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感恩的故事》求學生涯

發布日期:
作者: 老楊。
點閱率:964

日昨接獲空大通知領取畢業證書,九月十三日校本部參加畢業典禮。想起自己求學歷程,酸甜苦辣,這是金門人四、五年級普遍多數為家庭生計犧牲求學經歷,也許是造化弄人,但值得現今學子,珍惜現有教育資源,努力向學。

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我就應了這句話。起蒙教育,一般來說是五足歲才能上幼稚園,但拜當時師資缺乏,台灣老師聘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大陸中生代軍官的眷屬,更是志願來金服務,可兼顧家庭,但小學並未有宿舍供住,因此老師皆要借用民宿,我家正好提供一個小房間,租賃一位幼稚園老師,家中小孩又多吵吵鬧鬧,老師閒暇時義務帶小孩,那時尚未有學齡限制,老師說你乾脆跟我一起上學吧!父母親更是高興,老師免費帶小孩又要上學,於是在未滿學齡就先上幼稚園,是金沙國小附設幼稚園第三屆,國小、國中就這樣一路升上,但生理、心理上確與同學有相當距離,譬如身高未發育全年級最矮,班上老是坐第一號;體育課跟不上,常常被班上同學恥笑為「老頭子」;後來國小、國中外號就被取名為「老頭子」或「老楊」。當時還有留級制度,成績皆是低空略過,國中畢業考上金門農工農科,因為家中從未務農,卻家中生意上缺人手,兄姊畢業後皆赴台,家中僅剩雙親及我,於是在父母不贊成繼續升學下,決定我一生坎坷求學的命運。

國中畢業後,為家庭生計無法升學的人不少,有像我當少東的、有當店員的、有當學徒的、有務農賣菜的,他們為家計犧牲,其實內心是非常渴望升學,而在金門只有高中、高職,不像台灣有夜校、補校可供半工半讀,國立空中大學那時尚未成立,為了充實自己,有不少人透過函授學校讀書,每年考高中學力鑑定考,每年以一、兩科為目標,幸運的話三年就可取的高中學歷,但所認識的朋友中沒有人能取的高中學歷,因自學函授無人指導談何容易,大都半途而廢。

我熬了六、七年,高中學歷鑑定只通過一、兩科,感到無比的灰心,正巧部隊精減,生意越來越差,於是告別雙親赴台謀生,希望以半工半讀,來完成高中學歷。在台灣就是有這麼多的方便,私立學校任您選讀,而在補校的同學,年齡相近,大多服完兵役及有一份安定的工作,甚至有當爸爸、媽媽,由於離學校已多年,對學校陌生,因此戰戰兢兢,第一年在學校,當上班代表,更得到無數獎狀。讓人感覺過鹹水(金門)來的,就是不簡單,其實對自己來說,是有點突如其來,自己只是盡心盡力,並不是強出頭,難道麻雀真的變鳳凰嗎?讀完補校順利通過資格考,三年高職生涯又是一個階段。

讀完書,兵單就來了,那時金門人可以不用當兵,但我早把戶籍遷到台灣,因早已超齡,讀書其間就先辦緩召,畢了業就有當兵的義務,在金門六、七年自衛隊抵扣二個月,換算是一年十個月的兵役,也讓我體會當兵的滋味。當完兵已是老大不小,也該是成家立業,又適逢工作上有機會調回金門服務,那時戰地政務還未解除,岳家有千般不捨女兒遠離,然而嫁雞隨雞,帶著淚水告別岳丈,將新婚才一個月的台灣新娘,帶回金門定居,想起來內人真不簡單。

調回金門,有如學成返鄉服務,在台灣六、七年的光景,除完成高中學歷及服完兵役,最大成就就是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及娶一位美嬌娘,然而學而後而不足,永遠在內心蕩漾,正逢空中大學在金門開班,先是借用金門高中教室,後來搬到莒光國小成立金門學習指導中心,於是成為空大附設行專第一屆學生(前身是政大附設空中行專),三年修完學分及順利通過資格考,成了大專生。再接再厲吧!其實倒是內人先去修空大學分,每一次面授或考試都要開車接送,是有點浪費光陰,倒不如自己也來讀空大,於是抵修空專三十九個學分,尚有八十九個學分,再讀幾年就可畢業,內人除家事、帶小孩又生小孩,所以在這幾年我們也斷了一、二年未修,小孩長大才繼續空大的課業,這就是讀空大的好處,打從民國五十六年幼稚園老師帶我上學到民國九十二年才完成大學學業,這一路走來竟是三十七年的光景,因此要感謝國立空中大學讓我一圓大學的夢想,更要感恩國立空中大學能及早在金門設立指導中心,造就金門當年一些輟學的青年能早日完成學業(在空大又碰上當年一起考高中學力鑑定的朋友,還是讀空大比較實在)。

如今,金門學府興盛,國小有金沙、金湖、中正;國中有城中、湖中、沙中設有補校、金門技術學院今年獨立設校、銘傳大學也在金門設立研究所、國立中山大學有學分班,唯獨高中職還是未設補校,對一些早年失學及讀完國中的補校生,未能再就學是比較遺憾,但空大在這裡又提供求學機會,不限學歷,可當選修生,修完四十個學分,便可轉為全修生,再修八十八學分就是大學畢業生,空大確實提供求學機會,空大您真偉大,感謝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