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信物
發布日期:
作者:
宋玉澄。
點閱率:1,014
昔時,在穿軍服的歲月裡,經常看到有些戰士在頸項間,繫著一條如項鍊的細紅絲線,墜下的地方繫著一個比指甲大些的方型包裹,紅色的,外表透明,裡面捲著一張黃紙;慎重的如同寶石。
洗澡的時候,褪盡了衣褲,再裸著身,恭敬地取下這如項鍊的寶物,放在衣物上;沐浴完了,最先穿戴的也是這項鍊。也有的是不掛在頸項,是保藏在皮夾裡,皮夾一打開,最先映入眼簾;似乎比妻子、情人的照片還珍重寶貝。
那時,在外島,還有砲擊的年代,彼此都心照不宣;知道那是平安符、保命符,是民間的信仰、是爸媽的希望、也或許真是神明護身的符咒。愈危險的地方,愈有許多禁忌或是護身的信仰。說不上是迷信,也談不上理性;部隊裡的長官睜一眼閉一眼,不禁止,不鼓勵,只有默默尊重。
退伍了數十年,年歲大了,閱歷多了,再回首想起這些咒符,竟然覺得有理也有用。先不談看不見的神佛是不是真的撒下肉眼看不見的神光,可以刀槍不入的護體;至少這些在前線的大孩子們,知道父母的關愛之心:那是叩首叩首再叩首之後,祈求來的心願;隔著海峽,心願,看不到也聽不到,但都化成了一幅幅小小貼身的符咒。符咒,不須看懂,也無須看懂。藏在身上、貼在心口,就是愛的叮嚀或囑託-平平安安的去,平平安安地回-長官的話要聽,部隊的規定要守,違紀犯法的事莫做。
你帶過無數的戰士,最喜歡那些備有符咒的戰士,在記憶中個個都能平安退伍返鄉,偶而還有些立下戰功;冥冥中好像那些符咒真的有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