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武」會友

發布日期:
作者: 宋明理雪。
點閱率:1,587

疾病肆虐全球之際,迫使許多人不敢忽略健身,去年起我恢復帶狀練習雪藏已久的太極拳,因緣際會,我於南台灣牛挑灣武場習武竟已逾年餘。雖然在北台灣的武場亦曾學過太極拳,今幸遇阿正師傅與師娘教學仔細,以數節拍的方式分解動作,親力親為的教導我這身材矮小,天資不佳的中年學生;練習過程雖枯燥,等熟悉一招一式時,竟宛若旱地初嘗春雨般,體會從練武無能到心中有招的殊勝喜悅。
  自青少年期,我輩熱烈追求文學、琴法,迄今滋潤著喜好藝文的心靈;中年之後補充學習的醫學與法律,操持相關工作使得我樂在不一樣的工作中,生命更加充實。或許太過專注各類學術的鑽研,曾經指導教授似乎看出我忽略運動,於哲學亭指正我論文之前,總是先領我做一下八段錦增加免疫力。
  長期過度熱衷於工作的我,在北部清和武場習武時,羨慕師姊們的優雅「武姿」,曾發奮圖強好好鍛鍊。可惜北部多雨常停課,俗務纏身之餘,習武之心因而日漸懈怠。不可思議的,有次晚間在武場旁邊,竟驚見一位身著長袍馬褂古裝外套仙人般的老者,這人是誰?他站立邊上看眾人練習,不多時就不見蹤影?
  我很想問師姊們武場的古裝老前輩是誰,只看過一次,之後就未曾見著;恐他人均未見著,僅我一人獨見而被當成異類,總是隱忍未敢問出口。疑惑此地並無片場,猶豫著若再見著古裝老者,該如何應對,故尚未再去清和武場。而今屈服於命運往返國土南北,只能每隔三周在牛挑灣武場一周,其餘時間自己看視頻練習。
  每當我到武場時,師兄姊們知道我遠道而來,對我特別親切。一但發現我做出錯誤的動作,時不時提醒我如何歸正。師兄姊們家中出產何農產品,往往慷慨拿來與眾分享。有的師姊去當農忙雜工,有機會取得東家多的蔬果幼苗,或拾遺農產品,亦是見者有份。說是拾遺農產,名義是拾遺實質卻是相送,優質又新鮮,立即煮起來特別好吃,口感一點也不差。
  武場位於我父家的隔壁村落,我騎機車過去。常常有師兄姊建議我找個同伴,以免孤一人夜行危險,均不忘關心我的人身安危。這段時間以來,我謝領過的有芭樂、紅蘿蔔和南瓜幼苗……等等,此兄弟姊般的情誼溫馨感人,使卑微的我深感幸運才擁有。
  審視自身年幼時之魯鈍,曾經苦澀的憂鬱童年過往,後悔即使是鄉村資源缺乏的孩童,虛度時間正多的彼時,為何不知把握最佳習武機會?而今於人生下半場,有機會練習如何讓肢體連貫圓活,打出太極拳的精隨,互相分享恩典牌農產與物資,感謝上天美好的安排。幾經思量,或許我應該回去認識北部武場老前輩,可能是喜歡武術的長者。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