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平淡是真、簡單是福──自製貓鮮食的感想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慧文。
點閱率:3,123

「哇!好香喔!」清蒸雞丁加白蘿蔔泥,完全不加調味,掀開鍋蓋的剎那,我和讀小學的女兒都不禁驚呼,沒想到食物的原汁原味就如此迷人,嗅覺靈敏的家中兩隻饞貓,更是在腳邊喵喵叫地急得團團轉,趕緊裝了兩碗給貓咪品嘗,也盛一碗給女兒,三個小朋友都吃得碗底朝天!
邇來每天烹製一道簡單的貓鮮食,如:芒果雞肉丁、高麗菜牛肉煲……全都是無鹽無油料理,女兒頗感興趣、主動幫忙,幾天後居然食指大動,從此自製貓鮮食也多做一份給女兒,讓三個小朋友都吃得自然健康!
其實我和外子過去養貓二十多年、且外子經營中途貓餐廳,卻未曾為愛貓洗手作羹湯,一向只餵貓咪市售飼料、罐頭和零食,嚴格禁止貓咪吃人類的食物,因為一般人類食物並不適合貓咪食用。雖然也瀏覽過不少部落客、直播主分享自製貓鮮食的經驗,考慮過如果安全營養的話,偶爾為貓下廚也不錯,但是自忖對貓食的營養和禁忌僅知皮毛、未曾深入研究,深怕誤踩地雷、弄巧成拙,始終不敢貿然為之。
直到年初有位英語老師因為一個關於愛護動物的課程計畫,邀請我或外子到她的班級做關於自製貓鮮食的簡報。本來因毫無經驗而婉拒,後來基於人情,便應承了下來。剛開始覺得有點勉強,但開始準備後,很快便發現趁著這次機會,把這塊略懂的知識鑽研梳理得清楚些,倒也是很好的學習!
參酌各方說法,對自製貓鮮食有了些常識和想法後,我也摩拳擦掌,試作一二,家中兩隻愛貓很賞臉,每次都吃光光,甚至連女兒也捧場,令我超有成就感!其實只要掌握以下三個要點,即使是新手,也可以做出安全無害又美味營養的貓鮮食:
一、肉食為主:
貓跟所有貓科動物 (老虎、豹等)一樣在生物學上是「食肉目」,意味著牠們是完全肉食性動物,需要的營養來源是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而植物性蛋白只需要極少量甚至不需要。如果只餵食貓咪蔬菜水果,將導致貓咪的健康急遽惡化。
雞、鴨、豬、牛、魚等新鮮肉類皆可切塊烹熟餵給貓吃,但要記得去除骨頭。擅於啃骨頭的狗狗有四十二顆牙齒,有臼齒可以幫助磨碎食物,但貓的牙齒總數量只有三十顆,全部都是尖銳的,用以撕裂、咬開、切斷肉類,舌頭上還有突出的倒鉤,利於刮乾淨骨頭上的肉;卻沒有臼齒協助磨細,且貓的嘴巴只能上下開合,沒辦法左右咀嚼,所以如果貓咪把骨頭咬裂卻沒有磨細就吞下肚,會造成內臟撕裂或者腸道梗阻,甚至導致死亡。曾有研究發現許多死亡的流浪貓,胃腸中都塞滿了無法消化的碎骨頭。所以千萬別因愛貓撒嬌,就餵牠吃肉骨頭!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米飯營養豐富,是人類的主食,有些人以己度貓,總覺得貓咪也該吃碗香噴噴的白飯,維持每天活力的熱量才夠充分;但貓咪的身體構造與人類完全不同,牠們的唾液中缺乏分解澱粉的「唾液澱粉酶」,而且腸道較短,所以無法消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所以餵貓吃白米飯時,宜煮得軟爛成粥狀,加在肉食中讓貓偶爾吃一點,但不宜當作主食。至於麵類、五穀米、十榖米、糙米、燕麥片等對貓來說皆不易消化,不但無法吸收、反而傷害腸胃,除非能打成粉狀、煮成糊狀,否則不適合也不需要給貓咪吃。
蔬果的纖維能幫助貓咪腸胃道的蠕動,有改善腸內菌種生態的功效,還能排除貓咪梳理自己時吞下肚的毛球,所以可以 (但並非必要)增添少許在肉食中,但不宜喧賓奪主,以不超過十分之一為原則。而且由於貓咪不擅於咀嚼蔬果,所以在貓食中添加蔬菜時要切細或磨成泥狀並烹熟,水果要剔除籽並將果肉切細或磨成泥狀,某些水果籽中的氰化物對貓來說具有毒性,即使無毒也可能讓貓噎住或是造成腸胃道阻塞,所以無須查證是否含毒,全都剔除即可。
酪梨和葡萄對貓來說具有毒性,柑橘類的味道對貓來說太過刺激腸胃,皆不可佐以貓食;比較安全的蔬果有蘋果、芒果、木瓜、南瓜、花菜等,但也僅能添加少量,並留意貓咪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不能確定對貓是否有礙,那就寧缺勿濫,貓可以純肉食不吃素,不需要「一日五蔬果」請放心!
