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情味──吻別
老農俯身親吻阿牛,快門捉住牠,張嘴哭泣、鼻水滲著牽絲吔喙瀾、脫落的喙齒,眼神無奈,牛角乾柴無光,滄桑老態,這個畫面令人為之動容。
芳苑鄉芳苑村靠海小漁村,老農與他的阿牛過著半漁半農的生活,他們的作息隨著潮汐而更動,漲潮時耕田,潮退時耕海,阿牛為老農的家撐起半邊天。
說來阿牛陪伴自己的時間比子女還要長,早春仲下,犁過一畦又一畦廣大田野,秋末寒冬,與嚴峻海風搏鬥耕海,無論環境多麼惡劣窮困,當牠被穿上牛鼻環之後,命運注定相依,枷鐵鎖在牠的鼻孔上,多少日子的藤條鞭策,日復一日,無怨無悔。
老農與阿牛步入年邁,體力漸衰,步伐不穩,即將從田野退下,該還阿牛自由,送去台南老牛之家安養。臨去,感謝阿牛說:「牛吔,呼你自由喔,這世人做到置兜好,為這個家奉獻一生,你出比我較濟力,阮們作伙退休,多謝你啦。」阿牛有靈性,感受到要離開主人了,今生還能再見嗎?發出一聲淒厲的悲鳴,不願離開!牛吔:「免驚啦,我會去看你的,去那裡免犁田出力,是要去享受過日子,伸手拍拍阿牛的背脊,一番安撫。」
聽著蔡老師的導讀,看著老照片說故事,讓觀賞者一起感受,農業社會耕牛對農家的重要性,農夫,一隻牛,一片田地,就是全部家產,要養一家子大小,農夫與牛親如家人,影像呈現樸實真誠的感人故事。
記實攝影見證時代背景,感謝老農善待阿牛,卸除牛環,還牠自由,於老牛之家安養。沒有利用阿牛的剩餘價值,賣給牛販淪為餐盤火烤,樂見人性發揮善良面。耕牛愈來愈少,下一代難再見到牛耕的畫面,只能從記實攝影畫面中認識牛耕,人牛情誼彌足珍貴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