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得安然
比起龐大的天然災難,「老」對某些愛美人士有如天大的災難,不僅容貌外表漸漸衰殘,還必需培養強壯健康的心靈,來面對在「老」這個階段會遭遇的事件。有一位上年紀的朋友的分享讓人印象深刻。他說,「人都假裝自己不會老的活著,但是,總有一天老會來叩門,那時候你知道,很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會自動的明白了,尤其是明白有些事順其自然就好,你抵抗也沒用,例如你喜歡的東西,最後也被丟掉或燒掉……」。
那是因為這位朋友之阿公過世的時候,當他趕回鄉下,正好看見一把他最愛,也曾經說過,以後要送給他的胡琴和一堆衣物,在一堆熊熊火焰中燃燒;他的難過,可想而知。因為他知道即使有能力再買10把胡琴,卻無法買回一把他阿公曾經拉過唱過,和說過將來要送給他的胡琴。他深切體認到一切都出乎人的預料,等到他上了年紀才逐漸懂得,不只這件事,還有很多很多的事,都是既真實又殘酷的現實。
然而老也有優勢,類似上述此種真理的參悟,通常必須到某種年紀,收藏過無數人生歷練的底蘊,才有智慧體會得到此甚深道理。
此外,人們到一定年紀也才慢慢懂得歷史的重要。翻開歷史故事有人貪生怕死,寧可背負千古罵名,也要過舒坦的太平日子。宋朝有秦檜、賈似道等賣國求榮的人物出現。《宋史》記錄著:「檜兩據相位者,凡十九年,劫制君父,包藏禍心,倡和誤國,忘仇斁倫。一時忠臣良將,誅鋤略盡。」足見後人沒有冤枉他。
同樣是為了政治理想,相對於這兩位,革命黨「北方暗殺團」支部長吳樾《意見書》說:「犧牲其身,為天下倡,而復活我祖國荊聶壯美之歷史。」這是拋頭顱、灑熱血的慷慨激昂。以上歷史人物,兩種不同選擇,實現不一樣的人生
老了若能保持身體健康,那將是很大的優勢。「老」並不可怕,身心不健康才可怕,若老到無法生活自理,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最是可悲。吾人不用害怕變老,只要注意自主健康管理、心情愉悅,偶爾享受與孫輩相處的天倫之樂。不學歷史上被唾罵者,貪圖私利而害人。在民主自由的社會中,輪到吾人來犧牲自我的機會已然不多,每日鍛鍊強健身體和心靈,不造成家人與社會的負擔。把握老的智慧與優勢,自由自在不奢求富貴,享受自己應得的黃金歲月,勇敢面對老的時光,就是安於其老。銀髮族外貌不美又何妨,內在精神豐富更令人欣賞。衣食無缺,兒孫常伴左右,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