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的金門女孩--自序
很高興又要出書了,這些心情紀錄的文字是這兩三年來孜孜不倦的成果。
我一直很清楚知道我不屬於文青,寫不出真正詞句優美的文章,不可能像曹雪芹寫出紅樓夢,也不可能是林語堂寫出京華煙雲等千古名作,但我可以寫出我的美美生活記事,對於寫作我只求文句通順,把想表達的寫在文章裡,有人看得懂,產生一些小小的共鳴,感動一小撮人即可,我從來都不曾夢想要成為大作家,或者要取悅誰而寫作。
在書寫的過程中,我的好朋友曾當面講過我,你寫的那是什麼文章?一點點文化水平也沒有,還一直不停的想要出書。
當他這麼說的時候,我的臉上雖然掛著笑容,可是在我內心卻在淌血。心想一定得夠文化水平才能出書嗎?那文化水平高與低是誰定義的?照他這樣的定義一定得最優秀的東西才得以面見世人,是不是太偏激也太狹隘了?
我心想,世界上有千千萬萬人,一定得美女與帥哥才能出生嗎?我不置可否。不過,我也不好當面去反駁他的論點,當聽完話後我曾傷心的落下眼淚,但擦完淚後我告訴自己,就阿Q式的當作他是愛我的,而且很愛我,所以愛之深責之切,不管他說的,還是汲汲營營做我的「出書大夢」,因為,我就是固執的想寫啊!亦如我就是愛唱歌一樣啊!
從小我是醉心於歌唱的,小時候不乖被媽媽罰跪在樓梯口,我會唱歌;坐在馬桶上無聊時,我會唱歌;一個人走在路上時,我會唱歌;晚上睡不覺時,我會面對暗暗的天花板唱歌;洗澡時唱歌;煮飯時唱歌;洗地板時唱歌……,老公曾經問我:「妳怎麼那麼愛唱歌啊?妳又怎麼知道現在這時候為何要哼這首歌,而不是別首歌?」我睜大眼睛,回答:「不知道耶!」有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在唱歌,因為,當自己獨處時嘴巴就會莫名奇妙哼出歌曲來。
在心情的抒發中,唱歌對我的宣洩是最直接,而文字的書寫卻最為徹底。
我常常會不知不覺陷入某種憂慮的恐懼中,以前會藉著看書讓自己心情得到平復,後來發現把沈悶的情緒寫出來,效果很是棒的,通常隨著字句的產出,鬱抑的心情沉澱了。後來漸漸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久而久之寫成了一本又一本的日記,更在一次偶然裡,將一篇文章投稿於金門日報副刊,結果文章被刊登了,從此以後閒暇之餘,我開始體認生命中的美好,補捉生活裡的吉光片羽,用文字當作簍子,能裝多少是多少。現在,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翻開手機,看「美美」有沒有作品被刊登,若有,則那天心情便莫名興奮,更感受到文字被化成報紙上的鉛字公諸於世的魅力。
想想自己也快走到五十大關了,人生也過了一大半了,這幾年從身邊走的親人朋友甚至同學,細細數下來也有好幾個,漸漸感受到死亡的陰影可能隨時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每當午夜夢迴時,心想著自己總不能白白走這一遭!總得要留下些什麼在這人世間,古人云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我不是聖人無法立德,也不是偉人無法立功,那麼我可以為自己立一些言吧!
最近更看了一些名人傳記,像陸小曼傳、林徽因傳、張幼儀傳、于鳳至傳及趙一荻傳……等等。
看著這些名女人的自傳,無論他們在人世間時是如何的風華絕代,生活是如何奢靡,排場是如何的不可一世,他們的生命終究是隕歿了、消失了,而他們的故事卻透過文字化成了永恆,讓我感受到了,於是喚起了我再出書的念頭。
為了出這本書整理了這些文章,本來想把它分類成「吃喝篇」,「玩樂篇」,與「胡思亂想篇」,後來發現好像很難分類,索性不分類了,還是老樣子,依之前美美文章的懶風格,以刊登日期依序而下,管它什麼篇,就以時間為軌跡吧!
想書名時卻讓我費了些精神,雖然不到絞盡腦汁的地步,但也著實想了老半天,本來想以「美美在金門手札記」、「美美心情記事薄」……等等為書名,後來覺得「美美的金門女孩」最合適我了,因為美美是我的筆名,我又是個金門土生土長的女孩子,雖然「女孩」一詞多半指小女生而言,而現今的我,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中年婦人,照理講不應該以「女孩」稱之,但少年青春裡的歲月是我想回顧的,縱然青春已逝「女孩」已不再,可是我私心的以為把「女孩」留在書名裡可讓時間定格!於是,就以「美美的金門女孩」為書名,好讓我假裝一下在時間的長河裡,定格在那少不經事恣意舞動飛揚的青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