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新四時讀書樂

發布日期:
作者: 翁志萍。
點閱率:983



烏啼劃破落霞處

農婦插秧忙耕田

苗從水上青爭出

綠向村邊半日殘

問君何日捧書讀

春天原是讀書天

讀書之樂樂何如

窗外明月共枕眠



蟬聲吟罷海印鐘

蛙鳴唱絕蘭湖竹

昨夜雨疏人獨靜

今朝風驟且歌舞

功名豈真無人應

東坡赤壁傳千古

讀書之樂樂無窮

琴聲伴眠月伴湖



趨車遊覽楓林區

荊桐葉落桂飄香

從來商意最惱人

卻是詩文湧泉鄉

我學歐陽寫秋聲

虛擬三白見芸娘

讀書之樂樂陶陶

笛音聲中渡漓江



霧薄金桂添新裝

木枯崖盡飛泉瀉

興來總愛話山水

意盡猶喜圍爐夜

小軒夜讀冷欲冰

疑是畫中雲堆雪

讀書之樂何處尋

桂樹成林落紅斜

注釋:

有別於清.翁森所著「四時讀書樂」之七言律詩;其為近體詩之一,形成於唐初,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韻,三、四、五、六兩句要對仗,每句有一定的平仄。可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兩種,本詩謹重於偶句之押韻,餘不究。

引自王安石「到舒州次韻答平甫」一詩第三句─「山從樹外青爭出」。本詩「苗從:」二句:即指禾苗從水裏爭相探出水面來。插完秧苗,整片綠油油的直達村界,此時太陽半遮臉已近黃昏。

引用「四時讀書樂」春─第七句。

指金門太武山海印寺。

指金門小徑之蘭湖。

有前、後赤壁賦,為宋.蘇軾於夏日所作,距今九百多年。

引用「四時讀書樂」夏─第七句。

指山后村楓香林區。

指山后民俗村內百年荊桐樹。

「商」為五音之一,與「宮、角、徵、羽」合稱,音調清勁而淒愴,古人以秋天肅殺之氣與商聲悽愴悲涼之音相符,故稱秋為「商」。

秋聲賦為宋.歐陽修成名之作。

清.沈三白著「浮生六記」,芸娘為其鍾愛之妾。

引用「四時讀書樂」秋─第七句。

汽船停泊廣西漓江︱蘆笛岩岸上有善吹笛者,笛聲清勁不淒愴,所吹歌謠音律優揚似水飄流,亦有歡賓迎秋之韻味。

桂花酒為桂林特產之一,桂樹則有金桂、銀桂、玉桂、四季桂等種,以金桂釀酒最佳。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桂林、陽朔到處是畫家、書法家,言談不離山水情。

「小軒:」二句,指於桂冬小房夜讀,天氣好好的,怎麼忽然感到背寒欲冰,是不是牆壁上掛的一幅山水畫惹的禍,也懷疑是畫中浮雲堆為雪造成的。

引用「四時讀書樂」冬─第七句。

桂林因「桂樹成林」而為名。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