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漫談「類風濕關節炎」的辛酸

發布日期:
作者: 原著.黃翠鈿/轉譯.楊秀貞。
點閱率:2,141

出生在民國30年代,正處於生活潦困的社會,人人忙於三餐糊口,無暇兼顧學業上的課題,無形中也造成了很多人失學。我,便是其中的一份子,到了適學
的年齡,卻沒能好好地上學讀書。
還記得當時學校早已開始在升旗,而我卻還在太陽烈曬的田地裡拔著菜草,深怕一沒做好就會換來一頓毒打,當時的我,想必早已獲得「遲到大王」的封號。為了照顧弟妹們,我不得不捨棄了即將畢業的小學生活,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第一個遺憾(僅差一學期我就能如願的獲得小學畢業證書)。
離開學校生活的我,被迫須賺錢貼補家用,我受僱於撞球店,幫忙整理球桌、計分,賺取微薄的薪資,讓弟妹們能順利地安心上學讀書。在看店的日子裡,渡過了令人無法想像的童年。
每當從撞球店的門縫往外看時,看到學生們個個背著書包從店門口經過,我都只能暗自吞下淚水,暗自啜泣,如果不是因為經濟的不允許,相信我也早已背著書包,像他們一樣,天天高高興興的上學、放學。
  在那段苦悶的日子裡,幸好有當時的姐妹淘相互關心與扶持,我才得以忍耐地挺過那段歲月。
受僱於撞球店的期間,每天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來,偶爾遇到學問淵博的人,我總會抽空悉心請教,也會有一些好心人願意為我停下腳步來,細心地教我讀書、識字,宛如一所現今的社會大學,令我受益匪淺。
自幼因家裡經濟不富裕,很早就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被私訂了一生的幸福。嫁入夫家後,不論是上山種田,下海撿海蚵或是拿海苔飼養豬……都有留下我瘦小身影的足跡。
除了家計生活外,身上尚兼負著撫孤的重責,上有年邁的婆婆要照顧,下有七個小娃肚要餵養(我自己生了五個小孩,另外養了兩個小孩),為了他們的學業及生活起居,我忙得不可開交,連喝口水、上廁所的時間都稍嫌奢侈。我和丈夫打拚、打拚再打拚,不知熬過了多少的春去秋來,在艱困的歲月裡,好不容易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扶養長大成人,看到他們各自成家立業,心想我終於可以卸下心中的包袱了,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更希望可以到處遊山玩水以增廣見聞。可是好景不常、天不從人願,就在民國102年,老天爺開了我一個很大的玩笑,我被宣告得了「類風濕關節炎」。
起初的症狀只是腳踝痛,經就醫檢查後並沒有發現太大的毛病,但卻被榮總來支援的醫師碎唸,讓我的心情頓時陷入了萬丈的深淵,差點對未來的人生失去信心。
除了心靈的受創之外,身體上的不便也愈發明顯:我的腳愈來愈痛,走路也愈來愈辛苦,某次到金城拜佛祖,竟被人叫做劉俊義(古時候一位全身發抖的人),甚至還被叫「瘸子」(也就是跛腳的意思),我只能忍住怒氣,順口回覆他:「茄子配飯很下飯喔」(殊不知當下的我,內心早已在淌血……)。
不幸遇到了人生的難題,我轉向虔心禮佛以尋求心靈上的慰藉。依稀還記得剛學佛的我,受盡欺凌,但當時的我並沒有因此喪心失志,反而秉持著向善、向上的心,我一心學佛、拜佛,其他事情盡可能不與他人計較……或許是佛祖看到了我的虔誠,讓我的人生慢慢轉向變好了,現在的我處處受人有禮的對待,不再有人惡意嘲笑,我心中暗自欣喜不少,感謝老天終於給了苦盡甘來的我一個掌聲!
度過了短暫的寬心日子,我將面臨人生的另一個挑戰:類風濕關節炎,這個病痛如同影子一般,如影隨形地跟著我,每隔一段時間,我必須往返台、金兩地,不間斷的治療、吃藥……。
聽台北長庚醫院的余醫師說:「這種病全國有30萬人染病,但有些是可以治癒的。」某次在醫院候診等待的時間裡,我看到一位病友十根手指頭都彎■,心中不禁悲從中來,心想同病相憐的我,腳拇指麻痛、全身骨頭都痛,又因長期服用奎寧的藥,我的眼睛也逐漸模糊、視力減退、閱讀困難、黑色素佈滿皮膚、渾身又癢又痛……。
就這樣一日撐過一日,從前的我早已不復存在了,如今的我必須面對的是:如何正面看待疼痛對我一波又一波無情的襲擊,我不再自怨自艾,反以微笑看待人生;我敞開心懷,努力地習慣疼痛,就算再怎麼痛,我也都隱忍著,我咬著牙做家事,每一動就一痛,痛入心扉,痛的無止境……。
我忍住心中的痛,故作堅強,家人親友們都以為我依然還是十多年前的那位女強人,任何事都還是非常信任我,大小事都想委託我辦理。我抱持著助人為樂之心,懷著感恩的情,大小事都還是一手包辦,親力親為,殊不知我每一做事骨頭就會莫名的疼痛,我忍住疼痛、忍住淚水,雙手雙腳仍依然奮力地活動著……我,要活就要動,再怎麼痛,也依然強忍著……。
親愛的類風濕關節炎的病友們,讓我們一起加油,不要被病魔打倒,希望大家都能有戰勝病魔的一天,讓我們都可以一起站在溫暖的陽光下恣意地大口呼吸著!
「萬般皆由命,萬事何計較,無常來到時,萬物帶不走」,與病友們共勉之,加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