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阿嬤

發布日期:
作者: 神盾。
點閱率:2,354

阿嬤是先祖父的繼室,生女未生男,就以一女去向中保楊家過繼換來我爹,這種情況在當年社會成例是存在的現象,無可厚非。惟令人不解與感矛盾的是:將一親生女送與後浦南門為養女,再自安岐收養來一「童養媳」,按說應是準備來日與我爸「送作堆」的,後來卻又將其嫁人,詎知送給城裡作養女者竟被百般虐待,後來透過媒介嫁到榜林,詎知卻是樁不幸的婚姻,在肉攤幫傭的姑丈入不敷出,卻猶存男性的劣根性,在外偷養女人姘居。姑媽歷盡千辛萬苦卻從未對我阿嬤有半句怨言,祖母的晚年最得到她的孝順回饋,即使其不幸的一生遭受人世間不平的待遇,也絲毫未減損他對後輩的關愛情懷,洵為我中華傳統婦德的典範,所以我從小與前往協助農事的家父牽著馱馬長途奔波、以及伴隨祖母往來榜林迢迢長路,小小年紀緊跟祖母一雙解放大腳亦步亦趨,縱然跋涉漫漫黃沙千里,樂於親睹姑母慈愛風采、親炙其疼愛後輩之慈悲胸懷,自認是個幸福滿溢的追隨者,是我童年美好的回憶。
那一年,駐軍鑑於借助之民房老舊頹敗,隨時有崩塌陷落之虞,廚房他遷轉進戰壕,遺有碎煤棄置在場似座小山,二堂兄與幾個年輕力壯的村內小夥子興起仿製煤球的活兒,就在祖母寢室外牆旁空地忙將起來,欲收工的當兒,滿手沾滿污泥,盡往那片潔白牆面塗抹,後來堂兄索性在上面塗畫起人像來。大大的臉龐額上有條條皺紋,他說:「這是你阿嬤!」一臉愕然的我瞥向屋角有個既設射孔,倘進入村內巷戰之敵未被及時射殺,突然掩至,抬頭見此黑墨大臉免不了受到驚嚇,或對偽裝欺敵戰術多少起到一點作用也說不定咧。這個堂兄的傑作一直遺留在現場,歷經數十寒暑猶隱約可窺當年塗鴉遺跡。而祖母卻在我服務於元首衛隊期間的一個大年初二離開了人世,電報驟到,彼時台金間尚無民航機營運,唯有部分人可搭乘軍用機,國防部每月有提供予衛隊若干機票,俾供金馬衛士返鄉處理緊急事務包括直系親屬喪葬事宜,掌管其事者係一韓姓老芋仔行政官,隨其好惡擅自為之,寧可私下大做人情供給其他單位人員,就是瞧不起俺們底層做牛做馬的衛士(以為我們不知道,後來有人偷偷告訴我,想不到總統身邊的親衛隊竟有如此腐敗官僚充斥其間無異毒瘤,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惡習相襲,或僅係冰山之一角),不得已只好硬著頭皮拿著緊急電報求助於外島服務處,當時該處金防部派一金籍聯絡官(翁X明)竟不顧鄉親情誼,隨便指著桌上一堆文件敷衍應付喝道:「這一堆都是家裡死了人的!」觀其傲慢神態言下之意,沒有同情與通融餘地。「小兵仔」我知難而退黯然飲泣返隊繼續那站不完的衛兵。不久衛隊分批排春節輪休專機返鄉探親一週,其間適逢祖母逝後七日,帶領我們那一批的是甫由保防官晉為輔導長的某某,我適機向其報告老祖母過世未及歸鄉奔喪,是否能寬限幾天俾循習俗的第十四日再予祭拜,以補缺憾,再與次批同事歸隊,見其臉有難色並有推託之詞令人心寒。姑不論直系血親過逝法有明文應予喪假,其現在換了官位身為一隊之「二把手」或說「主管」,權力並不亞於主官(若處於對岸軍制,政委與首長並駕齊驅更毋庸論矣),都說「換了位子換了腦袋」,他顯然已將昔日我犧牲衛勤休息餘暇(非我職責本份)助其繕寫安全資料、趕辦黨籍總檢的苦勞一筆勾銷,此時親歷人情冷暖點滴在心頭,這是我對從小相依為命的阿嬤最引為遺憾之事。(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