薔薇爬滿籬笆外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唐‧高駢〈山亭夏日〉
每個人對風景的感受都不同,高駢對夏日白晝顯然充滿好感,他曾寫下「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綠樹濃陰,有乘涼的愜意,可以避暑,可以休憩,可以鬆綁壓力。至於池塘水面上的倒影,是另一種神閒的氣定,是特殊的安祥。「滿架薔薇一院香。」而撲鼻香的架子滿開著的,薔薇是重要角色,沒有它無法將風景點綴得更有元氣,因此,「和緩」與「壯觀」,皆不可或缺。
高駢用了生動的形容,為夏季的景色做描述,更是絲絲入扣。
成陰的樹,挺拔舒適,趴臥欲夢,夏蟬棲息枝幹上唧唧,拉長白晝,使夏日寂寥無限悠長,安靜清閒。
池塘的倒影像鏡子,顛倒兩個世界,來水邊梳洗的美女,嘩啦啦嘩啦啦的,碰觸水面,攪亂一塘夏池。又像是高樓台的建築,在水畔邊映影,立著歲月靜好。
小時候每到夏日假期,便期待轉角民宅薔薇香。不必花大錢的海邊夜宿,水晶質感的簾子隨風起落,鄉下裝潢,木板牆壁雕刻珍禽異獸,張牙舞爪的安靜著。
踩完潮汐便一身濕,吹拂遠方溫暖微風,心中充滿嚮往,我常是最準確揣測花是否已綻放的人:「我聞到薔薇的味道了。」薔薇的味道是一種柔和好聞的森林氣息,有著溫暖的陽光香,從爬滿籬笆的小徑飄來,還帶著海岩浸潤的氣息,後來我慢慢明白了,可能因為綠意的樹開花沐浴陽光下,以及沿海的院落百花盛開,才蔓延出這樣的味道。
轉角愈靠近,氣息愈濃郁,稻田的白鷺鷥飛過,手提紅豆餅,我拔足狂奔,風景像快轉的影帶,播放著薔薇花一朵一朵的,被風推著,滿滿爬出架子外,回阿姨家的路上有很多竹籬笆牆的人家,我知道開出薔薇會吸引漂亮蝴蝶的佇足,晚上的夢中會有香味的陪伴,可以舒舒服服的度過長夜。
跑回務農阿姨的家,走到中庭廣場,土壤中花樹已經生生不息了,阿姨正拿著塑膠管灑水,我捲起袖子,一起加入灑水行列,才能節省時間順便繞到西瓜田。灑水是大人們的工作,卻是小朋友的遊戲,花朵已經成熟娉婷,我們就連葉剪下,一朵朵整理好,再回到花叢間。有時候鄰居婆婆媽媽們會登門拜訪帶來玩伴,我們就把花朵一瓣一瓣地摘下,玩起家家酒,男生故意將花瓣拋向天空,風一吹,花雨滿天,激起大家高潮迭起的尖銳笑聲,伴隨著大人的喝斥聲。
花朵減少了,中庭變得空曠而寂寥,不知道哪裡來的蟲吟,在日落薄薄陽光下共鳴,我往聲音處尋去,發現一本遭人遺忘的作業簿,沒名沒姓的簿子裡只寫四個字:童年快樂。
快樂的童年,還有人記得嗎?
竹籬笆外的夏天,對我來說,就是快樂的童年之一。分分秒秒的歲月運轉,快樂的童年已經離開我了好久,就連竹籬笆薔薇,也難再見了,更嗅不到花的氣息。玩伴們如何了,童年遠離後快樂還依舊嗎?
現在的孩子又是怎樣的呢?
我曾經看過,幼兒園師生在樹下英語對話的姿態;小學生圍繞著生態池完成觀察記錄;大一點的孩子,手持畫筆與紙,寫生一幅幅美術課堂上須繳交的作業。我們的孩子即使已經接近大自然了,仍是離不開課業壓力。
下一代的生活條件優越許多,垃圾車抵達家門口,坐著寫功課在房裡窗邊看長輩們與清潔環保人員的互動;年節報到的忙碌,依然是在課本作業的氛圍裡度過,只要坐享其成即可,家事參與只能在夢裡合作無間中體會,缺乏了親自動手的觸覺與感受。我想起自己唸書的年代,休閒會放放風箏;現在的孩子沒什麼休閒時間,有的話,他們會選擇和緩的滑手機,而不是身歷其境去明白大自然的快樂。很多孩子甚至不曾親眼看過薔薇花爬滿籬笆外的壯觀。匪夷所思,不可思議。
孩子在我們的保護之中,說穿了只是活在以自己為主的世界,最快樂的童年,他們,是否已然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