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感恩的故事》老爸最後的遺筆

發布日期:
作者: 學文。
點閱率:760

時光飛快,距離老爸過世已六年多了,但每次聽到救護車的蜂鳴器響音,都會讓我的思緒再回到當時。

老爸自發病開始,累計近半年,從最開始的肺部感染,到最後因食道癌吞嚥困難,動手術後進加護病房,在加護病房十九天,最後在一天深夜,我一個人隨著救護車,一路鳴著蜂鳴器,送老爸回鄉下老家,享壽七十四。

等待手術的時光是那麼令人期待又怕受傷害,全到齊的三兄弟及三姐妹,在手術室外,經過了六小時的等待,終於見到主治醫師自手術房出來,說了一聲『手術順利』,但老爸尚需停留在加護病房觀察,沒想到一待就是十九天,最後是戴著呼吸器由救護車送回鄉下。

加護病房旁的家屬休息室裏,隨著病人的轉換,家屬亦不同。時間長的有兩三個月的,時間短的有近週的,離開的,有的是幸運的轉入一般病房的,有的是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回老家去的。在那十九天的經驗裏,感覺家屬最害怕的是來自加護病房的電話鈴聲,因為那鈴聲常常是『惡耗』的敲門聲,是以被點名的『×××號病床家屬』,往往都引來關注及憐憫的眼光。病患家屬也因為處境相同,彼此間容易相互幫助與關懷打氣。

在這裡也可以看到真實的兩面人性,有的兄弟姐妹互相打氣關懷,有的攜懷孕的女友像度假,關心的是長輩的遺產分配問題,更有的為了誰該看護的責任分配問題,兄弟倆當場打得頭破血流,掛彩當場,還驗傷以備訴訟。

在這裡也可以看到醫學科技、宗教信仰與傳統醫療法的交會。如家護病房門楣上的符籙各宗教團體的宣傳書刊、往來的人員。陷入昏迷,純粹靠呼吸器,維繫呼吸的病人家屬,請來「師公」觀看魂魄是否還存在?各種偏方、漢藥流傳著,無助的家屬不放棄地努力著,規避院方偷偷地,嘗試使用偏方與符水在病人身上,為的就是一線生機的希望。

而我最大的感受是在第十二天時,由我擔任看護老爸時,在每天兩次定時的十五分鐘,開放家屬探望時間裡,發現老爸雙手腳被綁,詢問護士,答案是:老爸會自己想拔除呼吸管及點滴,也會用腳踢護士,經過鬆綁及幫老爸按摩,老爸指示拿白板給他(食道切除,以一截大腸補,不能言語),用顫抖的手寫了個『死』字,看了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原來老爸是感覺無望又痛苦,表達的是生不如死,想早解脫,但身為人子只能安慰,並信賴醫師。但是從此老爸就陷入昏迷,直到護士通知病危,由我獨自送回家。而這『死』字是老爸給我的最後遺筆,只是這字我沒保留,亦不想保留。

基於此次親身經歷,給了我很大的人生啟示:老天爺在其他方面或有所不公,但人生的生、老、病、死,不管你是達官貴人,或是升斗小民則皆是一律平等的。人生下來時光溜溜,沒帶來一絲一縷,但成長後為生活、為責任、為義務、為名為利,勞頓的是身體。有成就後若修養不夠,則花天酒地,通宵達旦,拿錢來蹧蹋身體,所以嚴格說起來身體是最無辜的,沒錢拿他來當賺錢工具,有錢拿他來當享樂工具。而對身體有益處的皆是辛苦與需要毅力的,運動健身要早起,更要毅力,鍛鍊要流汗會酸痛,對身體不利的皆是甜美又舒服,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不也是一樣嗎?所以持續的運動健身是需要的,「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爭的不是活的多久,而是活得自在,家有需要長期照顧的人是最辛苦的,另有一句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以稍微表示出當事者的體會。

人走的時候也帶不走一絲一縷,塵歸塵,土歸土,何必計較太多,依此以往激進的個性也稍微轉變了,變得會珍惜現在、珍惜周遭、珍惜親近的人。

細思老爸的一生,辛苦勞頓,墾荒拉拔我們兄弟姐妹六人,兒女都自力更生,安份守己。老爸為人正直,不佔人便宜,常常是村裡的「公親、和事佬」,生平無虧心事,臨走前為何還要受此責難?多年來心中一直耿耿於懷,直至有一天,觀看電視佛教節目,其中有一段故事:唐三藏西邊取經,歷經千辛萬苦、九死一生才達成任務,但臨涅盤前,重病纏身,痛苦不堪,眾第子禱告上天曰:『天理何在』?最後佛祖開示:『因三藏大師累世業報,尚需多世輪迴才能修成正果,但因西邊取經回來,功德無量,將以今世臨終之病痛,抵消累世業報而成正果』。眾第子才釋然,我也因此釋懷,持續相信『老天是公平的』,凡事盡人事聽天命吧。保有健康多運動,安份守己享自由,因為「自由」與「健康」不是金錢買得到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