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旅痕與精忠衛隊點滴
民國76年底至步校受正規班訓練,民國77年結訓後,初任大安寓所內衛區隊區隊副,隨即於民國77年中調任大安警衛室,直至民國89年李前總統卸任,此段期間近12年,一路由上尉升至上校。隨後歷經政黨輪替,新政府上台,特勤人員需嚴守行政中立,軍隊國家化護衛元首不分藍綠,長官更是三申五令,應「謹言慎行」,我更是將之寫在桌上做備忘錄,有道是「語為吉祥多厚福,心緣敬慎達康衢」,由於是第1次政黨輪替,大環境丕變,所以隨時提醒自己言行需處處小心,臨深履薄,戒慎恐懼,以防違失。
特勤生涯裡,見證了民主演進過程,如當初抗爭要角蘇嘉全(前立院院長)、陳菊(現監察院長)、黃昭輝……等,現民進黨第二度執政他們均擔任要職。猶記得當時執勤中山樓宴會廳時的侍衛長張光錦,因民進黨採激烈抗爭掀桌抗議而遭懲處,執勤北市中山堂勤務時,因力阻蘇嘉全抗爭動作有同仁識別證被拉走並揚言要告特勤人員傷害,凡此種種,皆在長官「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指導原則下,默默承受諸多精神壓力。
民國84年6月6日,李前總統訪問母校美國康乃爾大學,成為中華民國及臺灣第一位訪問美國的在任國家元首,當時我擔任本隊隨行參謀,因是第一次訪美,故在時任侍衛長王詣典及警情組長陳偉忠的嚴厲督導下,進行綿密行前作業,安排各項行程,如與外交部、國安局、交通部、華航(總統專機)的行程協調聯絡、簡報的製作、蒞臨點天候等,均鉅細靡遺,反覆模擬推演,期萬無一失,圓滿完成任務。經此磨礪、淬鍊,民國89年,我調回特勤中心警安組擔任陳前總統侍內衛區護衛任務,期間歷練參謀、小組長等職務,對於我往後的工作思維理則及處事態度有更宏觀視野。
民國97年馬前總統就職,受長官提攜擔任中興警衛室小組長及副組長等職務,並於同年5月參與馬前總統的「久誼之旅」分遣小組任務,在侍衛長陳添盛及副侍衛長許燕情(金門子弟)的信任下執行貝里斯總統夫人隨扈任務及總統由中南美洲返國前,於西雅圖宴請僑胞勤務,期間亦隨同馬夫人受邀參訪美術館時隨扈,馬夫人平易近人,待人謙和,隨侍在側,沒有壓力,是一段難忘的回憶。
自民國97年擔任馬前總統侍衛任務,至民國99年屆齡退役,隨侍馬總統兩年期間,親見他的言行舉止;博學與幽默的元首風範,令人敬佩。尤其他更是運動健將,舉凡騎單車、游泳、跑步樣樣精通,把我們這群特勤人員操得哇哇叫。幸好在警衛軍旅生涯中,經基本必備的武術與體能操練,練就我耐操拚搏的堅毅體能,也深深影響並為日後工作態度打下厚實基礎,故執行若鐵人般的總統任務,尚能圓滿達成。
犬子喜歡打曲棍球,鑑於當初的比賽制度尚不完備,本人於民國88年9月籌畫成立台北市溜冰協會,民國99年11月退休後,就因當初無心插柳,歷經往後舉辦比賽過程有系統推動及建制完善比賽規則,漸次使原本只是北部10幾隊參賽,到目前擴展至全國100多隊參與,比國家協會辦理的比賽還盛大,經21年努力創新精進奠基,厚植締創亞洲直排輪曲棍球霸主地位,在世界盃賽中亦打入前10強佳績,連日本、韓國均俯首稱臣,兩個兒子均代表國家隊,獲得亞洲盃冠軍,並獲頒國光體育獎章。
受得獎激勵後,更加有動力持續推展直排輪曲棍球運動,民國107年,深感金門家鄉在直排輪運動方面尚無人推廣,故計畫將自身推展經驗引進金門,同時帶動金門這方面運動發展。幸蒙金門體育會及丁隊長(本會榮譽主任委員)、王國代(精忠協會理事長、本會主任委員)、陳宗進(本會理事)、黃文成(本會理事)、郭中庸、董明回(本會副總幹事)等精忠協會長官及學長們惠允支持、力挺促成鼎力協助,遂於民國108年2月正式成立「金門體育會滑輪溜冰運動委員會」,未來期能嘉惠故鄉學子提倡體育運動,促進兩岸三地體育交流,帶動金門觀光熱潮。
回顧我前半生,為了減輕父母親肩頭重擔與實現個人理想,自民國66年投身軍旅至民國99年退役,33年軍旅生涯,其間歷經過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四位總統的隨扈,可謂資歷完整。在經過嚴格訓練後,從肩上掛上軍階開始,扛著國家、責任、榮譽信念,秉持盡忠職守、守護國家元首重責大任,不敢僭越與怠忽,「心堅路有」訓練過程雖然辛苦,卻是我人生珍貴歷練,積累日後成長、茁壯本錢,我十分自豪一個來自窮鄉僻壤金門小村莊的囡仔,能夠升到上校,除了蒙受父母冥冥之助、親人期盼與長官提攜,一路走來俯仰無愧於心,凡走過必留痕跡,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晴」,今借由記憶盡情爬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常存感恩與惜福。
有道是:「境多逆而少順,總要隨緣」,艱苦有時過,天可憐見,隨著往昔悲苦歲月流逝,我們兄弟姊妹漸次成家立業,各自奮鬥打拚,雖未能大富大貴,但知足常樂,大哥呂光浯原任職於「福建省政府」,因單位裁撤,再次返回金門縣政府任職,其書法連獲民國74、75年金門縣國語文競賽書法第一名,民國76年再獲金門縣第一屆文藝金像獎-書法類金像獎,歷年來每年參加書法學會舉辦會員書法展覽、更經常參加兩岸三地書法交流活動、推動書法教學及春節書寫春聯活動,金門村里碑誌、廟宇、宗祠對聯及沙美涵源宮、心經公園、地藏公園等石刻都有其字跡。弟弟呂光耀現亦任公職,民國97年底曾外派美國三年,民國100年返臺後繼續深造,考取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民國109年元月份取得博士學位,可以進匾入宗祠,名字可以刻上博士牆光宗耀祖,而姊妹二位目前生活皆幸福美滿,我們兄弟姊妹五人,都能恪盡本分,謙和謹慎、忠厚持家,且能相互照應扶持,未曾讓天上父母擔憂,而兩老如在天有靈,堪足快慰含笑了。
精忠衛隊協會成立至今,給予昔日同袍聯誼窗口,往日共同艱苦與快樂聊資一歡,世態一直在變化,但同袍情誼與革命情感卻歷久彌新,一回相見一回老,難得幾回是同袍,感恩精忠衛隊提供給金門子弟出路機會,很多人在衛隊中成長茁壯、成家立業,改善家庭生活,奠定精忠袍澤後半生生活,團結就是力量, 借由精忠衛隊協會成立,盼昔日同袍兄弟均能歸隊聯誼,希望丁隊長持續秉持愛護金門子弟初心,再做精忠衛隊協會精神領導,凝聚往日部屬情誼,持續發揚精忠衛隊精神,為歷史留下見證紀錄。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