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官田之行 --略記203旅刺槍術經驗分享概況

發布日期:
作者: 張博智。
點閱率:1,322

幾番折衝,終於敲定來此經驗分享的行程。
 課程安排於八點半至十一點。擔心堵車影響上課,趁早出發,遵照導航行車,在高速公路與快速道路上交替前進,一路順暢,到了目的地,才見太陽爬上東方。
 時間還早,正好活動熱身。就沿著營外的鄉間小路信步而走,路經許多菱角水田,不愧為菱角之都。不覺走到一個滿是桃花心木的樹林,入林赫然發現一個開支如撐傘的榕樹棚架,陰涼的樹蔭下,安置著好幾張石桌石椅,供人休憩之用。如此幽靜之處,的確是休憩的好地方,果然就有幾個人圍坐喝茶,我也在向他們探聽此處風情之際,應邀成了茶客。
品茶間,聽幾位老男人笑談服役期間當年往事,氣氛熱絡,可見那段當兵歲月在他們人生中成了特別的經歷與回憶。
 這片世外桃源般的樹林,曾經是官田軍隊的野外教練場,戰鬥教練場及靶場也在附近,但他們覺得奇怪:怎麼好久都不曾聽見槍聲?
 期間,單位承辦人來電詢問我人在何方,當我走出樹林,恰好也在路口遇見他們。
 與單位科長走路返回途中,聽他閒聊軍事訓練役的概況:射擊是訓練重點,實彈射擊子彈發數激增數倍,體能戰技的進步最顯著,尤其經過三天兩夜的戰術行軍後,更有大躍進-武裝跑步成績突飛猛進就是力證。
 談到射擊訓練,順便反應地方父老靶場是否射擊的疑問。科長說,幾乎天天都有打靶,聽不到響聲,表示隔音處置得好。此說若讓那幾位老男人知道,一定大吃一驚-原來聽不到槍聲的靶場天天在射擊!
 進入營區,時近八點,各連隊都已整裝就位,旁觀隊列中的軍事訓練役井然有序、精神抖擻,儼然有蛻變模樣。邊走邊看周遭訓練場地設施相當齊全,尤其是障礙場寬敞平整、草地如茵,讓人不禁就想入場去跑跑。
 請教科長軍事訓練役的障礙超越訓練狀況。科長說時數少、人數多,只能做單站場地設施介紹與體驗。單槓引體向上則未為訓練項目。
 四個月訓期,課目不少,體能戰技課程如體能訓練、戰鬥體能、手榴彈投彈、障礙超越、綜合格鬥與刺槍術等,各課目分配時數雖然不多,加總起來卻也不少,趁此,我再簡述「體能戰技是一門課」的概念與作法,以此分組輪帶、同時實施,就能克服分割多、時數少、練習不足的限制,而起「增加練習時間與複習機會,多元輪帶活化訓練氣氛,有效提高參與情緒與訓練成效」的效果。
至於單槓引體向上,應屬體能訓練的重要環節之一,更是攸關投彈、超越障礙與戰鬥體能所需肌力,既然場地設施如此充足,何不結合晨昏體能活動及綜合體能戰技課程,納入循環訓練之中呢?
 授課前,單位安排旅長談話。席間,了解軍事訓練役接訓流量緊密,任務相當繁重,但在各級長官指導支援及各營連幹部同心協力任勞任怨之下,皆能圓滿達成任務,聞之欽佩。
 來到司令臺前,參與講習幹部已經就位。旅長略做對我的介紹與期勉,並先做全體合影留念。此次參與講習的人,有不少熟面孔,有人是體幹班,有人是干城刺槍隊,還有幾位主動要求參與的士官長呢。
兩個小時的經驗分享,置重點於基本刺槍術之講解示範與體會,又以「刺擊砍防」、「手眼身法步」之要領、脈絡及輔助訓練為核心,尤其是「徒手練槍法」,既能先為新兵奠定手身步的基礎,又能在減卸負荷情況下專心致意且增加操作頻次,有效增強學習動機與成效,特別加以強調,希望提供幹部對初學者學習啟發與誘導之參考。
 間歇之際,不少人手持《軍民通用刺槍術教材》要我簽名。看來,單位已經將書本分發運用,但願此行真能一遂「書與人有機結合,讀書說書演槍教槍」相互激盪相輔相成的作用。
一早出門,回程之際已近午時。單位盛情為我準備了便當外帶。一路上,餘波盪漾,又想起百年榕林下泡茶的幾個老男人,他們在花甲之齡,談起服役往事,猶然津津樂道,可見當兵的影響性有多麼深遠。因此也想:四個月軍事訓練役,來復去,一年訓量上萬人,此地的教育訓練、領導統御之良窳成敗,恐怕也牽動著後備戰力的厚薄與國防心防的虛實,其之重要性可久可遠,單位幹部若能以此惕厲,必能凜於使命,為榮譽責任而盡心竭力!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