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思考未來的人生

發布日期:
作者: 路向南。
點閱率:1,549

也許不是每個人當兵的時候,都能靜下心來讀書,不過每個人都能在當兵的時候,仔細想想退伍後的打算,好好思考未來的人生。何況「思考」這件事不限時間、地點,也不需要什麼輔助工具,每個人都做得到。
我是當年七月碩士畢業,八月入伍。原本想繼續讀博士,但發覺「時機歹歹」,學術市場上的博士供過於求,隱然出現「流浪博士」的危機,而且讀博士是一條不歸路,畢業後沒有找到相關工作的話,很難轉換跑道,心想與其這樣,不然先去當兵,順便用這一年的時間,好好思考以後究竟要升學或就業。
入伍後,我起初把腦袋放空,一方面適應從學生到軍人的身分轉變,另一方面放下之前寫碩士論文的壓力,暫時休息一陣子。當兵不像做研究,做研究要求「好」,當兵只求「過」。「好」的意思是起碼要八十分、甚至九十分,追求學術卓越,必須對自己負責;而「過」的意思是六十分及格,對長官能交代就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兵的日子並不特別難過,當然我指的是當大頭兵,不是當幹部。
當兵的時候,身體是屬於軍隊的,必須好好保護身體不要受傷,服從上級的命令,從事大量的體力勞動,所以我在網上看到一種戲謔說法:軍人是「國有財產」。當兵不只身體被管制,連腦袋裡的想法也會減少,這是自然現象。越是計較軍隊的嚴格紀律,以及跟外頭自由世界的巨大差別,反而徒增痛苦,所以許多人乾脆不去想,寧可放空。
當兵無法反抗上級命令,多想無益。但如果不用腦袋,每天只是隨波逐流,長官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放棄作為人的思考能力,從身體到腦袋全都退化為「國有財產」,那就太划不來了,不少人說當兵會變笨,跟社會脫節,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阿兵哥的身體是不自由的,腦袋卻是自由的,軍隊並沒有能力控制每個人的腦袋,如果不想浪費生命或退伍變笨,最起碼要用這段時間,好好思考自己的未來人生。
剛才提到,我不確定退伍後要升學還是就業。在成功嶺的時候,我感到前途茫茫,不知道以後要做什麼,應該很多役男跟我有一樣心情,於是我開始思考。我想到《總裁獅子心:嚴長壽的工作哲學》提過,面對問題的解決辦法,就是「拿出紙筆寫下一切可行的方法,藉由紙筆的工作,使頭腦冷靜下來,逐步釐清解決方法,接著就是按部就班去嘗試」。
當兵期間,我隨身攜帶「成功筆記本」,一方面記錄軍中的待辦事項,另一方面寫下一些突然冒出來的靈感。後來發現,這對我的幫助很大,讓我在忙碌的軍隊生活中,隨時隨地寫下自己的想法。
「想」與「寫」不一樣,「想」只是在腦袋裡打轉,而「寫」是把想法具體落實的第一步。我在「成功筆記本」寫下這些零散的想法,通常是關鍵字,等到累積一定數量的關鍵字,就開始整理清單,把想法具體化、完整化,我發現能夠把想法寫清楚,也就表示想清楚了,下一步就是去「做」的問題。
在軍中思考未來人生,還有一個意外的好處─新想法特別多,很多東西以前想都沒想過。因為以前在學校,環境單純,身邊的人同質性高,軍隊則不然,每天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不斷激發新火花,偶爾還能遇到聊得來的同袍彼此鼓勵,而且脫離原本熟悉的環境,反而能從旁觀者角度,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
究竟要升學或就業?
我分成「過去式」、「現在式」與「未來式」三張清單,在寫這三張清單的過程,逐漸覺得自己的人生豁然開朗,想法越來越明確。
第一張清單是「過去式」︰「我已經擁有什麼?」也就是盤點自己過去的人生,像是優點與專長、學歷與經歷、朋友與人脈等,這個清單不難寫,只是以前沒有好好想過,正好用從學校進入社會的過渡期,好好清點一下。
第二張清單是「現在式」︰「我想要有什麼?」也就是當兵這年的計畫,我逐項條列出來,包括︰鍛鍊身體、增加抗壓性、學習軍事技能、多交朋友、存一筆錢、保持讀書習慣等。
第三張清單是「未來式」︰「我以後想要做什麼?」也就是退伍後的規劃,這是三張清單中最重要的,也是我覺得最難寫的。最大的難題是,我不確定要升學還就業,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考慮這個問題。我把升學與就業的考慮因素都盡量寫下來,譬如升學讀博士的話,我需要具備的條件,包括成績單、研究計畫、推薦信、論文發表、外語能力等,逐一檢討本身的條件。
關於就業的可能性就更多了,我把可能投入的行業全部列舉出來,逐一思考每一行業的前途,用刪去法留下最後五個志願,並透過上網搜尋、圖書館找資料、跟同袍討論等,花了一番功夫研究,排出五個志願的先後順序。
或許有人問,現在就業困難,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除了「就業A計畫」,也就是排定順序的五個志願外,我還擬好「就業B計畫」︰進入這五個志願的行業,依序找兼職。因為我是社會新鮮人,缺乏工作經驗,所以評估客觀環境與條件,我寧可先求有,再求好;先入行做兼職,努力充實自己的專業,並且在這一行表現企圖心,等待可能的工作機會,機會來了就全力把握。而且兼職的話,我也不會浪費時間,我把想學的技能、想考的證照都列好了,打工之餘就去準備。
退伍前一個月,我沒有慌張或焦急感,因為思考已久,早就擬好未來的人生計畫︰先就業再升學,而且心裡的想法非常清楚,按照A計畫依序投履歷。第一志願沒上,就投第二志願,以此類推,就算全部沒上也沒關係,馬上進入B計畫。我給自己的時限是退伍後一個月內要有結果,不是找到工作,就是去打工。
因為這些選項都考慮得相當透徹,再來只是按計畫執行而已,而且連退路(也就是B計畫)都想好了,所以心裡滿踏實,並不擔心失業或找不到好工作,因為我知道求職靠的是實力,找到好工作是要靠一點運氣,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做好抓住機會的準備。
後來,我在退伍後的隔月找到全職工作,是我A計畫的第三志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