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人生
這個「斜槓人生」的流行字眼最適合用在能者多勞者的身上,當能者所擔當的工作超過他的能耐時,就會出現「能者過勞」的現象,所以很多朋友大嘆,退休後的生活比退休前的生活更加忙碌。
每週安排充實的生活,爬山運動、公益活動或是當志工、還要報名上課上各種課程,還要兼職當個無酬勞的職位,表面上好充實,終至於身體出狀況,才驚訝自己太不愛惜身體了。
一位朋友在公務單位退休之後,在某宗教團體擔任志工,承擔幹事,加上他原來是某鄉土文化學會的採訪兼編輯,村里的宮廟正好大改組,新的主任委員是朋友,信任他的操守,委託他來擔任會計兼出納,他委婉拒絕。
主委強勢地說:「你都可以去那裡當志工了,為什麼不能來我這裡當?」主委說不會耗費太多時間,「算是為媽祖婆服務,絕對有好無壞的,離你家又這麼近。」主委也找長輩給壓力,我朋友終於接了這個職務。
日子在繁忙中度過,朋友沒有三頭六臂,如何能投入時間做好工作,同時又顧好家庭,往往是一大課題,如果沒有支持的家人當後盾,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經過三、四年之後,身體漸漸出現初老的狀況,他如果不想參加一個活動,總會想到各種理由和藉口。而如果那個活動是他很感興趣的,總會排除萬難去參加,新陳代謝不佳,才警覺疏於運動。
朋友終於辭去鄉土的編輯採訪職務,也婉拒一個協會擔任理事的職務,人情壓力這麼大,家人說:「要開會的時候你就請假,或找人代理,以身體狀況為由,婉拒下一任的職務,不要再半推半就了。」他多出來的時間就去運動,找老友敘舊,肩上的壓力少了許多。
人生就是要尋找一種平衡,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氣球吹入太多空氣終於爆炸。
人的一生過得如何,自己才是有資格打分數的人,別人給的分數參考就好,有人一直強調人生要有深度、廣度、寬度,我覺得態度最重要,不要讓最後一根稻草來壓垮自己,要適時放下,可以傳承交接的時候就放手、下台,留下美麗的身影,坐在台下欣賞台上人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