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絕望的母親

發布日期:
作者: 玉驊。
點閱率:1,469

我的媽媽,是金門第一個女校長,她的名字叫汪謹敕。
  媽媽於2019年1月突然在家中風,隨即被送往新店某大型醫院,中風當晚我急忙趕去醫院,她還稍微能講話,可是接下來的情況卻出乎我的意料。
媽媽送進醫院後,身上被插滿了各式管子,鼻管、胃管、尿管、輸液管、點滴管……,她變成了一個還有意識卻完全不能動、不能說話的病人。
每天媽媽睜開眼睛,就只能呆呆的盯著天花板,她唯一能做的事大概只剩下呼吸了。一開始我們以為這只是臨時的,過幾天管子就會拔掉,後來醫生才告訴我們她的餘生都將如此度過,聽到這我的心都碎了。
媽媽從小就最疼我,可惜因我住的地方離醫院很遠,所以每個禮拜只能去醫院探望媽媽一次。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去看媽媽時,她突然十分激動並用力地想把嘴巴的管子拔掉,可是因醫生一再囑咐我們千萬不能讓她拔管子,否則再插回去會很麻煩,所以我只好使勁的拉住媽媽的手。
那時媽媽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我十分驚訝她竟能暴發如此大的力氣,殊不知這不過是她臨死前最後的掙扎,她耗盡生命僅存的一絲氣力只為了想跟我說話。
媽媽試了兩三次沒成功後,眼角竟慢慢的滴下淚來,我當時還搞不清狀況,以為她只是用力過度或累了,殊不知這幾滴眼淚代表的是她對世間的不捨、生命的絕望與醫護的控訴。
沒過幾天,2019年2月25日,媽媽終於離開了我們,從病痛中解脫。去世時她變得非常的瘦,全家沒有一個人認得出那是我們以前的媽媽,此時我才突然明白住院這四十幾天她到底經歷了什麼?
葉金川曾說:「兒子們,記著……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不要插鼻胃管,多拖幾天,並不會增添我生命的色彩。」即使是一個健康的人,躺在病床上四十幾天不能說話不能動也會崩潰,何況是一個病人呢?
媽媽生病前曾在雙和醫院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沒想到最後仍不得善終。我真心希望類似的悲劇不要再發生我或其他人身上,期待未來台灣的醫療在救人治病之餘,能更重視病人的心理與痛苦。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