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遙寄軍旅歲月履痕

發布日期:
作者: 李佳道。
點閱率:2,337
字型大小:

仲夏之夜,微風徐徐吹來,月色柔和溫馨,我緩步走向露臺,閑庭落花,七里花香撲鼻而來,頓時倍感舒暢,順手沏壼茶,品茗茶香,此時手機傳來一則簡訊,鳳麟學長捎來訊息,得知丁隊長有命,要我們同學撰寫對國防部警衛隊時期點滴歲月的貢獻及回憶。隊長盛情不敢違拂,惟本人文筆晦澀,恐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如有不周之處,尚祈各位先進,耐心閱讀,不吝賜正。
一、李氏家族歷史淵源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傷,但我還是挖空心思,絞盡腦汁,鉅細靡遺,細說分明。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金門古寧頭李氏家族,淵遠流長,自幼就聽父親口述李氏家族歷史,父雖不識字,但說起家族淵源則是眉飛色舞,滔滔不絕,一字不漏,言談間多少顯露了與有榮焉之感!各位學長殊不知李氏家族顯赫,唐高祖李淵,即是古寧頭李氏家族的祖先,李淵的祖父為李虎,其父為李■,李淵之母為隋文帝楊堅獨孤皇后之姐獨孤氏(鮮卑人),李淵共有22位兒子,19位女兒,可謂枝葉昌盛,古寧頭李氏為李淵第20位兒子李元祥之後。李元祥母親是楊嬪,與李世民同父異母,李淵與18位嬪妃,共生下41位子女,綿延至今到我是第53代。在明朝「靖難之變」後逃亡到金門古寧頭,因「靖難之變」逃到古寧頭的李應祥,到我現在已有21代,木有本,水有源,木茂則枝榮,望李氏家族淵遠流長,壽人壽世永無疆!
美不美故鄉土,親不親故鄉人,金門可稱得上世外桃源,人傑地靈,文風鼎盛。在瓊林、古寧頭及金城有「百步一總兵,九里三提督」之封號,而(榕園)更有「人丁不滿百,京官36」的美稱,意即聚落雖小,卻有如此成就,足以顯示金門人文薈萃,金門在宋、明、清三代就有五十位進士,金榜題名碑的拓片留下光彩的紀錄,足可媲美唐代名將郭子儀七子八婿「笏滿床」之美譽,至今依然膾炙人口。在海外的金門僑界如馬來西亞首富楊忠禮、新加坡船王張允中、新加坡大華銀行董事長黃祖耀等等皆成就非凡。現在的金門子弟沿襲著優良傳統,亦不遑多讓。14梯次的吳居財及好友蔡金塔的公子雙雙多次榮獲世界級的奧林匹亞數學比賽金牌,13梯次李開湖公子更在羽球界叱吒風雲,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得到獎牌無數,目前是羽球世界排名第七的頂尖好手,實屬不易,以上傑出的金門子弟成績斐然,生於斯長於斯的我亦深感榮耀。
二、童年往事
人生猶如一本書,封面是父母給的,內容是自己寫的,如何揮灑創意盡在自己,回想那如煙如夢的童年往事,痛惜流逝的年華歲月,更易使人傷感,我的父母親身無寸縷,生活非常困苦,為了生計從故居古寧頭搬到成功,貧無立錐之地,連一分田都沒有,只好做其他地主的佃農,家中共有九名子女,全都擠在如二間牛舍大小般的房舍內,室如懸磐,四壁蕭條,真可謂為一貧如洗。所居住的小屋,亦是向他人借住,房子雖小但很溫暖,猶記得小學時,為了要繳交學校學雜費,向母親要五元,頓時母親淚如雨下,母子無言相對,淚千行。
家中房屋太小,又有弟妹在家,以致我從小就居無定所,四處流浪,所幸有隔壁鄰居退伍老兵田叔收留,與田叔朝夕相處,相依為命。田叔於16歲時就入伍,年少時東征西討,最後跟隨部隊轉進到了臺灣,退伍後定居在金門成功村。我與他同蓋一條棉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我與田叔情同父子,照顧我如同他自己的子女,記得在那個物資欠缺的年代,田叔平時幫阿兵哥修理皮鞋,賺得微薄的工錢,他省吃儉用,用一塊錢銅板一個個累積,有一天終於存到了一梱,買了一台小三輪車給我,我當然欣喜若狂,騎出去炫耀,同年紀的小朋友羨慕不已,小三輪車壞了,馬上隔壁的兵工連老士官長就牽去修理,修好隔天送回時,比之前的新車更加堅固,只要有兵工連在的一天,這一台小三輪車永遠不會壞,它永遠永遠留存在我及鄰居小朋友的心中!
