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日月心
今年五月二十日,是母校金門高中創建七十週年,我有幸和母校歡度七十校慶,心中有著無比的欣喜與感動。我從臺灣師範大學畢業後返鄉,在金沙國中服務一年,即返回母校金門高中任教,從高一就學到任教退休,和母校結緣四十載,共同度過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週年的校慶,這分情緣,使我無論是做學生做老師做校長、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對母校眷戀不已,深深感念。
民國四十年,母校結合兩所私中,正式成立為「福建省立金門中學」,四十三年,因「九三砲戰」,遷校陳坑村,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基於安全,疏遷師生至台灣各校借讀,至四十九年才於現址復校,六十一年,更名為「福建省立金門高級中學」,七十三年,改制為「國立金門高級中學」至今。當年的金門,飽受戰火肆虐,物資極度匱乏,建校,可說是篳路藍縷,極為艱辛,但軍民共體時艱,刻苦耐勞,在多方努力下,金門子弟終於有機會在家鄉入學受教。學校幾經變革,能有今日的進步、美好,是國家、鄉親、師生們同心協力建設的結果,身為金門人,身為金中人,我們真是驕傲,也要萬般珍惜!
時光飛逝,回想初入母校就學,已是五十三年前的事了,往事歷歷,彷彿就在眼前。學生時期,雖然資源短缺,學校軟硬體設備非常簡陋,但幸得良師教導督促,又有益友切磋砥礪,師生感情融洽。同學們深受鄉情、校風影響,都能體認自己的責任,珍惜光陰,勤勉向學,在品學上日有進益,一起度過充實美好的高中生涯。初回母校任教,曾經教導過我的校長、老師們,有的仍在母校任職,他們非常的關照我,在處事待人上,一如往常的給我許多指導,我也謹守師生倫常,敬之愛之;而同事大皆志同道合,學生也都懂事貼心。學校的環境,讓我感受到人事的和諧、人情的溫暖,教學生活極為愉快。
在母校,我擔任過專任教師、訓育組長、學務主任、圖書館主任,深受恩師及同仁們的鼎力指導與協助,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關心老師們的教學與生活,與同仁們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因此在推動校務上,能得心應手,工作順利;對學生,則為師為友,循循善誘,耐心教導,相處和樂。為了實現自我的人生理念,參加「校長遴選」,雖然經歷許多挫折磨難,但我從不沮喪失意,反而激發出更堅強的鬥志,從挫敗中不斷修正腳步,加強實力,終於在二○○七年的「校長遴選」,當選為國立金門高中第十五任校長。校長八年任內,一直是兢兢業業、念茲在茲,秉持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全心全力發展校務,以「學生第一、教學為先、適性發展、全人教育」為目標,以「勤學誠信、健康快樂、創新卓越」為學校願景,來勉勵全校師生,雖然無法做到盡善盡美,但在各方面都能日益精進,而有良好的成果。這些成果,是金中歷任校長、前賢、長官、鄉親、家長、師友、同仁、同學們共同用心耕耘金中這塊園地所致。
在母校任職,我時時懷抱著感恩與戒慎之心,自勉自勵,對事恪遵職責,對人真誠篤實,盡力發揮所能,以無愧於家鄉和母校。擔任訓育組長、學務主任共二十四年,對於學務工作,至為嫻熟,為使學生五育均衡,特別重視社團的發展。任內,積極推動各個社團的創立,協助學生組織學生班聯會、學生畢聯會,讓學生自主自治,培養民主法治精神;推展社團活動,如音樂性社團、體育性社團、服務性社團、藝文性社團、學術性社團等,以開拓學生視野,提昇學生學養;重視家長會的運作,敦請家長參與各項活動,辦理家庭訪問、家長座談會,強化親師生的交流,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配合,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轉任圖書館主任後,為激勵讀書風氣、建立書香校園,致力於圖書館的改造與創新,加強圖書館E化,典藏書籍多樣化,使成為完善的教學資源中心;重視語文教育,規劃英語角,提供師生教學與閱讀;圖書館資源也供社區民眾使用,打造社區文化重鎮。校長八年,為使師生們能在安全溫馨的校園中生活,向教育部、金門縣政府、立法委員、金門縣議會及金門各界積極爭取、勸募了10904萬元經費,依據校務發展方向,用心做好校園整體規劃,善加利用所爭取的經費,改善學校設施和教學品質,以達到校園永續發展之目標,以培養學生成為能立足金門、放眼世界、兼具鄉土情懷與國際視野之好國民。
