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故事》智力測驗
小孩子若晚開口說話,老人家總以「大雞晚啼」來安慰做父母的;有人年紀一把還一事無成,就被形容說將是「大器晚成」;那我呢?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大智晚開」?
一直到小二看到老師從廁所走出來,才發現:「啊?原來老師也要尿尿?」。一直到小學快畢業才知道:「啊?原來無敵鐵金鋼並不是真的存在的!」,我小學的成績大多維持在前十名內,在家裡是媽媽的好幫手,在學校是班上演講比賽的「當然」代表,所以我應不算笨,只是某些「點」方面比較「晚開竅」而已。
國中第一年我迷迷糊糊地上學、放學,功課都低空飛過。升上國二開學沒多久學校舉行智力測驗;時間就安排在午休後的第一堂課,我午休沒睡此時一邊寫一邊打盹,待下課鐘聲後才草草隨便「畫押」交卷。成績下來了,我是全班,不,全年級分數最低的,也就是說我是全年級:「智商最低的」。
那年我們班才換了個教物理的老師做導師,對我還不太「瞭解」,我們班的新數學老師向他「告狀」,說我數學考得那麼爛,他回說:「她智商是全年級最低的,能考那樣就可以了,已經不能再要求什麼了」,從此以後數學課我打瞌睡,數學老師都視若無睹;數學考不及格的同學少一分被打一下,我呢就算考個位數都沒事,如果「不小心」我考得比同學好,那幾個同學就會被問到底智商有多少?我一直不解為什麼數學老師會「縱容」我在課堂上呼呼大睡?會「包容」我數學成績「日日紅」?我一直都想不透、弄不懂,渾渾噩噩的過完國二生活。
升上國三後我們班又換了一位數學老師做導師,我還記得他叫王根木,他會在我打瞌睡時丟我粉筆叫醒我,會在我考個位數時用藤條打我手心,我因此上課會較注意聽了,雖然常常「鴨子聽雷」聽不出所以然,但老師會在我進步的考卷上寫著:「我知道妳是可以的」。我都不知道老師那樣的字句是什麼用意,但我會在下一堂課更注意聽講了。
高中聯考放榜後,我竟「莫名其妙」地考上第一志願,又「懵懵懂懂」唸完::::。
一直到多年後開國中同學會,有同學說起國二那年,老師在開班會時(那天我剛好請假「沒出席」(息?))對全班說我的智商是全年級最低的,所以我數理考不好那是沒辦法,但如果有同學考得比我差,那就是太丟臉了:::。雖然同學「納悶」為什麼我的作文卻總獲國文老師青睞在班上朗誦???「所以我們都覺得妳有些『怪胎』,哪有人IQ那麼低作文卻那麼好的?我們甚至懷疑妳是不是抄來的,可是我們的作文都是隨堂交的,妳根本沒得抄呀!」同學們如是半開玩笑的說。
原來:國二那年我是被導師和數學老師當成「低能兒」看待的,所以那年的數理,我是被老師「放棄」的。
我才「恍然大悟」地發現自己當年被如此「羞辱」,那兩位老師如此草率地憑一紙「智力測驗」的成績就把我「放牛吃草」:::。我又慶幸冥冥之中國三那年能有王根木老師對我「不死心」地拉我一把:::。
多年後我參加一次就業考試,簡章裡說要考「智力測驗」,我便到書店抱回了兩大本智力測驗的模擬試題,狠狠地啃了一個下午。隔天應考沒想到瞎貓碰到死耗子,考題竟然全出來了,我作完答案時心裡簡直暗爽到不行。那次我的智力測驗成績達一百八,我非常、非常的高興:我有一種「低能兒」一下子變成「天才」,終於一吐多年怨氣的快感。
現在我說起「智力測驗」就有氣,不不,不止是有氣,該說是痛恨極點了;「智力測驗」真的能夠檢測一個人的智商嗎?在測驗的過程中題目的設計、應試者的心理和生理狀況,難道不會影響檢測結果嗎?為什麼到現在各學校還在考智力測驗?要證明學生的什麼?老師會不會以此來衡量學生的智商高低?會不會又有像我一樣的倒楣鬼糊里糊塗地被「放牛吃草」了?
我痛恨智力測驗,我不屑草率放棄學生的老師,我感恩那位願意「拉我一把」的王根木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