二、熟食為佳:
要不要給貓咪吃生食,在貓食界頗有爭議。有些人主張反璞歸真、順應貓性;有些人擔心貓吃生食會助長野性,不利於適應人類家庭。我認為貓食以全熟為佳,不是唯恐貓咪獸性大發,而是擔憂食安問題。生魚、生肉容易有寄生蟲,讓貓咪嘔吐腹瀉。如果經常讓貓咪吃生食,必須定期帶貓咪去打驅蟲劑。生魚除了可能帶寄生蟲還含有硫胺酶,如果累積過多會破壞貓咪體內的維生素B1,使貓咪失去活力、疲倦、厭食甚至神經系統失調。燧人氏鑽木取火是偉大的發明,熟食是人類平均壽命延長的關鍵,也是家貓平均壽命比流浪貓更長的原因之一。因此本人建議自製貓食的新手還是以熟食為主,對於生食請深入研究了解後再考慮如何給貓咪食用。
至於熟食的方法,個人最建議蒸食,蒸出來的肉汁鮮美,肯定讓貓咪舔得一滴不剩。煮食也很方便,但水不能太多,剛好蓋過食物即可,以免食物味道太淡,讓貓皇嫌棄。使用炒菜鍋、煎鍋或烤箱時,可以只加些許開水,讓肉塊本身出油,如果肉塊沾黏鍋底或烤盤的狀況實在嚴重,才加一點點油,避免過油讓貓咪腸胃不適。不建議用油炸的方式做貓鮮食。
三、口味清淡:
自製貓鮮食最簡便也最困難的一點就是:完全不需任何調味!看到一清二白的料理,身為人類就難免有加點醬油或撒些胡椒鹽的衝動,這「忍住」的功夫真可說是一種修行了!
成貓每公斤體重每天所需要的鹽分約110毫克、人類約1200毫克,換言之貓咪需要的鹽分不到人類的十分之一,而貓咪的汗腺不發達,只有腳掌的肉墊有汗腺,過多的鹽分無法排除和代謝便遺留在腎臟,久而久之容易患上腎炎、尿結石甚至腎衰竭、尿毒症等致命疾病。初學自製貓鮮食若不知如何拿捏,完全不撒鹽也可以,因為貓咪的主食──肉類本身就帶有微鹹。當然,如果長期只吃無鹽料理,那是矯枉過正,也會造成貓咪缺鈉的健康問題;不過,如果貓咪的主食仍是飼料,自製鮮食僅偶一為之,便無此疑慮。千萬不要因為不加鹽,就自作聰明地加點味精,貓咪對味精過敏,在食用後48小時內會癲癇性痙攣。
蔥、洋蔥、大蒜、韭菜中有一種名為「烯丙基丙基二硫醚」 (allyl propyl disulfide)的化合物,它對人類的影響很小,頂多讓人流眼淚;卻會破壞貓咪血液中的紅血球,進而引起貧血,嚴重時會導致貓咪死亡。辣椒、胡椒、花椒、薑等會刺激貓咪的胃腸道,引起胃腸道炎症,還會影響貓咪的嗅覺,導致貓咪不停地亂咬亂叫以及腹瀉。
此外也不可異想天開地在貓鮮食中加入牛奶、茶葉或紅酒、米酒來調味,貓咪的腸胃缺乏「乳糖消化酶」和「乳糖酵素」,牛奶中的乳糖無法在腸胃中發酵,便不能被身體消化,這些無法消化的乳糖又會造成細菌的繁殖,會吸收水份並引發消化不良、拉肚子等症狀。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咖啡、茶等)是一種利尿劑,會造成貓咪脫水,而且刺激心臟和神經系統,引起顫抖、嘔吐或腹瀉。貓咪嬌小的身體不具有將酒精解毒的功能,吃了含有酒精成份的料理,會酒精中毒,引發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千萬別「以人類之心度貓咪之腹」,想為貓食提味增香,愛之適足以害之啊!
製作貓鮮食可秉持極簡主義,並不需要過分講求色香味俱全。在視覺上,雖然貓咪擁有很好的動態視力和夜視能力,但牠們是近視眼,看東西較不清楚,而且是色盲,只看得到藍色、綠色、黃色,其他顏色沒有人類看到的鮮豔。在味覺上,人類大概擁有9000個味蕾,而貓咪只有800個左右,並不像人類那樣講究精緻多層次的口感。貓咪對食物的好惡取決在嗅覺,人鼻的嗅覺受體有500萬個,而貓鼻的有4500-8000萬個,其靈敏度是人類的9-16倍。所以與其在食物的外觀和口味上下功夫、而添加貓咪不需要的配菜或調料,倒不如實實在在地烹出食物道地的香氣!
只要掌握以上三大原則,自製貓鮮食一點也不難,甚至可以說比烹煮人類食物要容易得多。以我家的兩隻愛貓來說,平日非常傲嬌,對某些品牌的貓食可能拒吃,而且容易過敏,吃市售罐頭有時會嘔吐;沒想到對我做的簡單鮮食意外地不挑、也從未過敏嘔吐,只要把肉類烹熟、切丁,不需要繁複的調理和額外的配料,就吃得津津有味、嘖嘖有聲,其實是我們人類常常太複雜、太多餘了,貓咪真是懂得「平淡是真、簡單是福」的生活大師啊!
小女平時對蔥薑蒜等常見佐料非常排斥、因此顯得頗為挑食,因為參與製作貓鮮食,意外地愛上食物的原味。其實我們人類平日飲食往往太鹹太油,雖然不必每天吃無鹽無油料理(那是過猶不及),但有時一兩餐和貓一樣低鹽低油,品嘗食物純粹的真味也很不錯喔!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