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人在廈門》鼓浪嶼之夢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欽進。
點閱率:1,508

到廈門不能不到鼓浪嶼,鼓浪嶼面積一點八四平方公里,以五百公尺的鷺江和廈門市鬧區相望,搭乘渡輪只需約三分鐘,嶼上樹木茂密,空氣新鮮,氣候宜人,小小的面積裏,即有萬餘的居民,並自立為鼓浪嶼區,每年可吸引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客前來遊覽。

鼓浪嶼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很多獨到的「特別」!鼓浪嶼是位於廈門島邊的一個小小島,就好像金門旁有個小金門似的感覺,但差別是我們不太能具體的形容出小金門,甚或金門的特色,鼓浪嶼卻能讓每個到訪的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談談它的歷史,鼓浪嶼早期曾是租界地,曾有十三國領事館設駐於此,舊式建築很洋化,在此可感受各國風情與建築,有「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美稱。至於,當初的老外們為什麼要選擇它當為領事館的駐地,答案很明顯,因為這裡是典型的渡假聖地;美麗的海岸景色,綿延無盡的沙灘,加上四季明朗的氣候,和老外們最愛的日光浴。

鼓浪嶼最為人熟知的特色,就是沒有交通工具!沒有機動車,沒有腳踏車,常見的是老式的兩輪手拉板車,穿行在委婉曲折的巷弄間;當然,也有例外:迎合旅客觀光需要的電動車及消防的救火車,除此之外,它就是固執的規定不能有任何的車輛,政府的理由是:機動車輛危險、不環保,且會破壞鼓浪嶼的寧靜,對特色建築的保持也毫無益處!所以除了顧慮旅客遊島需求及救火需要外,連最能代表大陸人民生活特色的腳踏車,都不准在島上出現,雖然聽來理由充分,但在我看來這實在有些強詞奪理,我想絕大部份的因素其實還是為了形成「特色」,因為獨一的特色,才能擁有最佳的吸引力,可以隨時挑逗遊客們的好奇心!

或許你會疑惑的問,不准有車,那蓋房子怎麼辦?難不成一磚一瓦都用人力搬運!你::答對了!可愛的島民們,就是這麼地堅持原則;但也就是因為所有的建築,是如此的依賴人力,所以島上的商品房(類同我們的公寓)要比隔岸的廈門市區貴上百分之四、五十,但因為地理條件的特殊,及政府刻意的限建手段,這裡的房子還是供不應求!

鼓浪嶼還有另一著名的人文特色,就是島上居民十分喜愛音樂,島上音樂教育普及,特別是鋼琴擁有密度更高居全國首位,幾乎已推廣為家家戶戶的必備「傢俱」之一,因此,鼓浪嶼有人也叫它「琴島」!;當然,這中間或許有些歷史,人為杜撰的故事、淵源可講,但在我認為,一切的一切,只緣於政府需要它具有這樣特色!是以每年的鋼琴大賽、音樂演奏會或知名的鋼琴家的表演,一直是島上從不間斷的戲碼,島上甚至還有蓋成鋼琴模樣的音樂學校,可見當地政府對推廣此種特色旅遊的用心。

再來就是鼓浪嶼的景點,大致上有日光岩、鄭成功紀念館、菽庄花園、港仔后海濱浴場,綿延的海岸景致::等等;在傍晚夕陽的烘托下,鼓浪嶼的海灘寧靜而安詳,隨著波浪的起伏,伴著隱約悠揚的琴韻::;「美」!已不足以盡表那種心靈的憾動!

 ****

談了這麼多,重點在引起金門鄉親們互相比較的興趣,你是否有「為何別人能,我們不能」的遺憾,我們的歷任父母官從來不曾間斷的、反覆地、再三叮嚀,甚至猶若落入口號般的大聲宣示:「發展觀光的金門、特色的金門!」但較之鼓浪嶼這樣離島中的離島,你認為我們做得夠好嗎?我們缺乏歷史故事講,沒有傳統特色嗎?君不見報導:「金門縣登錄的歷史建築已經有八十一處,高居國內各縣市之冠!遠高於第二名宜蘭縣的三十一處。」但我們就此做了什麼?我們有睥睨全國,讓遊客們驚羡的特色嗎?就算真的沒有歷史的自然特色,也該要有像新加坡般的「人工」或「硬湊」特色吧!否則,還妄談什麼觀光的金門!

當然,沒做好,我們可以怨中央經費不支持、百姓短視近利、周邊資源不足::等等,甚至你還可以說:就是因為我們太民主,但這些真的都是窒礙難行的主因嗎?難道傾所有的現行資源,就經營不出一項(僅一項就好)可比擬的金門特色嗎?不知道在訴求什麼的社區總體營造,豔陽高照的自行車道,花大錢砸出來冷冷清清的公園,及硬是消化預算似的活動安排::等等,今日的金門到底成就了什麼真正的觀光特色?你能滿懷信心的回答嗎?

在觀光客「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相較心理作祟下,我們還可以期待「讓金門走向世界嗎?」或許可歸究的原因真的很多,但為什麼我們不能自省似地的,從我做起,傾全島之力去發揚一項我們獨一的特色,自豪地說:「鼓浪嶼能,我們一定能!」這樣,不是更有意義嗎!

鼓浪嶼!我夢中的::金門!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