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雙鯉風情

發布日期:
作者: 彩虹。
點閱率:928
字型大小:

回憶裡的水泥路仔
猶記得孩提時代的雙鯉湖,湖中間有條水泥路,大多數的孩子們上學放學的時候都走那裡,從現在的「南山」二字的大石頭為起始點,穿越過湖的中間連接到對岸,也就是現在的觀景臺那裡。南山的孩子,那條路走過多少次已經不記得了,在記憶裡,排完放學路隊走著那熟悉的路回家,陽光照映著湖水,很美很美的一幅畫,一直到長大以後那畫面仍印在心底,不曾消失。
春天裡霧濃的時候湖很美,迷迷濛濛到看不清那條湖中小路,於是孩子們就會走其他的路去上學,如今說來對於其他的路倒是不那麼有印象。至於現在的濕地中心往南山的那條路,當時仍在修築。那樣的年代沒有手搖飲,瓶裝飲料也不那麼盛行,記憶裡,爸爸曾在下午時候回家煮些點心再提些飲用水,喊著大夥吃點心喝點水,小小的我們,也曾跟著他從家裡一起提水還有食物過去。
雨季來,雨水多的時候湖水滿溢,湖中小路就會被禁止行走,猶記得讀小學時候,不知道哪裡來的膽子,曾在雨水滿溢,我們踩上水泥路湖水略微淹到腳踝的時候,一樣走上那條小路,最後當然是得到處罰,小小孩子傻楞楞的也不知道自個兒哪裡錯了,或許是因為嘗試過後覺得不過是如此,便沒有太大的興趣,此後也不曾再這般危險的行為。
夏日裡,偶爾會呆望著那湖裡的布袋蓮整片整片的開著,固定一段時間裡總會有人會去整理湖裡的布袋蓮,棄置於湖岸邊的時候,孩子們就會去踩踏,植物波波的發出聲響,留下一地的泥濘。夕陽西下的時候,湖水映著的波光又是如此的美妙,踩在夕陽裡,愉悅的和小同伴們一起回家,吹著夏日裡的微風,好是悠閒。
美術課
孩子們的美術課也是依著這美麗的湖泊,老師會帶著我們走出校園,寫生畫湖、畫水尾塔、關帝廟、木麻黃、畫閩南建築,小的時候不太懂畫畫,對於自己究竟畫了些什麼也沒太大印象,僅僅記得曾經到湖邊挖了泥巴,回家作作品再帶去學校繳交。我在家裡的天井,捏著捏著土,最後究竟是交了什麼樣的作品已經不記得,但在湖邊挖泥巴的回憶,也就那麼深刻地印在心裡了。
曾經也作過小人偶,用上小鋸子,鋸著路邊苦楝樹的枝節,剝掉樹的外皮,回家用爸爸工具箱裡的小小鋸子,切成自己想要的大小,再鎖上小彎勾零件,轉一轉鎖緊後再用砂紙磨勻,這樣一個小玩偶,略微風乾後,塗上自己喜歡的彩繪再帶去繳交,又是一個美術課的作品。
那樣的年代,我們沒有電子產品,只有浮光略影的自然景觀與天然的作品,天光與雲彩都是我們最美的畫面,夏日的午后追逐的天牛與飛舞的金龜子,傍晚湖邊的螢火蟲,在夜幕降臨時一閃一閃著光芒。
改變
忘記何時,那湖中間的路挖掉了,湖邊也作了整理,那些芒草跟布袋蓮的回憶就這樣慢慢淡去,也不曾再看到螢火蟲,長大的我們也不再就地取材地作些小作品,經常地困在課業裡,回到家已是路燈亮起的時刻,不再有湖中小路,走的是寬闊筆直修築好的大路,惟一不變的是,霧季的時候依舊是伸手不見五指,霧濃濃的化不開。
環湖道整理後,許多人環著湖散步,風景是略微不同但美景依舊,端午時節也有著龍舟比賽進行,搭配著孩子們的寫生活動,好生熱鬧。或是過年時候湖岸邊,此起彼落地鞭炮聲或是煙花燦爛。
雨不落
許久沒下雨,先是發覺濕地中心旁的小湖乾涸,湖中的植物也一併進行了整理,以前總會在濕地中心看著玻璃窗外的魚在水裡悠遊,如今僅餘一片乾枯的景象;慢慢地雙鯉湖地角邊湖水也減少了,角落一片的乾躁,湖中小路的痕跡也出現,再次將湖畫成了兩半,乾涸至看似人都可行走其間,偶見白鷺鷥行走其道路間或是幾近乾枯的水邊。
腦子裡開始浮現孩提時候放學下課,背著書包拿著圖畫紙,抱著水壺回家的畫面;或是中午回家吃飯,吃飽後再出門去上課的,途中玩樂的那些回憶。那些天都還沒亮就去上學的日子、那些在湖邊玩耍的童年回憶、那些不需要電子產品與聲光創造的回憶。
那些撐著傘看雨,雨水斗大地點滿了湖面,暈開了一片又一片的回憶。映照著如今的旱象,乾裂的土地與湖底,澄藍而透徹的天空,雨不落,偶爾飄過的雲層略厚,也僅僅是路過。期待著大雨滋潤,在雨來之前,再好好的看著湖中的小路,乾涸的湖邊角,搜索著回憶並期待著雨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