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
高齡88歲的李老太太於九月底過世了。在大家的眼中她是一位傳統的賢妻良母,一輩子相夫教子無怨無悔。
當年老太爺還在時,脾氣暴躁、說起話來就像敲起堂鑼鼓般響亮,生氣時會追打那個如同用他自己當模子印出來的二兒子,每次老太太只能哭哭啼啼跟在後頭跑,深怕父子倆不小心傷到彼此,那是她最傷心的事情,她恨不得代替父子倆去死。
暴躁的脾氣導致老太爺在過世前一年中風了,大兒子苦勸老爸要收掉壞脾氣:「阿爸,二弟沒那麼壞,您不要看到他就罵,他的孩子都那麼大,幫他留一點顏面吧。」
當下老太爺不聽兒子的勸也不行,他只剩左半邊手腳可以一拐一拐地移動,用餐時還會把飯菜掉滿地,老太太注意到老伴紅腫的眼眶,心中著實不捨。於是找兒子們一起去幫老伴訂做一輛三輪車(里阿喀),讓老太爺能在家的附近巷弄裡練習活動,算是幫他復健。老太爺的笑容這才慢慢多起來,他勤快地練習騎里阿喀鍛練身體,家裡不再有叫罵聲,取而代之的是熱鬧的歡笑聲。
好景不長,老太爺還是抵抗不了疾病的侵襲,他花了整整一年的練習,卻讓各種併發症以半個月的時間快速終結。在嚥下最後一口氣前,他眐眐地望著與他同甘共苦一輩子的老婆,眼中有著深沉的歉意。老太太抱著丈夫逐漸冰涼的身體嚎啕大哭。幾十年來夫妻間的恩怨情仇就這樣蕩漾在她悽涼的呼喚聲「我的尪婿啊、我的尪婿啊……」中畫下句號。
老先生走後,大兒子以開計程車維生,舉家搬到市區賃屋居住。李老太跟著二兒子夫妻同住老家。身材瘦小結實的李老太每天還是忙著幫兒孫洗衣曬被、擦桌抹地,整個以照顧兒孫的生活為依歸。兩個嫁出的女兒每個月送孝親費回家,就警告她:「母阿,您年紀大,不要爬上爬下、搬弄桌椅,很危險。」「呸、呸、呸,我手腳靈活得很,妳們少詛咒我……」或許這是她僅存的尊嚴,寧願多做一點家事也不讓子孫看扁她老而無用。
這之後,她每天綁著束腰跟鄰居太太們到附近的公園做早操,利用一點時間放鬆心情確實很愉快。李老太是這一群人的老前輩,但是她從來不會倚老賣老,大家都喜歡她的溫暖。那時候的李老太樂意與大家用正面的心情迎接每一天。
2017年夏天,接連幾日都沒見李老太的身影,經過鄰居的詢問才知道李老太在上下樓梯晾曬衣服時跌倒,把髖關節給跌斷了,兒女們急忙送她去急診、開刀、住院、休養……。傷筋動骨一百天,這一次的骨傷卻是老太太靠輪椅生活、失去健康的開始。
出院回家後的老太太像個洩了氣的皮球,原本就纖瘦的身軀坐在輪椅上顯得更是小了一號。兒女們幫她在一樓的樓梯間擺上一張單人床方便她作息,老太太沉默地接受這個安排,但是她無法忍受二媳婦煮飯時油煙直衝腦門、燻黑床褥的煎熬,她抗議、生氣。對她而言,那是個不見天日的牢籠。兒子見她不高興,就要求妻子在地板上鋪床陪母親過夜,可惜二媳婦「粗腳重蹀」伺奉婆婆的心意不被珍惜,老太太發起脾氣就喊著要尋死,二媳婦搞不清楚狀況,也只能跪在床邊哭道:「阿母,都是我不對,請您不要這樣,嗚……我不是故意怠慢您……」。就這樣好幾回在半夜裡把另外三個兄妹給哭回家排解難題。
大兒子皺著眉說:「母阿,你這樣會吵到鄰居睡覺,不好啦。」
二兒子有苦難言:「母阿,我老婆有幫您換尿布、擦澡,您這……」。
兄弟兩人不曉得應該如何安頓老媽媽殘破的身軀和悲傷的心。
大女兒問:「母阿,您到底要我們怎麼照顧您,您才願意?」
老太太淚流滿面:「我不要你們來照顧我,我要去找你們老爸,嗚……」。
四兄妹沉默下來,思考自己的能力和現實的生活。
小女兒開口說:「母阿,我們幫您申請一位外傭來照顧您,這筆錢我們兄妹會一起負擔,您只要把身體照顧好,不要難過,這樣好嗎?」
兄妹四人得到母親的首肯,乾脆把客廳的桌椅、電視、櫥櫃清空,只擺著老太太和外傭小莉的兩張單人床和小桌椅,從此李老太的生活起居都由小莉負責。兄妹輪流回老家探望母親,日子總算平靜下來,夜裡不再聽見任何爭吵或哭鬧聲。
那之後,大家看見的都是外傭或李老太的孫子推著坐在輪椅上的她去散步或做復健的畫面,二媳婦幫她洗衣曬被、二兒子幫她清理便椅……。李老太氣管不好,喉中總是卡住一口痰化不去,跑了幾次急診後,醫生幫她插上鼻胃管以防飲食噎著危險,床邊再擺一個氧氣筒隨時幫她維持良好的呼吸狀況,李老太身上圍繞著兒孫的愛和外傭細心的照顧,可惜她說話的力氣卻越來越細微。
來不及過今年的中秋,李老太像一朵雛菊在溫暖的旭日中分解於無形……世間上,極少人會記取這樣的女子的來去,然而她盡責扮演了這輩子的所有身分:女兒、妻子、媳婦、母親、阿嬤、……,當戲文結束,她瀟灑離去,不留隻字片語,讓人敬佩。但細雨輕拍大門口那一對喜喪的紅燈籠,忽而東、忽而西……無怨也無悔。
註解:「好命」是閩南人稱長者「死亡」的詞彙,表示他(她)已完成這輩子的功課,順利回到仙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