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金風盆藝展
退休以後,閒暇多卻體力差,終日無所事事,閒著不動總是一件挺難受的事。騎鐵馬四處閒逛,順便到文化局展示廳,看有何藝文展覽可觀賞,藉以消磨時光,賞心悅目又惠而不費,何樂不為。人到館中,正趕上地區難得一見的金風盆藝協會盆栽饗宴,陳列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盆栽,件件都是值得再三玩味的佳作,供人自由靜觀近賞。漫步其間,觀者門可羅雀,一片寂靜中卻見一派生氣,作品高低參差,形態穿插妥帖,布局進退有致,安排得當;以互動式展出,可以與有生命的花木直接的接觸,即可觀全貌,又可細看局部,也給人有「迂迴不盡」之感;更充分顯示出盆栽的精緻淡雅,極適合觀賞的情趣。
展場正面僅置兩件風姿舒展、生意盎然的上品盆栽,大小花木相配,高低錯落富有層次,仰俯呼應彼此關聯;燦爛盛開的盆花,紫紅色與黃色對比的搭配,色彩鮮明成趣,恰到好處,古色古香;在精簡中,易使您沉靜,悠然神往,進入為美所陶醉的氛圍。尤其在燈光下,退後幾步觀賞,姿影橫斜,幽靜清雅,花與影虛實交錯,實在微妙,空靈的美往往最使人流連的,其視覺之美,頗引人遐思,可教人去探索。背後素淨粉壁掛著書法名家唐敏達書寫「金風盆藝展」條幅,使之與盆栽交相輝映,巧思妙配,不落俗套,相當得體,實令人稱道,足見其策劃用心,包含了整體空間美感的設計和佈置。巧妙的把盆栽的雅致與筆墨的情趣結合,展場裡淡泊中透出高遠,簡樸中顯出清雅。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在內,讓人有深刻的印象。當然,這需要觀賞者用心去體會、去想像。
展廳中,幸逢園藝專家鍾耀全在場,蒙其熱心引導,介紹各種形式的盆栽,並指導如何觀察盆栽的根、莖、枝、葉生長,以及整形、培植、照顧的訣竅。傳授盆缽的大小、色彩、形狀,要如何與花木相配,才能相得益彰的要領。同事時期,印象中最讓人讚嘆的是隨便什麼尋常的花草植物,一經他的培植擺弄,竟然幽趣無窮。記得曾經在金城一度風行的大陸街,出現內地各種盆栽的交易,我也附庸風雅,曾購置數盆,可惜不懂得如何養護管理,糟蹋了花木,因而視盆栽為畏途。這回可讓我受益良多,對盆栽始能得其門而入。
其展示內容不追求品種的名貴與齊全,以養護本土常見的榕、榆、朴、松、七里香、九重葛為主;大都早期從山野石隙挖取後,修根整枝,栽植於盆中養育;老樹不易長根,雖有樹形,修剪整形,非短期內可養成盆栽,現早已難覓得;而用樹苗還得經過長久歲月的培育,才能表現出老樹的蒼勁古拙,至今也可遇不可求。盆栽的重點,樹根要向四面八方伸展紮根,才有穩定感;而樹形的變化取決於枝幹,通常以呈三角狀為最理想;透過摘芽、剪枝、繞鐵絲等手續來整形,先主幹、後主枝、再細枝,盡量避免矯揉造作,以表達各樹種的本質和特性,呈現其不凡的氣質;同時,可藉春天發芽時,用換盆來整理樹根,增加新根的抵抗力,使它變得更有活力,枝與葉才長得茂盛。也可購買市面上特地培養來種盆栽的紅玉土,以通風、排水性良好為最理想的土壤;但必須隨時注意,缽土乾了,就得澆水的原則,還有扣水控肥、認真防治病蟲害也是重要環節。
對於小品盆栽占有空間小,便於在室內陳設布置,它小巧玲瓏,多半陳列於架上,以利觀賞,其擺設應盡量避免品種型態的雷同,採取多種變化來相互映襯,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由於盆缽小,花木生長所需的土、肥、水十分有限,因此注意保濕與及時換盆是養護管理的關鍵。盆栽需連年經之營之,確實費了不少的心力與物力,下過一番苦工的,一旦因粗心大意,疏忽管理,會導致部分枝葉死亡,甚至整株死亡,心血泡湯是很難過的事。然而,能把玩淨几明窗之間,自娛於斗室之內,窺得自然的奧妙,增添生活的美感情趣,乃人生一大樂事。自是心甘情願,並不以為苦。
盆栽重視樹種的格調,一般來說,終年鬱鬱葱葱的常綠樹最受歡迎。榕樹枝幹可塑性強,作為盆栽,枝幹虬曲,蒼勁古樸又飄逸多姿,造型典雅生動。榆樹姿態挺拔瀟灑,盤根交錯,蜿蜒曲折,尤其木質部雖已腐朽,裸根如爪,如似一座嶙峋的枯峰,頂部青枝綠葉橫空,生機盎然,頗有枯木逢春、返老還童之意趣,其生命力的旺盛,給人以積極的精神鼓舞。朴樹生性健壯,傷疤容易癒合,小枝細密,其樹幹及樹枝呈灰白色,潔淨挺拔;蒼老結疤的樹幹,顯得充滿歷盡蒼桑的生命力。松樹具有挺直的樹幹,老松蒼勁的樹皮,樹斑不易剝落。分枝充滿生氣,朝上伸展的針葉,雄壯之中不失典雅,樹格高雅。七里香遒健崢嶸的樹幹,像歷盡滄桑的老者,滿樹枝葉青翠卻如亭亭華蓋,枯榮對比顯示生命的活力。
