖然年齡增長,體能衰退,依然一本初衷,無怨無悔的照顧大姊,數十年如一日,直到自己住院才放下。這讓我和二姊念茲在茲,由衷的感謝大姊夫對大姊的付出,那是一份讓我們翁家深深感動的一份情啊!
大姊夫為人處事、有口皆碑,精典名言、直指人心!他常說:錢聚人散、錢散人聚;帶人帶心,在在發人深省。職場上關懷部屬、體恤民心,以致離開職場還受到同事、部屬的諸多關懷,自衛總隊期間永遠讚揚、體恤金門百姓對國家的大無畏犧牲,方能帶來後方的安定繁榮,並肯定了金門人為國家的無私奉獻、無悔付出,在接受董群廉先生刊載於《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防談錄(一)》之訪談紀錄:更為金門人在歷史的扉頁上紀錄了光榮的一頁。誠如八二三服預官役於金門,現今旅居紐西蘭的國際體健休閒總會大洋洲副會長的陳景星先生,和秘書長陳鄭碧靜(陳景星夫人),特於8月18日於紐西蘭聞訊傳來:
梁連長大哥永懷/
台灣吾家/金門吾鄉/
炮戰期間/敬佩連長/
以身作則/樹立典範/
承蒙照顧/平安返台/
飲水思源/永懷感恩/
大哥典範/永存人間/
弟陳景星妹陳鄭碧靜/
國際體健休閒總會大洋洲副會長和秘書長/
2020年八月十八日于紐西蘭」
還附上當年梁連長著軍裝的英姿玉照,足見這份經歷過戰爭、見證了歷史,同生死、共患難,且維持久遠的患難之交是多麼的可貴、彼此又是何等的珍惜、惜緣啊!陳先生只要回到國內,必定會飛來金門會見老長官,噓寒問暖話家常!這份難得的友誼,讓人欣慰!更讓世人讚嘆歌詠!誠所謂的「友誼恆久遠、回憶永流傳」。唯行事低調,雖屬八二三戰鬥英雄的大姊夫,一生的勳章、勳章證書、獎章執照(積滿三大功)不可計數,可謂立下諸多汗馬功勞、功勳輝煌耀眼,然而,大姊夫總是靜默的深居簡出不居功,唯時刻憂心時局、關心國事。
大姊夫除了在軍中經歷過見習官、排長、連長、營長、指揮官及各級參謀等職務,軍職外調則擔任過金城育幼院院長、自衛總隊副總隊長、金門花崗石廠廠長、大同之家-安老院院長……等職務,繼續為民服務,後因聯繫上河南老家親人,母親依然健在,隨即於1989年提早辦妥退休,於同年5月返回河南故里祭祖、掃墓,一家團圓,重享天倫之樂,撫慰遊子思鄉情懷!隨後老母親亦前來金門依親同住一段日子,讓大姊夫得以克盡為人子女之孝道,胞妹、外甥、姪兒……等親人也都借助於小三通蒞金一遊,兩岸親友藉著相互問候、交流,搭起溝通橋樑,所以竭盡全力接待,以彌補失聯期間的心中遺憾,亦抒發了遊子心聲,傳為佳話!
大姊夫辭世後,感謝金防部積極的為老戰友申辦入祀忠烈祠,讓家屬深深感受到這份德澤厚愛。又國民黨黨部主委亦為之舉行莊嚴隆重的覆蓋黨旗儀式,家人不僅感恩在心,亦深感與有榮焉!大姊夫傳奇的一生將在歷史長河中留下光輝的史頁,從此,傲骨丹心長眠英雄島,功勳輝煌永照金門洲。留給後人、子孫的將是永恆的典範與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