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館
目光轉至左邊有一大型開放式MTV可供觀賞影片。而後金防部實施防區優秀官兵表揚活動均移至此辦理,眾所皆知,早期金防部尚有成功休假中心(成功村),防區表現良好之官兵均可呈報至該中心實施休假,後又休假中心因地權糾紛及防區之必需歸還成功村陳氏宗親會代管而逐漸沒落,非常可惜,其後休假官兵、來金眷探家屬、外賓參訪、官兵表揚均復轉至迎賓館辦理,而迎賓館除了佔地面積大,坑道內全長三二○公尺,內部設有套房總計三十一間,八十六個床位之多,設備中央空調及閉路彩視系統、雅靜、舒適,坑道北端為南雄醫院,一到戰時全館即轉化為醫院之一部作接待傷患醫療服務之用。
一樓│「中正廳」為一大型會客室兼有上課、開會、電影視欣賞、晚會、交誼接待、服務等功用。二樓「中山圖書館 」有藏書三萬餘冊,採開架式服務軍民均可閱覽與借閱。筆者談至此實為那些藏書叫屈,一放多年無人聞問,又未見利用或借閱,束之高閣,非常可惜,在此希望有關單位及熱心人士能適時建議釋出提供縣圖書館或請國家公園管理處妥加保管運用,坑道兩側有中西餐廳各一所,供應咖啡飲料餐點自助餐等,戶外庭園處處並有運動場(籃球場)可供賓客休閒活動舒暢身心,全館為橫式雙十之建構挖掘佈置,走進坑道內蔣公畫像後兩側階梯逐級而上,左為歷任迎賓館館長位置(由金防部調派位階中尉至少校之層級擔任館長職務),右邊為圖書館架櫃借閱卡放置處,二樓圖書室早期國內諸多名畫家、書法家揮毫處所,充滿文化氣息,一段時間亦為金防部每年三節召開軍民聯繫會報召集各守備師及邀請縣府單位、村里長、後備中心幹部之會議場所,可說是多功能,進到了坑道內部,則涼意迎面而來有冬暖夏涼之特色,臨坑口左右各一間盥洗室,左邊一排前兩間房間,第一間為辦公室,於八十六至八十七年間移做金防部軍民協調中心辦公處所,第二間為長官接待室,如逢各型餐會或會議時先請長官至接待室稍作休息,再行會議之召開,餘總計卅一間客房各區分如下:壹、上將房│(3)間為一○一、一○二、二○三號房。貳、中少將房│(5)間為二一一、二○二、二○四、○一一、○一八號房。參、校官房(1○)間○一二至○一七號及○二四、○二五、○二六、○二七號房。肆、尉官級房(13)間○四二至○五○號及○二二、○三一、○三七、○三八號房。另四種收費標準類型:上將│個人一、○○○元,夫婦一、五○○元,軍眷榮民非現役軍人個人一、六○○元,夫婦二、四○○元。中少將│個人五○○元,夫婦七五○元,軍眷榮民非現役軍人個人八○○元,夫婦一、二○○元,校級房│個人四○○元,夫婦六○○元,兩人七○○元,軍眷榮民非現役軍人個人六○○元,夫婦九○○元,兩人一、○○○元,尉級房│僅分兩種:個人一五○元,軍眷榮民非現役軍人個人二四○元,在當時已屬最完善及標準的經營(但礙於係軍方屬性之接待中心,常有落於與民爭利之口實)除了住宿服務尚可安排每天之早、中、晚餐時間供應參訪貴賓及旅客。每日早餐訂於│六點三十分至八點。午餐│十一點三十分至十二點三十分,晚餐十七點三十分至十八點三十分。而晚上大門關閉時間為十一點,考量週詳,非常方便,值冬天尚有熱水提供,夏日除了坑道之陰涼也有空調,並可除濕,一路走過了近半世紀的迎賓館除具自然之美及鬼斧神工令人稱道至今仍不改其原來之面貌,信步到了坑道內中段右有中餐廳部,可容納五桌辦餐量,逢大型會議時可擺至外方。