現場中,陳列有直幹式盆栽,以樹齡越老,越能討人喜歡;樹身粗勁,挺拔直立,樹形若塔狀,穩如泰山,不偏不倚像是正人君子,有一種頂天立地的氣勢,雄姿颯爽,觀之令人精神振奮。懸崖式老幹橫斜,枝葉由盆內伸出盆外,恰似據崖而生,飄垂而下,清雅飄逸,超凡脫俗;它臨危不懼,卻以靜默地怡然自得的風韻,俯視人間。露根式的樹根,宛如被土石流沖刷而露出土面的根路強而有力地抓住生長,露根交錯盤結,奇異古怪,呈現歲月痕跡蒼勁古樸韻味。而橫臥式的樹幹,猶如大樹被風雷擊倒,以挺立根,拉力根來平衡樹根,仍能頑強生息,姿態呈現蒼古奇特、堅韌不拔的樹格,望之莫不肅然。此刻,盆栽便不是一件僅共賞的玩物,體現自然花木的生命力和與自然博擊的勇氣,變成了一種精神,一種不屈不饒,令人欽佩的生活態度。
對這群喜歡親手培育的盆栽愛好者而言,往往都會不知不覺地到展場流連片刻,與同好交流、彼此經驗分享,樂在其中;今之割愛皆因受孟老夫子曾說:「獨樂,與人樂樂,孰樂樂?」的感召,願將這門古老的盆栽藝術,擺脫孤芳自賞,期望能在地區廣為推展,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它和親近它;企盼觀賞者也能轉為親手種植,既能接近自然,理解生命,也容易生閒適的生活意趣。
綜觀盆栽有悠久的歷史,它把自然植物的風姿神采濃縮成寸,移植於細小盆中,設於丈方室內供賞或置放庭院平台上美化環境;在盈尺之地,造出自然的縮影,可說是一門在四季都有變化,具有生命活力,結合了自然與生活的藝術品。別以為花木入盆,任它自然成長,就能稱作盆栽;或許只是屬於一般庭院種花方式的盆植而已。因為盆栽不僅要掌握知識,尚需有藝術素養,且能遵循花木原有的自然規律,在有限的盆缽中培育具有自然形態的縮小性花木。其造型以特殊技巧,因材制宜、因勢利導,尋求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經過獨具一格、別出心裁的表現,還需經年累月,蟠虬整枝,加工整理,細心養護。尤其講究疏密有致,層次分明,獨具姿容,重其韻味;不僅可以觀其根,瘡奇鱗凋;觀其幹,蒼勁古樸;觀其枝,縱橫舒展;觀其葉,重碧疊翠;觀其花,燦爛盛開;觀其果,圓潤晶瑩;此外,更可觀其姿,搖曳婀娜,嫵媚動人;賞其香,艷麗濃郁,或幽雅馨香,其特有的清香使人心醉;品其韻,古樸素雅,情趣幽深,散發一種自然山林特有的氣息。
盆栽將大自然的靈氣和美,納入室內或庭院的生活空間,小小天地潛藏大自然多樣而繁複的生機,延展出無窮的生活情趣,若能朝夕晤對,與之相近,足以獲得種種美的感受和遐想。其東方式的慧心巧思和生活意趣,盡顯現在閒情境界中,體現中國人的生活品味與審美觀念,和文化中知足常樂、恬淡自適的天性,稱得上一種內涵極深奧的休閒藝術。因此,認為盆栽是藝術而非自然,如不加人為的修飾剪裁,與山野之林何異?如此,盆栽才富有藝術生命,否則,就缺乏藝術的魅力。其實,在製作時應當力求順乎自然,以崇尚自然成型,追求返璞歸真為佳。盆栽作為一種悠閒而富有雅趣的心靈空間,欣賞者自是免不了要有人文藝術素養,不然又如何品出箇中的韻味呢?
隨著時代的變遷,休閒形式的現代化和多樣化;休閒方式也隨著年齡與愛好的轉移而生變化。現代人整天為生活,忙忙碌碌的打拚,假日空閒時,為了紓解生活的壓力,大都熱衷親身體驗或冒險挑戰極限的活動,尋找驚險、刺激來滿足痛快感,以流汗來消耗體力的動態休閒娛樂為主;自不會有閒工夫、閒心情來欣賞靜中得趣的盆栽藝術。畢竟,選擇適合自己情性的休閒活動,才是最自由和最適意的。回顧這種美化生活的休閒方式,或許只有悠閒喜靜的人才可能領略和欣賞,或許它特別適合上了年紀的人,退休養老足以閒居度日的休閒與養生。種花盆植,即使方寸之地,也可權當庭園。閒暇時,給花兒鬆鬆土、澆澆水,輕鬆與自在,不覺得厭煩;也為單調的生活空間,添上一點綠意,一點生機。既能享受自然的愉悅與心靈的舒放,又對生活的真切感受,更容易生出真正閒適的趣味來。這種自動自發的休閒活動,美化環境也就美化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