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述美
百年.述美、百年.樹人!在這百年的歲月中,她仍然屹立不搖,培育了無數國家棟樑、社會菁英,這是身為述美人的驕傲。
這所百年的學校亦歷經多次演變,自民國10年2月於官澳鄉成立「第五區第一國民學校」。(《金門縣志-文教志》卷5:「第五區第一國民學校,在官澳鄉,十年二月成立,經費就地籌捐。」);民國12年創設「金門第十二小學」;民國18年官澳社設有「官山小學」、西園社設有「西園小學」;民國22年名為「第二學區官山小學」;民國26年因金門淪陷及對日抗戰因素而停辦;民國35年秋,地方熱心教育人士籌資創設「私立官山小學」;民國36年校址於官澳,名為「官山國校」;校址於西園,名為「西園國校」;民國39年「官山國校」奉令改為「官澳國校」;民國48年與「青嶼國校」合併改名為「官嶼國校」;民國54年10月,「西園國校」併入本校,西園另設「西園分校」;民國59年新建校舍落成遷入現址,孟述美將軍時任金門防衛司令部中將副司令官,故奉令校名改為「金門縣金沙鎮述美國民小學」。(金防部政委會59.5.18會秋文字第6232號令:說明述美二字含意為紹述盡美、盡善、吉祥、充實、光大);民國66年增設幼稚班,67年幼稚班第一屆畢業;民國109年8月成立2歲幼幼專班。由其成長史中,亦可看出帶著濃濃的戰地味。
在這百年的歲月中,自艾喬民國65年入學至畢業迄今,我亦身歷其中近50載,這個承載我童年歲月的母校,每每想起都令我愉悅,因為她是我童年時期最純真的年代,可以盡情奔跑、盡情歡笑。
學校最具特色的是種植在大門口兩側的槭樹,隨著四季的變化,各有不同的風情。春天,嫩綠的小芽滿綴著樹梢,一片生意盎然;夏天,綠葉遮陽,加上又肥又綠的毛毛蟲,甚是驚悚;秋天,樹枝上盡一片紅葉,既詩情畫意又令人傷感;冬天,道路兩旁一片蕭瑟,僅餘樹枝在寒風中搖擺。
校園內最令人難忘的是大門口左側的水池,想到裡面烏龜,真為它感到悲傷,因為它是調皮孩子的玩具,往往嚇到不敢爬出石洞外;腳踏車棚上方掛滿青色葡萄的葡萄藤及芭樂樹,這是孩子們隨手可摘取的零食;音樂教室內的風琴,這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大玩具;還有最令人懷念的營養午餐,後來艾喬就再也沒有品嚐過比工友伯伯煮過還要美味的營養午餐了。
由於人口外流及少子化的因素,艾喬當年入學時,每年級尚有2班,時至今日每年級僅餘1班,雖然學生人數少,相對學習資源亦較艾喬那時代多,加之近年在劉校長的帶領下,學校表現非常亮眼,他打造了「楓情下的無限可能」,尤以推行金門囝仔單車環臺築夢1000公里挑戰,藉由單車環島巡禮的方式,將沿路與課本上的景點或內容串連,由學生親自體驗學習,所謂的行萬里路勝過讀過萬卷書,這樣的體驗式教學,既真實又充滿挑戰;又如漫步麥田音樂會,以大自然的園野麥田為孩子打造表演舞台最是令人驚艷,美妙的音樂融合了大自然的靈魂,凡聆聽者必醉。
「紹述盡美」,既盡美矣,又盡善也,在這百年中它做到了;同時「楓情下的無限可能」,亦實現了離島孩子的夢想,讓孩子知道,唯有努力與自我價值認同,才可創造生命中的無限可能。百年.述美─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