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熱心的朋友
初次拜會時,是鄰居開車載我前往的一個上午。入門,目測了一下,三角窗的辦公室內,有些悶熱,卻只有電風扇高速吹著。
他說著一口流利閩南語,目光炯炯有神;親手沏上一壺好茶後,便開始傾聽我的訴求。接著,他搖了一通電話,一下子就把我的問題妥當地加以處理,讓我寬心下來,並聊上幾句。
「以前的我是教書的,現在是作家。聽阿堯說,你很熱心,又有正義感,對環保議題十分關注哦。」我嘗試打開話匣子。
他並不多話,看了看我,並禮貌性地遞了名片。我只記得當時我們提到了RCA(臺灣美國無線電公司)廢棄舊廠殘留有毒污染事件時,話題才開始熱絡了起來。
「噢,你也知道RCA……」我更有興趣了。「我曾在自立早報寫過一篇《別讓RCA悲劇再次歷史重演》。」我接著說。
他看了看我隨手帶來的一份剪報後,剎那間,我感受到友情的溫度,那張柔和的臉充滿熱忱了。
前些日子,我又撥了電話求助於他,處理一些道路施工方面的問題,他在最短的時間內親自趕來幫忙,讓我再也不必為這些事操心。他除了添些白髮,精神奕奕。再往後,我漸漸從他辦事的幹勁中,體會到他為市民服務的努力,也見識到他助人不求回報的優點。
多年來,做縣議員也好,為民喉舌也好,他都盡量提供方便,做到關懷弱勢、守護臺東的責任。我當然也知道,他總是傾聽別人請求講述經受的那些難處,有時得忙碌到夜晚,是常有的事。但我只謝了他,他揮揮手,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又匆匆趕往下一個需要服務的地方去了。有這樣熱心的朋友,是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