由於學校的精心規劃、師長們的認真努力,使金中的學習環境漸趨成熟。金中學子,在優質的環境中多元學習,都能體認學校、師長的用心,發揮潛能、展現才華,在全國與地方的各項活動和比賽中,無論是音樂、體育、語文、科展、童軍……等,都表現優異,在升大學上,也每年進步,有亮麗的成績,充分顯現出金中人允文允武、術德兼備的氣質,展現了五育均衡發展的人格特色。在此,要特別和大家分享,103年,王大鯤同學學測75滿級分,並經由「繁星計畫」金榜題名臺大醫學院,打破金門高中歷年紀錄,成為創校以來首位學測滿級分的學生,也是離島學校首位滿級分者,全校師生與家長、鄉親們都備感興奮與榮耀。學校有此豐碩成果,來自於任課老師及金中團隊的同心協力、來自於各級長官、家長、校友、校務發展基金會及鄉親們的督促與鼓勵,才能屢創佳績。今天,回想自己在經營校務上所經歷的苦與樂,我是滿懷欣慰、感恩於心。
求學、任教四十載,這一段人生精華歲月,並非一路順暢,也曾遭遇過顛簸困頓,但愛鄉護校之心,從未因時空遷移而改變。我一本初衷,堅持著原則與良知,謙卑的傾聽、包容、溝通與協調,真心的為家鄉子弟的教育,殫思竭慮的做出對母校、對學生最有助益的決策,不逢迎不逃避,有所為有所不為。今天,回顧過往,在校園中一步步走過的痕跡,和大家相處共度的生活滴點,在校時光的甘與苦,不覺從心中湧現,真是感慨萬千。我的所作所為,無論知我者、不知我者,如今都已成過往,我無怨無悔,無愧於心,誠摯的感謝曾經支持與鼓勵過我的鄉親、長官、家長、師友,也謝謝曾經批評和指教過我的人,無論是支持與鼓勵、批評與指教,都是敦促我勇敢奮進、精益求精的動力。
在生命的歷程,無論環境如何變遷,我都能以金門人樸實敦厚的態度,確立目標,堅定意志,勇往直前,終能實現自己每個階段的理想與責任。「人生沒有捷徑,唯有一步一腳印的踏實前行,才能走出自己的美好前程」,當今社會,看似榮景甚過以往,機會處處,但不可否認,道德觀、價值觀已日益混淆扭曲,衷心希望金中的學弟學妹們,在人生旅途上,能認知自己的責任,確立自己的目標,珍惜學習資源、把握寶貴光陰,在父母、師長的引導、教誨下,勤奮向學,砥礪品德與學養,將來踏出學校、走出家鄉,做個能肩負時代使命的英雋青年,秉持著金門人淳善堅韌的性格,發揚母校「勤樸弘毅」的精神,不盲從攀附、不取巧賣弄,以開闊的胸襟,豁達的氣度,愛護自己,尊重他人,縱然不能成為社會上出類拔萃的頂尖人才,也要是善良知足、踏實安分的好國民,才不辜負家鄉、母校、家人的苦心。
金門,是孕育我的家鄉;金中,是栽培我的母校,對家鄉、對母校,我感恩於心,更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而將一生歲月奉獻於此。人生幾何,數十年歲月,轉眼逝去,縱使物換星移幾多回,但一直不變的,是我的情義,校園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烙印在心頭,豈能輕易捨去?退休至今六年了,久別母校,曾經共事過的好友們是否康健?校園中的一花一草是否依舊?親手栽種的小樹苗是否已成綠蔭?金中永遠的精神象徵——白宮,是否依然散發著慈母的光輝,細心照撫著金中的學子、熱切歡迎著離校的遊子返家?
在金中七十週年的校慶,慶幸能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對母校的感念情懷,朗朗明月高掛,習習暖風輕拂,此時此刻,我彷彿看見校旗迎著風在校園中飛舞飄揚,彷彿聽見歡唱校歌「青年英雋 立志金中 德智體群 我學所宗 肩起時代使命不畏艱難任重……我愛金中我愛金中 我要做時代的主人翁」的宏亮歌聲,啊!母校金中,我愛您,敬祝您生日快樂、永保安康!