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自然的美

發布日期:
作者: 邱建國。
點閱率:1,137

大自然的靜美,那優雅的情調與慢活,在村鎮間表現得最為徹底。一灣清澈溪流橫跨小橋,溪裡游魚戲水,垂楊之下掩映幾戶人家……像這樣質樸無華的景致,無論在哪一村鎮裡,幾乎隨處可見,令人流連忘返。在文人的心目中,更成了妙趣橫生的圖畫,運用生動的筆調,使感情與智慧融會活躍於紙上,寫下千古不朽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閒靜恬淡,耐人尋味。  
文人之於山水,自古及今似已結下不解之緣。一提到文人,便會聯想到他們受大自然的薰陶而使創作意境深遠;而每於山澗水涯,更易於思及文人所刻劃的景物恬靜,令人悠然神往。  
文人大多習慣於清靜寂寞的生活,正因為如此,才能使思潮洶湧,熱情奔放;更因為如此,才能使胸懷曠逸,意境高超,從而領略最高遠的意境。佇立在一座古老的小橋之上,凝望著橋下的一灣清流,與垂楊掩映中的幾戶人家,便是文人們構思的好對象。他們每每領悟到世情的冷暖與身心的寂寞;也會領悟到富貴如浮雲及滄海桑田的真理;有時更會因領悟知所奮發。  
我雖不敢自命為文人,然卻雅好於閒靜恬淡的景致。我之所以選擇這個僻靜的小鎮韜光養晦,自得其樂,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質樸無華的景物,是足以怡情養性、啟人幽思的。
初戀女友以前在外雙溪唸大學,於是,我常常就近和她往陽明山上跑,去感受季節交互遞嬗下大自然多變的面貌:乍暖還寒的春天,只見一抹一抹緋紅的山櫻,在枝葉初長的碧綠下,演奏著青春的樂章;火傘高張的夏日裡,台灣百合正張開雪白的雙掌,花瓣上紫褐血管的花肋隨著熏風高歌,以拂平那如血搏動的熱情;西風颯颯的秋天,白背芒正低垂著頭,任其泛黃的芒花與金風蕭瑟低吟;而萬物枯槁的冬天,台灣馬醉木搖著如鈴鐺的雪白花朵,一串,一串,在冷冽的朔風伴奏下「叮鈴--叮鈴--」孤寂地響著,迴盪在山中,迴盪在臘月裡。大自然在四季奏響音符,四處迴盪著餘音:春山櫻、夏百合、秋芒花、冬馬醉木……一首屬於大自然的歌曲。
剛退伍時,我當起背包客獨自去東海岸旅行;清晨太陽冉冉高昇,從東部海岸平面躍起,悄悄攀上海岸山脈之後,便微露金色光芒,輕柔地灑落於縱谷中;陽光照射在中央山脈側壁,將不同色澤的綠全都照耀得金黃又閃亮。
自從臺九線公路轉出南迴,北上臺東大武、太麻里海岸之後,花東縱谷一帶,於焉形成;嚴格來說,臺東市以北、花蓮市以南綿延一百八十公里的臺九線,才是地形學上所謂的縱谷地形。花東縱谷夾雜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筆直通暢,一眼望去,翡翠般的綠令人嘆為觀止。
群山的另一側便是深藍汪洋,水天一色靛青流光在眼底蕩漾開來,濺起的雪白浪花,落在嶙峋的礁岩上,以千古不變的節奏敲打筆直的海岸線,似乎想擊出一道缺口,卻徒勞無功。幾朵白雲鑲嵌在湛藍的天幕上,順著微風吹拂緩緩飄動,海面上的波痕瀲灩,金光閃爍映照在紅彤彤的臉上,像是滾滾源泉,不覺湧出足以充實心房的力量。那明黃色的溫暖使生活在都市生活逐漸冷硬的心再次歸零,重新出發。
馳騁在花東縱谷線,儘管我們都呼嘯而過,但心靈卻是平靜又踏實的。疾馳在這條筆直的大道上,我不需刻意隱瞞心事或修飾自己的心情,沿著縱谷線一路綿延,任由美景肆無忌憚佔據眼光,我心曠神怡地在臺九線上暢遊奔馳……。
世上的許多真理,大多是從平凡的現實裡所推求出來的;而高超有意義的生活情趣,則往往是從大自然的閒靜恬淡的感受裡所領悟得來的。  
我以前居住的是個僻遠而寧靜的小鎮,位於新竹縣湖口鄉,正和其他的鄉村一樣,到處是阡陌縱橫,青綠遍野;也到處是山青水秀,柳暗花明;有小橋、流水,也有疏落的人家。  
我每於風和日暖之黃昏或月夜,踽踽而行心思平靜,盡情的領略大自然的幽靜,也靜靜的享受大自然為我們所繪製的圖畫。  
這裡的近郊有兩座大小不等、風格迥異的橋,都是人們閒暇時經常去散步流連的好地方。往東是一座鋼骨水泥的大橋,為公路要道,橋下是河床低淺、亂石密布的大江;但有時山洪暴發,濁流滾滾,浩浩蕩蕩,便又成了必需的排水口,所以橋樑建得非常堅固,外形也頗壯觀。本來這是一條交通要道,如果車行如梭,絡繹不絕,自不值得我們去湊熱鬧的。但它只是一條鄉道,車行甚少,並不妨礙我們遊憩。  人們徜徉其間,非但不會感到絲毫喧囂,甚至枯寂無聊時,偶爾有輛車子經過,嗚嗚的幾聲怪叫,似為這沉寂的大地帶來了一串喜悅的祝福,平添空谷足音的情調。尤其在夜間,星月交輝之下,加上汽車的幾道電光,金光閃閃,疾若遊龍,快似流星,像生命的光輝那樣的絢爛,又像人生的前程似錦!  
另有一座人行木橋位於市街盡頭,兩旁植有濃密的行道樹,樹後是一碧萬頃的稻田,綠葉長青,景色奇美。  
橋下是一泓清流,水流潺潺,清澈見底,間有鵝鴨、鷗鳥浮沉其中,白毛綠羽、紅掌清波,掩映成趣。  
每當黃昏前後,人們踞坐橋頭,可以恣情觀賞。除了享受田園詩篇的優閒與靜美,使人性益趨恬淡與自然外,還可縱目天際,欣賞高空的一切動態;那龍飛蛇走的浮雲,那燦爛開朗的霽色,那鮮明綺麗的彩霞……尤其是那些歸巢倦鳥的愉悅之情,躍然活現。其呼妻喚子,比翼雙飛,翱翔於自由、和平的樂土,無憂無慮,直上雲霄……不正是翼下幸福人家的寫照?
面對著小橋、流水、人家,我有時竟也陷入了寂靜的沉思裡,似有許多訴說不盡的話語,也有著無限的遐想。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文人蘇軾曾經這樣感嘆過。我們所居住的都市,每天熙熙攘攘,交通車水馬龍,街道上更是大樓林立,無處不是匆忙的身影,令人心疼他們的辛勞,也惋惜他們沒有能發現身旁自然之美的雙眼與雙耳。如果可以,希望人們能於百忙之中,稍稍欣賞一下街旁的碧綠灌木叢,細細傾聽,那隨風而來的慵懶的天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