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憶往》「白線」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白頭翁。
點閱率:759

近年來,開車往來金城至新市間的上班族,每天至少要提早五分鐘出門,而且,每個月可能還要多花一百元買汽油;因為,一路上重要交通路口都裝置紅綠燈,「綠燈行、紅燈停」,等紅燈不能熄火,除了要花費時間,更要耗費汽油!

金門島幅員狹小,太武山脈迤邐延伸,地形崎嶇多陵地,早年為因應軍事需求,闢有主幹道路,也有許多戰備道,因此,島上道路多、密度高,支線縱橫相連,往來四通八達,然因缺乏完整規劃,且路面狹窄、起伏不平又多彎,雖然車輛不多,可是,開車上路務必小心慢行,否則,稍一不留神,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回憶過去,軍管時代的戰地金門,道路上行駛的以軍車居多,為避免暴露部隊行車、或行軍目標,路旁廣植木麻黃樹作掩護。當時,在砲火下民不聊生,而且,國內還沒有能力生產汽車,悉由國外進口,一般家庭根本買不起汽車,所以,島上的民間私家轎車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做生意的商家或公教人員能買部機車代步,已經夠拉風了。

事實上,戰地政務體制下,金門防衛部司令官一句話就是命令,頒行很多「單行法規」,由於曾有機車騎士肇禍,被認定戰地機車太多了,實施限量管制,市井小民並非有鴐照、或有錢即可買機車,而是地區報廢一部舊車,才能進口一部新車,由於需求者眾,所以,一張淘汰機車大牌,曾喊價四萬多元,比買一部新車還昂貴。當然,計程車全島限量一百輛,同樣是要淘汰一部舊車,才能進口一部新車,一張計程車牌最高飆價一百八十幾萬元,較諸機車則是「小巫見大巫」了!由此可以管窺砲火下的戰地金門,車輛是多麼的珍貴!

或許,戰地民窮財困,路上車輛稀少,加諸全島嚴格實施燈火管制,家戶燈光嚴禁外洩,也因此,道路交通路口都沒有裝置紅綠燈號誌,普遍在交叉路口劃上一條白線,司令官下令無分軍民,人人遵行「白線前停車再開」,違者依法處罰九百元,值得說明的是,九百元的罰款,是一般委任公務員月薪的三分之一,足以在單位伙團搭二個半月的全伙;除此之外,不得累犯,凡被記錄違規兩次以上,依法吊銷鴐照,不得再騎車上路,其目的是為了整體行車安全,所採取的權宜措施。

■白線未停車,警察打人

那一年,我在縣屬單位當助理員,月薪二千三百二十元,扣除伙食費三百元,以及理頭髮和紅、白帖子的雜支,平日儉腸勒肚、省吃節用,好不容易存款簿出現五位數字,心裡渴望如果能有一部機車,可以不必住在單位的宿舍,下班可以天天回家,晨昏能幫忙田間農事,增加額外收入。但是,全部的結餘存款,連半張機車牌照都買不起,更別說買機車了。

後來,機車管制放寬規定,准予五十西西以下排氣量的機車進口,商人的腦筋動得特別快,有人立即引進一款四十九西西的「蘭蒂」輕型機車,一部新車含辦牌照交車二萬元有找,頓時島上風起雲湧,大家爭著搶購,路上到處可見「蘭蒂」的芳蹤,所謂「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我也跟著流行的腳步走,馬上從郵局領出存款現金,到車店排隊訂貨,經過一個多月的苦苦等候,很幸運地,在農曆新年前「蘭蒂」機車終於來了,騎車上路,風馳電掣,享受追逐風的快感,真的舒服極了。

有一天,單位裡臨時有事,下午差不多耽擱了一個鐘頭才回家。隆冬時節,晝短夜長,夜似乎來得特別早,太陽一下山,黑幕立即籠罩下來,我戴好安全帽,發動引擎,打開車燈,小心翼翼地騎車上路。頂著寒風,我握緊油門,讓車燈劃破黝黑的路面前進,車到「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圓環白線前,但見四野一片漆黑,只有風在木麻黃樹梢咻咻作響,憑添無限蕭瑟與恐怖,我把油門回到底,等於進人空檔,讓速度減到最慢,車到白線前,左腳踩地之後,旋即加足油門起步繼續前進。因為,鵲山四周廣袤無邊的樹林,「前不著店,後不巴村」,荒郊野外,杏無人煙,而且,四方又無來車,何必停車在那裡多逗留喝西北風呢?

然而,正當我加足油門準備起步前行的當兒,路旁樹叢裡突然響起刺耳的哨音,說時遲、那時快,一道強光無羈地打在我的臉上,直覺眼睛幾乎睜不開,待驚魂甫定,才看清楚是一個警察,喝令我立即把車子熄火、關掉車燈,大步走到身邊時,伸手在我面前:

──把駕照和行照給我。

說真的!生平第一次,我被嚇呆了,頓時手足無措,待我從口袋取出皮夾,找到證照,警察即大聲朗讀我的名字和車號後,即關掉手電筒。緊接著,在紀念碑後面隨即傳出吆喝聲:

──趕快來簽名!

我把車子在路旁停好,摸黑慢慢走到紀念碑後面,另一個警察用小手電筒指著一本紅單上的空欄,喝令我快簽名;我接過紅單,希望看看上面寫些什麼,大概是遠遠地又有車燈逐漸靠近,又是一條「大魚」即將入網,員警為了要趕快關掉手電筒,才不會被來車發現有警察埋伏交通稽查,發現我沒有立即簽名的意思,不由得火冒三丈,竟大聲咆哮起來:

(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