可達十餘桌,當時整個金防部除了鑑潭山莊,為純軍方色彩接待貴賓清一色為軍人及奉上級核定之參訪團體,有管制對象之分,餘較傾向勞軍團、防區抵金眷探家屬者;均以眷住迎賓館為主,亦是較對外開放型式,而當時迎賓館也著實扮演著軍方對外各項接待、活動、餐敘之角色,筆者曾記得也是在八十六至八十七年間因地區觀光業蕭條漸走下坡,地區同業公會為求釋放部份軍方景點,提供民營或開放民間參觀提出了一些訴求並前往迎賓館陳情希軍方協助配合,當時金防部主任為黃南東將軍(現中將近期甫轉至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任秘書長乙職)副主任為張乃東少將,就是由張副主任及筆者到場居中斡旋協處,記憶猶新的當時還驚動了縣警局鎮暴車及排出部份警力維持秩序,然鄉民是非常理性及柔和且大家又多互為認識,故事件非常平和的落幕。據副主任張將軍事後談及他還是在近廿年來軍旅生涯中第一次處理陳情事件被民眾請上吉普車向鄉民說明狀況者,令他印象深刻。
迎賓館中餐廳當時辦餐掌廚者均由各師篩檢具有廚師執照者,且在台灣經歷大餐廳之經驗者為佳,所以每每辦理餐會、聯誼活動均能使賓主盡歡,齒頰留香,博得滿堂彩,居功不小,故常有縣屬公家單位希能至迎賓館辦理餐會,頗有名聲。中餐部出了自動門有一小型展示櫃全是金門陶瓷廠及宏玻陶瓷精品展售,也美化了坑道之景觀,對面走到底即到了西餐部附設有卡拉OK及大型舞池,設有調酒師(均由服役之弟兄擔任),整個館內就屬此地最為熱鬧喧嘩,因每有餐會或勞軍團,酒酣耳熱之際,均喜好於餐後至此高歌一曲或婆娑起舞,而當時也蔚為一股必然的風氣,每人有招牌歌,更有吳靜嫻女士的黃鶯出谷,有胡瓜的妙語如珠林林、總總餘音繞樑,但此位置設置亦屬專業,不在住宿週邊臨旁有馬路,便於出入,燈光隔音效果亦佳,常是如不夜城一般,然軍人均另有工作任務,不可終日如此,一般卻苦了服務人員,捨命陪君子翌日都成了熊貓眼,然也發生了許多趣事,更造就了迎賓館的另一番風光。褪盡風華揮去酒意,告別了招牌歌,再折返大廳堂,赫然入目的又是幾個大字即│有金馬才有台澎│有台澎便有大陸。暮鼓晨鐘一般,提醒不要忘了時代使命及軍人之責任,相映其趣,頗具創意,走進走出迎賓館,說穿了不啻追憶,緬懷往昔的光華,而更深層的涵意,是在我們週邊有多少如迎賓館般,因精兵政策,因觀光業式微,因地方財源短絀或許更因你我一時之好惡而埋沒荒煙,如廢墟,如棄屣一般,實際上才是我們現在心中的痛,不是嗎?筆者身為金湖鎮民但見諸多不同層面的景觀,諸多的社會資產、古蹟、坑道已不復再見,實為吾輩之憾事,而現在還慶幸的是國家公園管理處現將迎賓館借由財團法人佛光文教基金會及該主持人滿慈法師運用,目前整館亦在滿慈法師及有關工程人員竭盡心力整理為其基金會理佛臨機之處所,各位信眾大德得空可至迎賓館禮佛,只要您到了迎賓館大門進了大廳堂左側位置供奉一大尊慈眉善目,法喜充滿的釋迦摩尼佛及兩側各一尊尊者法像莊嚴,懷著一顆亦誠的心前往謨拜,或許自求諸多福報,更可求眾生無罪惡、無苦痛,不啻也是一種福嗎?經筆者代詢國家公園管理處有關人員得知迄至九十四年三月份,基金會更將有效協助迎賓館之整理維護及使用,實為幸事,然地區還有多少個如迎賓館者能有此幸呢,實在是家鄉人及有關單位應注意及思考的問題了。 (下)
二○○三年八月十日脫稿於金湖民眾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