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齡六五.篇章六四‧乘車三響
接獲區公所社會人文課服務人員來電問候,告知本人已屆齡六十五歲,請逕赴區公所辦理「老人卡」,電話此端感謝來電告知,當天下午準備相關證件即至該課辦理。現場專櫃人員親切客氣,接過相關資料後駕輕就熟作業,不到十分鐘一張附照片的彩色悠遊卡兼老人卡已送至手上。工作人員仔細說明,這是國家對年滿六十五歲的國民所給予的福利,此卡已有系統設計完成的每月福利點數480點(每點折合1元),若於當月乘車用完點數後持本卡再加值,則捷運公司特依四折價計算里程數,以此向全體樂齡族長者致敬。
隔壁櫃台服務人員亦同步告知,明年九九重陽節,將可接獲國家逕匯郵政儲金帳戶「重陽敬老年金」,以示敬意。圓滿完成各項手續領取「老人卡」起身致謝,走向服務台後方休息區稍坐片刻,頓時思緒澎湃眼前出現各種畫面,一幕接過一幕歷歷如昨。
誠然事實已勝於雄辯,無關外貌及健康如何,此刻起吾輩已堂堂進入「樂齡六五」一族了。
晚餐過後電腦開機,真是無巧不成書,已有多位友人來函詢問或告知攸關「老人卡」一事,紛紛表示人生到此一站有何值得回顧之事。
經整理思緒有此紀錄:民國95年7月20日父親於美國逝世,筆者身為長子,化哀思文行動勉力以赴,規劃舉辦:紀念音樂會、編纂紀念全集、錄製代表性作曲CD。期間為蒐集父親人生各階段在音樂教育領域為國家、社會所作諸多貢獻,特規劃於民國96年5月首途拜會金門縣政府,請求協助找回重要歷史文獻史料。行前起手式,在《金門日報副刊》投稿〈金門尋根贈匾之旅─重返歷史現場〉是為筆者首次在國內報紙撰文。
此後,依序在《傳記文學雜誌》、《國史館館訊》、臺灣大學《臺大校友月刊》、中國文化大學校友會《華岡人季刊》、《臺灣省政府月刊》、新竹市文化局《竹塹雜誌季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美育雙月刊》、基隆市文化局《文化開傳月刊》、華僑協會總會《僑協雜誌雙月刊》、《澎湖時報副刊》、《馬祖日報副刊》、《中華日報副刊》、《青年日報副刊》,以及《中央日報網路報》、《中國醫藥大學電子報》、《國立中山大學電子報》、《美國大紀元時報》、《美國洛杉磯僑報》等國內外報章、雜誌,媒體機構撰文,至今歷時十四年收六十四篇專文。其中有乙篇專文獲頒民國106年「基隆海洋文學獎散文佳作」。謹此,撰文紀念緬懷生平,彰顯先人為存國史。
期間並接受國防部漢聲廣播電台四次專訪、國防部復興廣播電台六次專訪,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六次專訪,臺北愛樂廣播電台乙次專訪,新竹IC 之音廣播電台乙次專訪。此舉,博得海峽兩岸親朋好友,父親歷五十年門生故舊,政府相關部會一致好評,咸認是音樂教育界「薪傳典範」!
現在以平靜心情迎接到來的樂齡歲月,一切作息照舊諸如:閱讀寫作、慢活運動、出席各項藝文活動、逛百貨公司及二手書店。並可規劃參與社區志工活動,養成早睡的習慣,飲食健康清淡為宜。
自從有了老人卡悠遊卡,每逢在社區旁公車總站上車刷卡時,立刻響起清脆三響,令熟識的司機們不敢置信,其他乘客投以注目禮並滿臉狐疑,因為搭乘公車上車刷卡區分一響為成人、兩響是學生、三響則是老人或身障人士,而本人至今依然頭髮烏黑茂密,連為我理髮十幾年,台北市政府福利社理髮部幾位組長們都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