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春聯

發布日期:
作者: 郎英。
點閱率:1,014
字型大小:

返家搭電梯時,看見佈告欄上公告社區里民活動中心舉辦現場揮毫贈春聯活動,年節味道愈來愈濃了。
日前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剪窗花、寫春聯,孩子們興趣勃勃,剪得紙屑到處紛飛,寫得像是鬼畫符般,看得我直搖頭,那善後工作真有得忙了。不過看著他們玩得不亦樂乎,親身體驗春節氣氛,再辛苦都值得,這些中國文化傳統技藝應該好好傳承下去,春節韻味才能綿延長久。
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的元日即春節,爆竹、桃符是春節不可或缺應景之物,除舊佈新,熱鬧氣氛,栩栩如生地傳遞春節氣息。
春聯又叫門聯,起源於古代的桃符,是民間在新年時懸掛在大門左右的桃木板,畫有神荼、鬱壘兩位神像,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慢慢演變成紅紙黑墨的春聯形式。傳說「年獸」害怕爆竹聲和大紅色,所以家家戶戶在除夕入夜前一定趕緊將紅色門聯貼好,祈求平安。當隔日正月初一,看見親朋好友都平安無事,就會互道恭喜問好。當我把這些習俗說給孩子聽時,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我這說書人愈講得起勁。
對春聯有感而發,特地設計主題課程指導孩子認識中華文化,讓他們多接觸墨寶之美、習俗之奧妙。再者也是因覺得現代孩子都只知道萬聖節、聖誕節和新曆跨年,卻對鬼節、農曆新年的了解少之又少。加上時代變化、社會變遷,「年」的味道愈來愈淡,有人規畫出國旅遊度過新年,有人預訂餐廳取代在家圍爐,甚至今年因疫情影響,很多人選擇線上拜年減少近距離接觸風險……過年方式在變,但過年的精神該被留下來並傳下去。
還記得念小學時,每周都要上寫字課,磨墨是一項靜心動作,急不得。手持毛筆寫書法時,更是得全神貫注,眼觀鼻、鼻觀心、心定氣閒才能把字寫好。那時候因為我書法寫得不錯(爸爸還特地送我去拜師學藝寫書法呢),媽媽乾脆省了買春聯的錢,自寫自貼,別有意義及獨特風味。鄰居看了,搶問哪兒買的,爸媽聽了高興,我聽了也很自豪。
寫春聯貼春聯是有學問的,春聯因行業不同而有不同對聯,像「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是給旅館用的,「雖是毫髮生意,卻是頂上功夫」是給理髮廳用的……而單字聯,像「春」要貼在窗戶、門框或後門,表示「有春(有剩—台語)」;大門的「福」字要正貼,「滿」字可貼米缸、冰箱、食物櫃……而且貼春聯時,一定要把舊的撕乾淨再貼,不可直接貼上去,不然就沒有「除舊佈新」的寓意了。
而我最愛寫「招財進寶」組字春聯,點綴著金蔥的大紅方型紙,擺成菱形方位,然後招、財、進、寶四個字相互重疊交錯成字,再描上當年的生肖圖案,獨一無二創意春聯,僅此一家,很有藝思。
看著現在市場裡賣的春聯,雖然琳瑯滿目、工整流暢,但出自機器快速印刷的冰冷感覺,遠遠比不上手寫春聯的溫度。思緒至此,好久沒持筆的手似乎開始癢了,立馬奔向美術社裁買紅紙,牛年新氣象,我要將家裡好好美化一番。今年圖文組合春聯玩什麼好呢?「牛」年旺返,「牛(扭)轉乾坤」,「牛(有—台語)」好日子……創意點子滿腦竄飛,這是吉兆好現象,願新的一年能心想事成,旺旺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