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年》幸福的年
新的月曆上市了,牆上的日曆悄悄的把年的氣氛推了出來,上菜市場人潮川流不息,因為大家忙著採購年貨,小孩子快樂的數著日子,高興新年終於來了!睡覺時嘴角都帶著笑意。
以前過年前,總要忙著準備年菜、忙著大掃除、忙著安排到親朋好友家拜年,總覺得日子像長著翅膀一般,是用飛的,我常常趕不上,但是那些過年特別的場景和快樂,卻也是讓人充滿回憶的。
金門早期是戰地,兩岸情勢緊張無比,因此到處駐滿了軍隊,不過中國人講究年節的習俗,所以那種「軍民一家」一起過年的往事,特別讓四○、五○年代的金門孩子難忘,因為部隊人多,各類各型的人才也多,而且來自大陸各省的軍人,有不同的年節習俗,因此讓我們這個島嶼的孩子,有了開闊視野的好機會;所以大家如今印象最深的是過年阿兵哥的舞龍舞獅隊伍,還有踩高蹺、旱地划龍船,那時活動很熱鬧,因為部隊人多,所以表演的隊伍也多,記憶中都在金門金城「金門高中」的運動場,大家都是早早就四面八方的湧進運動場,擠在階梯式的看台上等著看精彩的表演,他們精心製作的龍和獅,生動、活潑,把年節的氣氛帶到最高潮,我那時常覺得這些阿兵哥真厲害!不但上戰場會打仗,上遊藝場功夫更是「一把罩」!可見軍中真是人才濟濟。
這樣過年「舞龍舞獅」的活動,如果我沒有記錯,大約從年初一到年初三,每天早上都有,金門高中的運動場場地寬闊,那樣有如「龍騰虎躍」的精彩演出,常常引來滿場熱烈的掌聲,金門冬天的風呼呼的吹著,但是我們依然熱情的、快樂的、高聲的叫著、鬧著,讓年把大家的心凝結在一起,彼此分享著新年的喜悅。
這些隊伍表演好了,也常常會分成不同的小隊,到城區的機關單位或家戶拜年,記得我家住金城,以前有警總特檢組住在我家,所以那樣的表演隊伍也會來我家拜年,我看單位的人員就會準備「紅包」給表演人員表示謝意,並且一起慶祝新年。
後來,戰地的色彩淡了,軍方由於國軍精實案的關係,部隊的人才少了,而且「軍民一家」的關係也淡了,部隊在過年參與表演的隊伍也少了,但卻也開始加入一些在地的機關或學校的表演,記得有一年,我那時在金門農工當教官,學校有鼓號樂隊,過年時他們也來表演,那時教練是部隊來支援的教官,他帶著學生參加在「金門高中」運動場的表演,隨後並跟著隊伍繞著城區遊行,學生精彩的表演引來鄉親熱烈的掌聲,後來帶隊的教官在隊伍遊行結束,途經我位在金城車站附近的家,我在屋裡忙著年節的拜拜,忽聞震天價響的鑼鼓喧天聲,我從大廳往大門走,卻迎來鼓號樂隊龐大的「迎新年」隊伍,他們打著喜洋洋的鼓號聲,把年的熱鬧帶進我家,我和孩子們高興、快樂的分享他們咚咚的鼓聲,忽然想及給他們一個大紅包,讓大家一起分享年節的喜氣!這群活力充沛的孩子,他們的鼓聲,壯闊的響遍這個古老的小鎮,多年來我的回憶裡,一直響著這群青春活潑學生的鼓號樂聲,那裡面好像滿含快樂的音符,讓我的新年滋味特別的豐厚!
民國六十幾年,我那時在金門高中當教官,記得那時除夕夜擎天廳都有軍民聯歡晚會,學生常常有機會參與表演,而我帶著學生一起參加節目的表演,我負責學生的生活及安全,那時常常要協助學生化妝,陪著在一旁打點、打氣,表演結束再沿線一個個把學生送回到家裡,最後再讓自己回家吃年夜飯;所以那幾年的年夜飯常常要讓家人等待,等到節目表演完畢回來再共享,不過如今回憶起來,那些擎天廳的除夕之夜,卻成了另一種甜美的記憶,不知道那一群青春的孩子,是否仍記得特別的「除夕夜」?
結婚後,家裡的春聯都是先生的精彩傑作,常常不僅寫自己家裡的,有些同事對他的家也頗為欣賞,所以常常會先預約,那時常和同事文雅聯手寫春聯,這幾年讓人高興的是孩子也可以加入「寫春聯」的行列,因為以前老家是閩南式的古厝,廳堂寬敞,正是寫春聯的好地方,記得有一年女兒錞寫了兩個「虎」字,那一年是虎年,倒著貼在屋裡,那年她的表哥果然添了一對雙胞胎兒子,如今這兩隻老虎一天到晚追著我喊:「姑婆!姑婆!」我常常有機會分享他們的成長,年因為他們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