在那個軍民一家的年代,每個在金門成長的小朋友,都會有幾個如「田叔」一樣的阿兵哥士官長陪我們長大,我想這種難捨的情感,只有在戰地長大的我們才可理解。當時軍隊時常移防,我們和阿兵哥幾年的情誼都會因當時通訊不易,一旦他們移防,就是永別了,小弟佳發小時還曾跟著一位要移防的阿兵哥一路哭到部隊門口,阿兵哥給了他五塊錢,兩人才難分難捨的離開,人海茫茫,往往這一別就是永別!夢裡雲歸何處尋?如今音訊全無,這一切仿彿夢一樣,難道真的只有雲歸深處才能找到當年的美好嗎?現在想起仍不甚傷感。及至我們漸漸成長後,每個兄弟姐妹都視田叔如同親人,還記得我家三妹瓊珍、四妹碧梧、及么弟佳發在田叔六十餘歲時特地幫他作生日慶祝,田叔當下感動莫名,老淚縱橫,只見他跪下,面向老家湖北方向遙祭已故雙親,此時我想起「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乾」,應該就是如此的場景吧!
老兵一生戎馬,南征北討,忠黨愛國,歲月無情,如今垂垂老矣,客死他鄉,令人不勝唏噓!大江東去浪淘盡,史上大江大海淘盡多少英雄豪傑,誰知在臺灣海峽兩岸,有多少寫不完的故事。每位老兵的身上都有感人的血淚史。
隨著歲月的增長,與父親上山下海,撿拾柴火,挑水澆菜,協助農忙,閒暇之餘,父親時會帶我回古寧頭老家探望親人,直到我入伍,並未常常與父母交談,但朝夕相處,雖鮮少對話,有一種感情,不是掛在嘴上,而是永遠放在心裡,但心中卻被幸福塞得滿滿的!家中經濟狀況直到胞弟佳德,佳立陸續從軍及大姐到報社上班才逐漸改善。
人不輕狂枉少年!陳金城學長及陳育成是我兒時的玩伴,在農忙之餘,我們一起打球,一起鬼混,三五成群睡在廟裡,同住在豬舍改建的房子,生活雖苦,但心中非常快樂,同伴之間感情甚篤,直到他投考衛士隊,我亦追隨他的腳步進入軍旅生涯。童年往事雖苦,但多姿多彩,美好的童年回憶將能沖淡我們老年時的孤寂。
三、軍旅歲月
固若金湯,雄鎮海門,金門這個蕞薾小島扮演了50多年的戰地角色,強化了臺海縱深,確保台灣後方的經濟繁榮,歷經古寧頭大捷、823砲戰、大二膽戰役、93砲戰、617砲戰,這個年代的我們金門子弟都親身體驗了單打雙不打的震撼教育,在砲火四射煙硝四起戰火蹂躪之下成長的我們,早已習以為常!
長期與軍人相處,經常出入營區與阿兵哥打球玩耍,與軍人感情融洽,軍民一家親,當時軍人生活確實比百姓優渥,再加上從軍的大哥哥們返金休假,看著他們英姿颯颯,西裝革履,再從言談舉止中更可覺察他們氣質的改變,羨煞旁人,因成長於戰地環境使然,對於軍旅生涯早已不陌生,從軍念頭油然而生,東漢末年太史慈曰:「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遂毅然決然與呂光輝、謝國來、李開湖、翁榮勇等同學加入革命行列。「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投筆從戎的決心毫不退縮,懵懂的走向人生艱苦的抉擇。
兒行千里母擔憂,古來征戰幾人回?明知前途險惡,卻然淡定自若,回想當時的我們,可謂初生之犢不畏虎吧!臨行前與家人離情依依,母親更是淚潸潸。
我們於民國66年11月12日前往金門的第二士官學校報到,當時我們尚是國中三年級的學生,國中尚未畢業的毛頭小孩,就這樣開始了離家的生活,進入第二士官學校大門,心情忐忑不安,猶如「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萬事不由人作主,一心難與命爭衡,從此青春歲月就交給了國家。(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