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俗語話》賣椅仔,當鱟桸!
小時候,只要是跟人家吵架,父母親知道了,必定是先抓回家教訓一番,不管是否被人家欺侮,反正,和別人吵架就是不對,「是不是,罵自己!」如果確定是自己理虧,那就慘了,父親生起氣來,抓起棍子就是往我們身上一陣毒打。甚至,棍子打斷了,用扁擔繼續打,而且,邊打還會邊罵:「好子好七陀,歹子不如無」!
其實,母親不讓我們兄弟與別人爭吵,怕打得頭破血流,所以,總是交代我們出門在外,不要跟人家吵、不要跟人家爭,凡事多退讓,「一日無事小神仙!」而父親也常常勸我們,「嘴爛給人家唾到面,也得擦掉!」因為,「被人抨,耶吃耶睏,抨別人 吃 睏!」
然而,父親也曾要求我們為人處事,要懂得將心比心,「吃人一口,要還人一斗」,如果「別人疼咱一寸,咱愛還敬人一尺」,但是,堂堂男子漢,頭頂天,腳站地,要能屈能伸,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更最重要的是,人要堅守原則,「肉可以給人吃,但是骨 駛給人啃!」意思就是說,被人家欺侮一次,我們可以退讓,相信不管強盜惡寇,人心都是肉做的,只要你展現善意,縱然對方是窮凶惡極的壞蛋,所謂「出手不打笑臉人」,任何紛爭都應可化解。畢竟,「公子登筵,不醉也飽;壯士臨陣,非死即傷」,紛爭的雙方能各自退讓一步,退一步海闊天空,使不愉快消弭於無形,何必大動干戈,非得要刀槍相向,拚個你死我活才算輸贏呢?
當然,如果我們已經退讓了,可是,別人認為你好欺侮,再第二次出手挑釁,那時,還是應該退讓,相信委曲可以求全,因為,天底下沒有人天生就是贏家,也沒有人是東方不敗,畢竟,無論是誰有三頭六臂,能力再好、武藝再強,「殺人一萬,也當自損三千!」何苦來哉?
但是,如果欺侮你的人「食不知通飽,一再軟土深挖」,得寸又進尺,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擊,那麼,所謂「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到了那般田地還忍氣吞聲,無非就等於是一個死人了,因此,當一個人被逼到無路可走、無路可退的時候,是該想盡辦法還以顏色,那怕是「賣椅仔、當鱟桸」,傾家蕩產也該討回公道!
父親沒有上過學,只有唸過幾天私塾,大字認不得幾個,可是,他卻懂得「士可殺,不可辱」的人生哲理。在那窮苦的年代,耕稼人家從早到晚忙於阡陌之間,或耕田犁地、或除草施肥,能回到家裡坐在椅子上歇息,那是一天辛勞之後最大的享受;正因椅子是供人坐著歇息的,所以,招呼訪客「來坐,呷茶!」,就是最大的誠意與禮遇,椅子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鱟桸,正是海灘被譽為史前活化石的││鱟,被人捕捉宰殺之後,取其瓢形的外殼,加釘木柄製成舀水的器具,由於鱟殼耐熱,一般是用在廚房大鍋裡舀湯水之用,昔日農村普遍用大鍋煮飯、燒水,因此,鱟桸一般家庭不可或缺的器皿。
當然,鄉下的椅子,都由木頭製作,長條形可供二、三人同時併坐者,叫做「椅條」,若是供單獨一個人坐的,叫做「椅頭」,普遍是就地取材自製,構造簡單、堅實耐用,一張椅子根本值不了多少錢,並非皮件沙發動輒以萬計。而「鱟桸」就更粗俗了,那是廢物利用,就更值不了幾文錢了,但兩者皆是日常家庭必備的東西。換句話說,如果當一個人被欺侮到忍無可忍,形同殺父、奪妻一般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甚至,連家裡不值錢,且天天必用的器皿,椅子都可以賣,鱟桸也可以拿去典當,傾家蕩產為討公道,亦在所不惜!
或許,這是一個「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世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古往今來,宇宙生物經不斷的競爭和淘汰賽,能倖存者才能延續繁衍生命,這是進化不易的鐵則,一點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就像被譽為史前活化石的「鱟」,雖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比人類還久遠,卻因人類的濫捕濫殺,即將慢慢在地球上消失;而地球上的人口,卻年年不斷爆增,因為人類是理性的動物,窮兵贖武性喜自相殘殺者,終究是少數!
「賣椅仔、當鱟桸」,這是屬於咱們金門地方上的俗語話,隨著生活現代化與生態環境的變遷,不遠的將來,我們的後代子孫,將不知道木板椅和鱟是何物,更不知道這句俗話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