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阿嬤的福杉「大厝」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罔詩。
點閱率:813

冬天十一月地瓜葉變黃色,母親會叫我們姊妹拿著麻袋─中間有一條藍色的大麻袋─去田裡撿黃色的地瓜葉回來曬乾,再用棍子打碎後泡水給豬吃。豬吃了很快就會長大,要賣就是父親自己到金城去請那些賣豬肉的店商來買。要等店家把豬肉賣完後才有錢可拿,有時候還要拿很多次才算完,真是辛苦。好在父親會騎鐵馬(腳踏車)去,不然用走路更是辛苦。

民國五十一年,父親也和別人一樣為奶奶買一口棺材,先放在棺材店。父親因住過下埔下,看別人都事先為老人家準備,也算是孝順吧?四伯父是做木工的大師父,對這木材比較內行,父親就請四伯父一起去看棺木。聽說福杉的比較好,就為奶奶買一具福杉棺材,寄放在棺材店。有次海水倒灌,棺材店的老闆要父親迎回家,怕壞了要賠錢。那具福杉的棺木在民國五十一年值新台幣五千元,是天文數字啊!父親蓋國民住宅後,因為林厝這邊沒有人做過迎棺材的事,父親就請棺材店的老闆把棺材做好,晚上再請小貨車迎回家,就放在防空洞的門頂上。這口棺材我就不會怕,因棺材底漆紅色的,外面畫銀色的龍非常美麗,便放在家裡的神桌後面。民國八十七年,距離當時已經有三十六年之久了。奶奶已經九十九歲;有一天的下午兩點多鐘,我忽然心血來潮想回娘家看奶奶,騎著機車回家,母親告訴我說:「很奇怪,為何這口用紙包著的棺材,不知何原因,紙自己打開起來」。走到前廳,母親說要給奶奶餵麥片粉粥,我就進去房裡幫忙扶起奶奶,奶奶的身體很輕,母親說哪會,他扶都特別重,大概每個人的福報不同,因奶奶很疼愛我;餵完麥片粉粥出了房門,我就請母親趕快去拿奶奶做了二十多年的壽衣出來看;因為我有聽人家說,人要死了自己會先去看棺材,所以就叫母親把壽衣拿來看,還有少什麼。母親說少一件白色的上衣,以前做的壽褲是沒有用鬆緊帶,叫母親拿鬆緊帶出來縫,褲子縫上了鬆緊帶後,就請西浦頭的姑姑來幫忙把這些衣服套好,我就先到金城布店,本想買現成的白上衣,可是布店的老闆說沒有,這下可好,怎麼辦?只好買了布料自己做吧!在金城也順便把鈕釦買回家。回家後馬上動工,一刻也不敢停,先裁剪好衣服後就快速的縫上,做好了白色衣服,已是晚上六點四十分了,我就打電話問母親要不要把衣服送過去,母親回說不會那樣快,別人只喝水都還多活了一個多月,明天再送過來,整個夜晚我都很煩躁不安、心神不寧。好不容易睡著了,清晨五點不到母親來電話說,奶奶已經有些不一樣了,我和外子就騎著機車,快馬加鞭的去了娘家,進了房門請母親快把壽衣褲拿給奶奶穿上,外子請父親趕快打水床,兩人也忙著。聽說孝子要親自抱自己的母親出房到大廳的水床,所以穿好壽衣後父親來抱奶奶出來大廳,大約六點奶奶就斷氣往生了。我請父母親大人現在不可以哭,如有客人來也請他們不要哭。我就跪下輕聲的告訴奶奶師父平常開示我們的佛語,要他放下萬緣,跟隨菩薩走,頭頂上的三寶佛祖來接應您,奶奶有聽到嗎?您心裡要想著阿彌陀佛,我就一直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一直念著,二妹也來,她也跪下跟著助念,我們大家就一起同聲念佛。入殮以後也請來金剛寺的師父和師兄姐來助念,果真奶奶是好命人;頭七後,問三姑(靈媒),三姑請來奶奶附身講話。奶奶告訴我們,她已蒙佛接引升天了,不是地獄。因為奶奶是一位慈母,她養育了大伯父大伯母,還有母親和她自己生的子女。爺爺在我三歲時就已往生了,所以奶奶很辛苦,但是卻從不叫苦。每年快過年時多會為兒孫做衣服,奶奶有一手縫紉的好功夫,可為全家大小老幼做衣服,真欽佩。炊年糕、做發粿、包粽子,樣樣精通。奶奶是一位典型的鄉下人,從平凡中彰顯出母性的光輝,吞甘茹苦,八十年如一日,也得過模範母親表揚。時過卅年,每每想起祖母她老人家生前的點點滴滴,我都會熱淚盈眶,難過心酸。我真懷念著奶奶,她老人家永遠都活在我心中,她的慈悲她的教誨都是好的一面,叫人多做善事,多學習。我今天會縫紉也是奶奶先前教我的,之後又到金城跟阿華台灣的老師學畫圖和裁剪,使我今生受用無窮。很感恩奶奶您,願您保佑我們大家平安阿彌陀佛!(下)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